即将消失的45个老物件,认识最后一个,说明你真的老了
时间在不停的流逝,时间带不走回忆,年龄越来越大,就怀念以前美好的回忆,小时候很多老物件也在消失的无影无踪,这些老物件你记得几个?现在还有用的吗?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图中:过去买糕点也是用这个做包装线的。看着很怀旧,很多年不见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有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吗?知道的直接暴露你的年龄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花线:我小的时候家里就用这种电线,满满的回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老式的打火机:煤油打火机也可以用汽油,不知道现在还能买到火石吗?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8090后小时候最爱玩的橡皮筋,你都还记得怎么玩的吗?现在很多孩子热衷的是看电视、玩电脑游戏和各种电子玩具,别说跳橡皮筋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80后戴过的最经典头花,戴过的举手!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小时候穿过的凉鞋,虽然现在看起来很“土”,童年时却风靡一时,不得不说质量很好。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小时候有多少被大人吓唬长大的,“再不听话我就带你去打针”之类的话。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图为:百宝箱,农村大夫专用的工具,里面放的都是针管针头和输液液体。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老榆木门板。超级重,印象里,农村老家有很多这样的门板。但随着人们经济水平越来越高,现在农村几乎都是防盗门和大铁门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二手旧书,如果是上个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旧书。放在家里面保存完好的话,那么价值是不可限量的。因为这些书籍往往在市场上面流转的比较少。现在可以买到的大多是仿版。对于这些老版的书来说,让人们看到更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犁与牛在一起,就叫牛耕。牛耕从西汉开始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才从中国这片土地上慢慢消失,延续了2000多年的历史。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耙,犁田是翻土,犁完田后就要碎土,碎土就要用到耙。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风车,摇动里面的风叶去除谷物里的谷壳等灰尘杂物,如今的农村已经极难见到。
煤油灯,90年代末被电灯代替,自此煤油也就没人卖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连枷,用来打谷物脱粒的农具。它比较耗体力,效率又低,更重要的是收割的机械化,让它进了博物馆。用连枷脱粒很费力,即使是现在的强壮劳动力也很难吃得消。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轱辘架子,西北农村干旱缺水,井打的比较深,所以都要用这样的轱辘卷绳打水。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西北农村人用的轱辘石碾,主要用来碾谷物,现在几乎没人用它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托盘,农村红白喜事时,主要用它来端菜。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木匠用的墨斗,斗盒里填充有墨汁,由一根绳子沾墨汁拉出来,用来标直线锯木头。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铡刀,农村用来铡草喂牛。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马灯,有了电灯以后农村人也就不用马灯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老式摆钟,90年代,农村人家盖新房,亲戚朋友就会送这种摆钟以示庆贺。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杆秤,已经被电子称代替,但是偶尔在马路边的一些流动的老年菜贩,他们还在用杆秤卖菜。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铁皮暖壶,这种热水壶在七八十年代最常见。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耧,由牲畜牵引,后面有人把扶,用来完成开沟和播种两项工作,这种农具在东北使用比较普遍,它也是现代播种机的前身。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葫芦水瓢,现在已经没人用它了,被塑料水瓢代替。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扁担和箩筐,这一套装备农村人主要是用来挑谷物用的,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用它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篦子,80年代以前的农村卫生条件很差,头发中容易生虱子,奇痒难忍,就用篦子梳虱子,现在彻底没人用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粪箕子,80年代农村用它来捡拾猪粪、狗粪等牲畜粪便作为庄稼肥料。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油布伞,是由桐油抹在雨布上,伞骨是用竹子做的。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茓子,囤粮用的粗席子,通常是用高粱杆或芦苇的篾儿编成的。现在农村已经很少用它了,都用塑料袋子直接装粮食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这是农户家米缸里用来瓦米的“升”,这种器具基本上在80年代就消失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知道这是什么吗?它叫箩筛,用来筛粉状物质,底部比筛子密,用绢做成。对窝捣成的糯米粉就需要用箩筛把细粉过滤下来,粗粉继续放在对窝里捣。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刨子,木匠工具,用来刨平木头,出光的一种木工工具。刨子,宋朝时已经发明,现在还在用。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钻子,木匠工具,用来给木头钻眼,现在已经被电钻代替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婴儿车,70后、80后应该都是从这里开始长大的。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水吊子,北方人叫烧水壶,这种烧水壶现在已经被淘汰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独轮车,现在极难见到,应该成为古董级别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牛骨搓麻绳,70后、80后的妈妈们就是用这搓麻绳的,然后用搓好的麻绳纳鞋底。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扬锨,农民在打谷场上扬场用的工具。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猪槽,青石凿成的猪槽,现在的猪槽都是用水泥做成的。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盐坛子,这是七八十年代农村厨房用来装盐的罐子,那时的盐都是颗粒比较大的粗盐,成块状,比较适合装在这样坛子里。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竹篾凉席,天冷不用就把它卷起挂在墙上。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织布机,70年代就在农村慢慢的消失,现在已经成为古董了,在博物馆可以看得到。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