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增福堂街:胡家大门那些事儿(上)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三中南边的增福堂街的一个过道:胡家大门住了十多年,对这里印象特别深,感情特别真。增福堂街和胡家大门那些老邻居们的音容笑貌,时不时地萦绕在我的心头上,我的梦乡里。
因为拆迁问题,增福堂街如今已经不存在了,成为三中校园南部的增福堂院。它东接布政司街,再往东就是郭宅街松园子了,东北靠三中和罗家巷的万印楼,东南是芙蓉街水巷子宋家门楼,街东首有个水井(曾经写过挑水工),往西路南依次是三中宿舍马号院,再往西李家过道,丁家过道,胡家大门,其他还有杨家过道,路北郎家和吴家过道等。增福堂西接西下洼子西马道,再往西就是月河楼了,西北挨着冶房巷和郭味蕖故居,往南是南下洼子八仙巷太平街,这里位置极佳,是老城区里仅次于西门大街(东风街)的一条东西相通的大街!
胡家大门在增福堂街中段偏西的路南位置,对面是增福堂街委员会,胡家大门是一条非常狭长而又曲折的过道,如果叫它九曲过道,也不为过,进了大门口往南走,挨家挨户向西点数的话,大约三十多户人家,一个过道里,竟然住着这么多人,有没有惊呆你的眼!如果按每户平均2-3个人算的话,胡家大门里至少住着六七十口人!
凭着记忆(或许有很多误差,请及时指正),简单画了一个胡家大门草图,住家位置应该八九不离十,可能姓氏上有混乱(请老街里邻居指正),草图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画的,大门口有个台阶(台阶西边有个电线杆,电线杆对面是垃圾池),下了台阶,往南走,两侧有四户,对照着草图,我分别介绍。
左拐第一家姓吕,他家孩子比我大,可能长得比较黑,小名老黑或者小黑。往东姓刘,刘爷爷刘奶奶,他家孙子和我一般大,小时经常一起玩,记得他家院子有很多花草还有鱼缸什么的,很喜欢去玩。老黑家西侧对着的门,进去有两户,首先是朱家,他们孩子都比我大很多,玩不上来,再往西走是赵家,他家女儿和我是同学,经常一起上学放学一起玩(我经常上她家抄作业这事能说吗)。
出来回到过道,往南走到第二排,东边第一家是李姓孤寡老奶奶,一个很善良的老奶奶,有时帮她提水什么的,她会塞给我几块糖吃,后来搬走了。李奶奶对面是姜家,干裁缝,有一对儿女,和他家儿子也经常一起玩,女儿比我们大,没怎么见她。他儿子也爱看书,经常跟他借书看。姜家往东是张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比我大,不怎么熟,我和小儿子玩得多,比我大几岁,长得瘦高机灵,前面文章写过他,我有次考试考了双百,跑回家报喜,半路上试卷掉了,被他捡到送我家,我很谢谢他。当时居委会多次承办春节耍灯的,敲锣打鼓的,跑旱船踩高跷的,还有演西游记的,让他来演孙悟空,成为我们小伙伴中令人羡慕不已的对象。张家对面是一对年轻夫妇,有一个儿子,比我小几岁,常跟在我们身后玩,小名叫大勇,大名不记得了。
继续往东走到头左拐,有一家独居老头,姓李,都叫他李爷爷,家里有很多古书,又稀罕古玩,兴趣特多,喜欢拉二胡,也会唱曲,清早或者傍晚时候,他坐在门口拉二胡,发出那种很悲的曲调,让人听了想哭。李爷爷一定是个有故事的老人,可惜他不怎么善谈,别人问也不说,有时去他家,他会塞给几块糖,脸上带着善良和蔼的笑。后来搬家走后,听说李爷爷某年某月没了,很是一阵悲伤,竟然有心痛的感觉。
李爷爷家往南走,路东有一户东屋,一对年轻夫妇,没有孩子,经常吵架,男的比较力壮,女的比较漂亮,烫着发,爱穿红衣服,后来也是搬走了。他们家南边是一个厕所,西边邻路是男厕,东边为女厕。每到了夏天,臭气冲天,谁都不愿意从这走。
胡家大门以胡姓人家居多,据说很早时候,这里就有胡家人居住了。清末民国有个名人胡镜心先生(民主爱国人士,被选为当时潍坊最早的商会会长)(后面有时间再查查资料会专门写他)就住在这里。姜裁缝家的西边是一户王姓人家,后来搬过来的,以前是胡姓房子(据说是胡先生旧居)。王家有个儿子叫王峰,比我小几岁,人长得瘦瘦的白白的,胳膊腿看着都很细。那时也经常跟他玩,他比较喜欢玩弹蛋(玻璃球)游戏。他家往南挨着一户胡家,应该是胡老先生后人吧。这户人家的人比较多,孩子都比我大,其实也大不了几岁,其中有两个女孩,一个叫媛媛,一个叫丽丽,都和她们玩过,比较熟悉,她们的哥哥比我大很多,玩的少,就不怎么熟了。媛媛丽丽的爷爷奶奶我还记得他们样子,和蔼可亲,当时春节去他们家拜年时,拉着我的手,往我口袋里塞糖果,塞满满的。
胡家往南走,有个台阶走下去,路西有一户门,进去有两家,东边姓陈,北屋也挺高大的,可能以前也是胡姓人家房屋,这家女儿比我大几岁,应该也在三中上学,长得瘦高,而且漂亮,后来搬走了。西边一家姓程,他家有个儿子,比我小几岁,小名叫林林,和他玩得也比较多,他奶奶也有印象,穿着干练,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一进门口,还挂着年轻时候的照片,银发梳得很齐,人看上去板板正正的,很有精神。
再往南走,正南面有个院门,算是胡家大门的过道最南头(其实往东拐往北拐还有很多人家),这个门里的三户人家需要重点说。进去东边三件东屋以前是胡姓人家,当时王家买了住进去,王爷爷王奶奶,很好的老人,待人很亲,待我很好,我现在还忘不了他们的样子,那么慈祥,那么和蔼可亲。他们的孙子德德和松松,孙女珊珊和佳佳,都和我差不多大,经常一起玩,还记得放学回来和他们在过道里支上桌子围在一起打扑克的事来,仿佛就在昨天发生一样,那么清晰可见,那么熟悉亲切。
王爷爷王奶奶家里有台彩色电视,小时候没少去他们家蹭电视看。那时比较流行的是《西游记》,《射雕英雄传》还有《上海滩》,呆萌的郭靖和机灵的黄蓉,帅气的许文强和漂亮的冯程程,坐下就不愿意走了,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屏幕。王奶奶会拿出一个红苹果,塞给我吃,现在还一直记得。小时候我比较喜欢叠纸,王爷爷就拿出一些白纸,让我叠着玩。有一次描红练字,正写着“天生我材必有用”时,王爷爷走过来想考考我,问我是什么意思,我就解释了,王爷爷大声说,好好好。
王爷爷家西边有三间北屋,以前也是胡家人住的,当时搬走了住进解奶奶。解奶奶是个热心肠,记得我家搬走后,由于拆迁问题,又搬回胡家大门,在解奶奶家又住过一段时间。她腾出东边房间给我们住,她一个人住西边房间,在生活上对我家帮助很大,我家很感激她,也忘不了她。解奶奶的几个外甥,有比我大的,有比我小的,也在一起玩过,比较熟悉。后来住了楼房,见得少了,再后来见过几次解奶奶,身体不怎么好,再后来听家人说,解奶奶没了,心里很是难受,多么可亲可敬的一位奶奶!
解奶奶家住北屋,门对着往南还有一户胡姓人家,有好几间屋,南北都有门,他们家孩子有两女一男,都比我大不少,玩的就比较少了,不过也到他们家看过一些书,记得他家里有很多书,种类还不少呢。
从这个院门出来,往东走,出现岔路口,一条往北,一条往南,都有很多的住家户。我家就在往南的路上一个东屋住。鉴于篇幅问题,这些住家户和我家的情况,我们下次再说,很快就会写好的,敬请期待!
原创文章,本文所有文字和图片,禁止任何公众号私自抄袭转载。
(原创图文,未经许可,谢绝抄袭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