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话潍县春秋(下)
友情提示:本文1453字,阅读约需5分钟
明洪武十年(1377年)改潍州为潍县,直到1983年撤销,前后存在六百多年。潍县城初建时为土城,但其建筑形制和规模,直到明代中后期才有了确切记载。明正德七年(1512年),莱州府推官刘信重修潍县城。
潍县城共有四十多条街巷,多以姓氏、名胜、地貌、景观、署衙等命名。如郭宅街、胡家牌坊街、南寺前街、增福堂街、县治前街等。在乾隆时期《潍县志》的城区图中,街巷已遍布全城。与潍县主城隔河相对的是东关坞,这里是县城东部的交通必经之地,是重要的商贾聚居区。清时,东关坞有“七楼、八阁、九街,十八巷”之说,繁盛一时。
潍县故城在历史上有两大主要功能,首先是防备战事,保障城内安全。史料记载,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清军万余步兵、三千骑兵围攻潍县县城达3个月,轮番用“红夷大炮”轰击,用几百架云梯攻城,县令周亮工率众拼死抵御,迫使清兵无功而退。全城军民誓死保卫是获胜的主要原因,而高大坚固厚实的城墙,也发挥了关键性的屏障作用。
此后,潍县历经多次大小不等的战事,大军多次兵临城下,皆因潍县县城易守难攻、坚不可摧,无一次破城而人的记录,于是有了“潍县石城,可抵十万雄兵”的美誉。潍县故城的另一个功能是防汛防洪。早年间,每逢大雨季节,城中因筑城时取土沿马道留下的十几个大湾,如荷花湾、撞钟院湾、南宫湾等,都会造成大量积水。但是临湾的城墙根处,建有排水暗沟和闸门,可以将积水排到城外月河中。如果城外的月河河水猛涨,因为有城墙相隔,也不会漫进城内,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城内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上个世纪50年代初,拆除城墙与白浪河水患治理两项工作交错进行,之后随着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展开,原有的城墙被陆续拆除。目前潍城区向阳路还存有两段长十几米的城墙土坯,成为后人追寻潍县故城踪迹的去处。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