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很经典的一首诗,看似句句写景,实则句句写情
众所周知,在我国古典诗词中,诗人常常会借助于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所以古典诗词也就往往会呈现一种情景交融的意象美。正如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独坐敬亭山》,便是一首极具情景交融美的经典诗作。它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之手,是李白晚年最后一次登宣城敬亭山,触景生情,有感而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首先,诗的开篇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从内容来看,它描绘了李白独坐敬亭山的所见所闻。即山中群鸟飞得无影无踪,空中孤云也悠闲地越飘越远。
从“鸟尽”、“云去”来看,这里李白显然是营造了一个“静”的境界。而说到写“静”,相信大家都忘不掉唐代另一位诗人王维,毕竟他“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写有诸多体现“静”美的名篇。
不过王维好“静”的背后,是他那闲适自得的人生态度。而《独坐敬亭山》中的李白,所感受到的“静”,一切都源于他处境的“独”,也就是心中的一种孤独感。因为昔日李白到宣城,是友朋如云、迎来送往,北楼纵酒、敬亭论诗。
但是李白晚年再到宣城时,却已经是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的漂泊流离,经历了蒙冤被囚的牢狱之灾,并且在仕途上也始终处于壮志难酬的状态。因此,再当李白只能独自登敬亭山时,精神世界便有了一种旷世的孤独感。就好似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然后,我们再来看后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即能够与我彼此不相厌的,恐怕只有敬亭山了。从写作手法来看,李白这里显然是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了。于是敬亭山就好似李白的知己一样,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孤独感,从而相伴,而不是像那鸟儿和云朵似是有意离开一样。
实际上,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也反映了一种世态炎凉。本是无情物的敬亭山,在李白眼中愈有情,也就说明本应有情的人,却变得无情了起来。究其原因,它离不开古代文人的一个共性,即遭遇了政治打击,往往也就意味着会横遭冷遇,落得孤独凄凉的处境。
纵观《独坐敬亭山》,看似句句写景,实则是借敬亭山的静,抒发了李白心中孤独之情,以及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当然,敬亭山也是李白在大自然中寻求的一种安慰和寄托。总的来说,它是一首极具情景交融美的经典诗作,值得我们一读。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