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见人前风光,不见人后沧桑,生活不易!(两宋繁华往事200)
什么是贵人?未必都是高高在上之人。贵人之贵,不在于他本身,而在于他对你命运改变之大。
这个宦官,就是赵宗实的贵人。这也是个小角色,历史也没有记载他的名字。这件事,成为了这个小角色一生最高光的时刻。他逢人就说,当年是如何看出这孩子多么与众不同、多么有帝王之像。那些听众,也是不断地点头称是。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三岁的孩子,能看出什么呢?或许,他只是赶在最后,抱一个孩子回去交差罢了。
历史,充满偶然。
很多所谓的必然,不过后人的说辞罢了。
就这样,赵宗实被送到宫中养育。所以说,赵宗实和父亲是两代备胎。只不过,父亲没结果,而他转正了。
只不过,转正之路,实在过于艰辛了。
入宫没几年,仁宗就生出了亲儿子,赵宗实也被风风光光地送回了王府,与真宗当年的旧事,几乎一模一样。不同的是,没过几年,仁宗这个亲儿子又夭折了。
后来的故事,就变成了皇帝和大臣们的攻防战。大臣们反复劝仁宗把赵宗实接回宫里,封皇子、甚至是太子,仁宗则是找各种理由拖延。双方互不相让,反复的拉锯。赵宗实就是他们拉锯的焦点。
赵宗实,就这样被希望反复地刺激、被失望反复地打击,来回交替很多年、很多次。可以想见,他的备胎生涯是如何的艰难。除此之外,甚至还有恐惧。历史上有先例的。
据说,当年刘备无子,便立了刘封为养子。后来生下了刘禅,他忌惮刘封文武双全,怕刘禅难以驾驭,便在诸葛亮的建议下,找个借口赐死了刘封。既然有先例,谁能保证仁宗不循先例呢?
何况,还有个秘密,一直压着赵宗实喘不上气。
据说,仁宗有次突发重病、气若游丝,朝中以宰相为首的大臣便准备拥立赵宗实继位,甚至连诏书都准备好了。只是,仁宗又缓过来了,此事作罢。但此事非同小可,实与谋反无异。虽然,仁宗并未追究此事,但赵宗实却不敢释怀,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
人世间有一种痛苦,叫做似乎触手可及,却又远隔万里。
几十年的渴望、紧张,焦虑、恐惧,让赵宗实活的狼狈不堪。他苦苦支撑着。在这些年难熬的时光里,他一定有过抱怨,抱怨命运对自己不公。尽管在外人看来,那是莫大的机遇和荣耀,毕竟是皇帝的备胎。
正应了那句话,风光的背后,不是肮脏就是沧桑。赵宗实没有肮脏,只有沧桑。
当仁宗真的驾崩,大臣们拥立他登基的时候,他变得言行失措,举止乖张。甚至有人悄悄说,莫非太子疯了。不是疯了,而是错乱了。他先是难辨真假,不知仁宗这次是否还能活过来?等真的确认无疑后,压在他心头几十年的巨石消失了,紧绷的神经瞬间放松了下来,他又无法适应这种变化。
人的精神也是会被体制化的,一旦接受了长期的紧张状态,瞬间解压反而觉得受不了,至少会觉得很不真实。英宗就是这样。这巨大的反差,让英宗的精神出了大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