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的有阿凡提吗?其实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人物形象
提起阿凡提,人们都会想到那个骑着毛驴,留着山羊胡子的幽默形象,他戏耍巴依老爷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阿凡提是什么人呢?
其实,阿凡提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称呼或者称号,在突厥语中的意思有两个,一个是用来称呼男性的“先生”,第二个则是尊称有学识、有文化的人,也就是“老师”。
而且,在突厥语系中,“阿凡提”这个称呼是各民族通用的,只不过叫法不同,比如在乌兹别克语中称为“阿潘提”,在维吾尔语中称为“阿凡提”,就连不属于突厥语系中的塔吉克语,也将其称为“阿方提”。
历史上是否有过“阿凡提”这个人物,还是只流传于民间传说中,学术界至今还没有定论。
不过,我们今天所熟知的“阿凡提”身上,其实有很多人的影子,比如在公元10世纪时,广泛流传于阿拉伯世界的“朱哈”,即阿布·格桑·本·萨比特,还有生活在公元13世纪塞尔柱突厥王朝的霍加·纳斯列丁等人。
另外,阿凡提到底是哪国的人呢,也有很多种说法,有的说他是中国新疆人,有的说他是乌兹别克斯坦人,还有的说他是土耳其人。
所以,在历史上流传的阿凡提,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人物形象,他足智多谋、疾恶如仇、行侠仗义、舍己助人,尤其是他与巴依老爷之间的斗争,寄托了老百姓的美好愿望,因此得到了广泛的流传。
1955年7月的《民间文学》上,首次刊登了有关阿凡提的故事,故事名为《纳斯尔丁·阿凡提》,作者是赵世杰。
早在1952年,赵世杰被派到南疆区组织部工作,他在阿克苏浑巴什区工作时,从当地维吾尔族老乡的口中,第一次听到了有关阿凡提的故事,让他非常喜欢。
在这些故事中,阿凡提斗地主,惩恶霸,谈笑风生之间,让坏人们频频出丑,知难而退,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欢迎。
赵世杰觉得,阿凡提这个人物很有必要向大家介绍一下,因此,他又广泛走访南疆各地,搜集到了大量有关阿凡提的故事,在这些故事素材的基础上,经过赵世杰的文学创作,才有了那篇《纳斯尔丁·阿凡提》。
1958年,赵世杰还编辑出版了一本《阿凡提的故事》,收录了103篇阿凡提的故事,在全国掀起了一股阿凡提热。
197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名为《阿凡提的故事》的木偶动画影片,这是阿凡提被搬上银幕的首秀,一经播出,就深受全国观众的喜爱。
在影片中,阿凡提身形修长,留着山羊胡子,小圆眼睛,戴着一顶小帽子,手里拿着弹拨乐器,经常倒骑在毛驴上,云游四方,专为穷苦老百姓打抱不平,宣称“爱管天下不平事,要为穷人出口气”,这个形象生动活泼,幽默诙谐,很快就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