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49杜甫五律《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一》读记
杜甫五律《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一》读记
(小河西)
《秦州杂诗二十首》是一组纪行诗,从作者西入秦州写起,到打算离开秦州结束。此为其一。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一(杜甫)
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
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西征问烽火,心折此淹留。
度陇:越过陇山。陇山位于关中平原西北部。秦州在陇山之西。从长安到秦州需过陇山。《元和郡县图志》卷39:“秦州,天水。……陇城县,中。西南至州一百二十里。……大陇山,在县东一百里。……少陇山,一名陇坻,又名分水岭。……陇坂九回,不知高几里,每山东人西役,升此瞻望,莫不悲思。陇上有水,东西分流,因号驿为分水驿,竽人歌曰:'陇头流水,鸣声幽咽,遥望秦川,肝肠断绝。’”
浩荡:形容广大旷远;形容水势汹涌。《河伯》(屈原):“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 《河阳县作》(晋-潘岳):“洪流何浩荡,修芒郁苕峣。”
关:陇关,又名大震关。《元和郡县图志》卷2陇州汧源县:“大震关在州西六十一里,后周置。汉武至此遇雷震,因名。”
鱼龙:指鱼龙川。《水经注》卷17渭水:“(汧)水有二源,一水出(汧)县西山,世谓之小陇山,岩障高险,不通轨辙,故张衡《四愁詩》曰: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坂长。其水东北流,历涧,注以成渊,潭涨不测,出五色鱼,俗以为灵,而莫敢采捕,因谓是水为龙鱼水,自下亦通谓之龙鱼川。川水东迳汧县故城北。”“汧水”今称千河。发源于天水东北的六盘山南麓。流经陇县、汧县,在宝鸡注入渭河。千河流经汧县以下称龙鱼川。也有些资料称鱼龙川。《旧唐书-太宗纪》:贞观四年“幸陇州,校猎于鱼龙川”。
鸟鼠:鸟鼠山。《尚书-禹贡》:“导渭自鸟鼠同穴。”《山海经-西山经》:“鸟鼠同穴之山,渭水出焉。”《元和郡县图志》卷39渭州:“渭源县,上。正东微南至州九十里。本汉首阳县,属陇西郡。…鸟鼠山,今名青雀山,在县西七十六里。渭水所出,凡有三源并下。其同穴鸟如家雀,色小青;其鼠如家鼠,色小黄。”唐渭州在秦州以西,杜甫到秦州不可能绕道渭州。(渭州在今甘肃定西市渭源县。)鸟鼠山并非杜甫赴秦州途中所见,但鸟鼠山与陇山山水相连。
淹留:长期逗留。《离骚》(屈原):“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燕歌行》(魏-曹丕):“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大意:满眼都是令人悲伤的事,为依靠某人而远游秦州。出发前曾因怕越陇山而迟疑徘徊,赶到陇关后,愁绪如大河滔滔涌流。夜晚的鱼龙川河水变浅,秋天的鸟鼠山一片空寂。西行途中不断询问西线战事,留居秦州内心也是伤痛已极。
诗意串述:此诗写赴秦州原因和担忧。首联写直接原因。一是“生事”。生计苦难,令人悲伤。二是“因人”。希望找到可依之人。次联写赴秦州路途艰难。从华州到秦州途中横着陇山。出发前也曾“迟回”,但最终还是上了征途。在关中平原有车有马还算顺利,到陇关才感到发愁。三联字面写景。“夜”、“秋”二字互文,点时间也营造昏暗、萧瑟的气氛。“水落”、“山空”是重点。因水落,鱼龙何以腾跃?因山空,鸟鼠何以为生?这已不仅是写景。这一联是杜甫当时感受的形象表达。末联写担忧。当时不仅有安史乱军在中原作乱,还有吐蕃在西部边塞侵扰。杜甫不得已携家带口到秦州,但杜甫对在秦州能否“淹留”也忧心忡忡。此诗三联精彩,意蕴丰富耐人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