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看不能提高审美!经常看到一些人说,提高审美要多看片子

审美首先要有 “审” 的标准,然后再有含义。

多看会增加阅历,在脑海里有很多画面,只是知道这些东西好,但不知道好在哪里;不明白好在哪里的原理,看再多只会模仿而已,而且只是模仿一个表面的东西。

苏州园林的拙政园有个小亭子“与谁同坐轩”,亭子取意宋苏轼《点绛唇·闲倚胡床》词:“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如果没有读过这首词,去在多次也无法欣赏、感受这个亭子的意境。

就像我们去评价一个名字美不美,首先要好听,然后看意境;好听不好听是比较理性的标准,意境是比较感性的。

如果不明白是什么让这个名字好听的,只会模仿别人叫什么,自己创作不出一个好听的名字。

1、理性:名字读着比较顺口就会好听,顺口在于字的平仄关系、开口闭口韵的搭配;像诗词、流行音乐都会比较注重平仄押韵,因为平仄押韵做不好,读起来不顺口就会不美。

2、感性:名字的含义,比方说纪念一些人、事,表达一种寄托、一些美好的向往。

名字的字多么美、多么有意义,如果不顺口还是不好听;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个名字不美,只是对于这个名字的家庭来说有意义。

不管是什么艺术,首先要达到理性的标准,也就是符合逻辑,才有资格谈风格、喜好、品味;在没有达到理性的标准、符合逻辑之前,其他的都是个人爱好、业余。

我们都学过杜甫那首七律之冠《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就算这样的诗词读了千首万首,不明白这背后的故事、不明白做诗词的规则,依然做不好诗词。

简单的翻译或不知其中之味的阅读,只会觉得这是一首好诗;如果了解其中缘由,把这首诗放进杜甫的人生,才能真正明白这首诗真实的情感。

就像我们拍人像,人物应该放在一个什么环境里,才能表达出人物的状态,什么样的色彩搭配、光影分割才能体现人物的神情姿态。

并不是看的片子多就能提高审美,要明白片子背后的视觉规律,才能感受到片子的美感;就像这首诗,明白杜甫的人生才能真的理解这首诗的意境。

就像这首《登高》,明白了杜甫的人生,把这首诗放进杜甫的人生,再读怕是真的会眼里流泪、心在滴血。

分享一下都靓讲杜甫的故事

看完之后是否能明白杜甫诗中:“猿啸哀” 物之悲戚、“鸟飞回” 情之犹疑、“无边落木” 景之萧瑟、“不尽长江” 心之触动、“万里”地之远、“悲秋” 时之惨、“做客” 漂泊在外、“百年” 人生迟暮、“多病” 气息奄奄、“独登台” 四下孤寂无亲朋,只剩“艰难”、“苦恨”、“繁霜鬓”和“潦倒”、“新停”、“浊酒杯” 。

明白了杜甫的一生,再读这首诗,是否能明白这首诗的意境;那个望岳的少年曾看到他的炽热山河,可现实却让他一生苦海。

我们欣赏一首诗要明白诗人的生活经历,写诗的处境、心境;我们拍人像,人物应该放在一个什么环境里,才能表达出人物的状态,什么样的色彩搭配、光影分割才能体现人物的神情姿态。

就像木心先生在提到中国诗词时讲的:“《红楼梦》中的诗,如水草。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好看。”   不能因为红楼梦里的诗在红楼梦里好,就单独拿出来当作是非常美的东西,诗脱离了红楼梦这个大环境,就失去了诗的意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