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勃勃的沉默——国际艺术交流(第280篇)
客观的说。中国绝大部分艺术理论基本来自中央美院(或者说官方美术)。其他综合大学艺术系,大部分都是扩招以后成立,或者大规模招生。不能否认疯狂发展速度。但追根溯源,还是在美院。
这次论坛绝对是世界级,参加的,基本上都是全国,全世界都是顶尖的教授。
我的体会如下(涵盖很多方面,分几次写完,纯属一家之言):
1、语言很重要。同传,虽然是英语的最高境界。但还是漏洞百出。我觉得难度关键在于专业领域的词汇。不懂艺术的话,我觉得太难,有些“行业黑话”很难翻译。
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另外,听同传就像便秘。不爽快!但或许高水平的同传,能解决这个问题。
真正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语言需要刻意练习,或者去国外生活。
2、讲座的教授分为几种:
一种教授是肚里有货,但倒不出来。口才很差。这个其实无伤大雅,据资料记载,沈从文的口才也很差。但不妨碍他的满腹经纶。作为美术史这种比较“高冷”的学科。本来就不需要很多受众。
只是对于一般的传播受众而言,因为内容枯燥,无聊的专业术语。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这个对于艺术的普及和传播是不利的。所以像陈丹青、于丹、易中天这类“明星学者艺术家”容易形成焦点文化。
我这么说带了点歧视成分。应该不分什么普通人懂不懂艺术。艺术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不是比普通人高一筹。
艺术是绝对的唯心论。艺术家难免陷入过分自我的状态,当然这个状态是对的。谁都有自我的时候。
只是艺术家特别幸运,能够通过作品体现。
作为艺术讲座,通俗的讲出来,说明你吃透了。讲出来很复杂,只能说明自己没搞懂,怎么办讲座?
二是能说会道,但下结论有点武断的教授。(名字我不能提,为避免日后纠纷。)
比如讲到近代中国艺术史分段。
我现在没有深入研究。也不敢妄议。
85学术新潮,目前是公认的。这位教授继续分类,85年——2000年为一阶段,2001年至今为另外的阶段。我昨晚都在想这个问题。为什么是2000年。陈丹青以前说过,85新潮,不是说就是只有85年这一年,没有前面几年德蕴酿,怎么会有85新潮?
我对于2000年特别敏感。因为我刚上大学,开始另外的生活。我现在之所以写,画。都是源于这段求学、懵懂的岁月。
那么他现在以2000年为节点。我问了同事。他的回复是2000年出现、普及手机,或者其他的改变生活的电子产品或者变化比较大的方式。由此改变人的生活习惯,导致思维习惯也会跟着改变。最后体现在艺术上面,也出现变化。
这个是有道理的,但不全面。
所谓文化只是生活的一点痕迹。或者说以垃圾为主。就算是古董。像是瓷器。我觉得是污染,应该用木器,腐烂之后和土地融为一体,最后不留痕迹。
我们非得要探寻前人的生活!其实和我们现在不会有很大的区别,都是充满虚伪、痛苦和绝望。
作为艺术,体现当代、时代性也没错。而且是免不了的。但作为艺术史来说是必须严谨的。2000年说的有点绝对。
作为历史。应该由后人书写。后人书写历史会变的越来越容易,现在存留了大量的影像,书籍等资料。你根本不知道选择。滥竽充数的太多。
就算85年至今也就是30多年。这在历史的长河中来说,确实不算什么。我现在不是说这样就是错。我是说太轻率。
就算其他学科也是如此。比如传说牛顿发明灯泡丝试验了一千种材料,找到他认为合适的。万一尝试一万种之后还有更合适的呢?
所有科学、艺术本来就没有绝对的标准。何况艺术史?
三是“恐惧学问的教授。”他们恐惧真才实学,就像叔本华恐惧结婚,木心恐惧交友,买雨伞的恐惧连着数月艳阳高照。
几个教授坐在一起。一开口,便知“真伪”。不是人身攻击,只是学问面前人人平等。唯一的衡量就是你的才华。通过你的口才表达出来,有的教授连普通话都带着浓浓的“乡音”,坐在隔壁的却可以法语、英语、标准普通话自由切换。不是差距,是什么。
不以声音取人,接着往下听,也会发现知识的匮乏。稍微读点书,就能知道是一些东拼西凑的一般化理论。
举个例子,说到去美术馆的人数。我们都知道很多人去美术馆看展览一方面就是炫耀,目的就是为了拍照。
但从这点来看,说明很多人开始意识到艺术的重要,有了精神需求。只是苦于没有“导师”,不能艺术入门。这是比较可悲的事。
不能去抱怨。
作为美学教授,要提出普及的方案。台湾的教授(我通通不说名字)提出“无墙美术馆”,开放式的艺术。就算开车经过,都能受到熏陶。
文化的传承是需要几代人。你现在只要有意识,你的下一代,肯定会好很多。不就够了吗?
这才是一个学者、教授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