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度

裴度(765年唐代宗永泰元年-839年4月21日唐文宗开成四年三月初四),字中立,别称裴晋公、裴令。河东闻喜(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辅佐唐宪宗实现“元和中兴”。裴度出身世宦名族河东裴氏,为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进士。唐宪宗时累迁御史中丞。他支持宪宗削藩,因而与宰相武元衡均遇刺,武元衡遇害,裴度亦伤首,旋即代武元衡为相。后亲自出镇,督统诸将平定淮西之乱,以功封晋国公,世称“裴晋公”。此后历仕穆宗、敬宗、文宗三朝,数度出镇拜相。晚年随世俗沉浮,以求避祸,官终中书令。开成四年(839年)去世,年七十五。获赠太傅,谥号“文忠”,会昌元年(846年)加赠太师,后配享宪宗庙廷。裴度坚持正道,为将相二十余年,荐引李德裕、李宗闵、韩愈等名士,重用李光颜、李愬等名将,还保护刘禹锡等人,史称其“出入中外,以身系国之安危、时之轻重者二十年”,被时人比作郭子仪。在文学上,裴度主张“不诡其词而词自丽,不异其理而理自新”,反对在古文写作上追求奇诡。他对文士多所提掖,颇受时人敬重。晚年留守东都时,与白居易、刘禹锡等唱酬甚密,为洛阳文事活动的中心人物。有文集二卷,《全唐文》及《全唐诗》等录其诗文。

《溪居》

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

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王若水点评:

裴度曾任宰相,并以平淮西、蔡州功高封晋国公,位高爵显,致招嫉妒,数起数罢,晚年留守洛阳,他激流勇退,转亲丘壑,《溪居》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居于寓所,感于生活与经历所作。《唐书》记载:文宗时,阉竖擅威,天子拥虚器,裴度不复有经济之意,乃治第东都集贤里,作别墅,具燠馆凉台,号绿野堂,(水)激其下。

居所别墅门下流过清清的小溪,古树和茅草的房檐平齐。这里没有世俗的热闹喧嚣,是远绝尘嚣的妙境,倒是不时可闻水鸟儿的鸣啼,显得这幽僻的所在并不凄冷,而是充满生机。

诗人脱身激烈的政治斗争,休憩在这绝尘脱俗的居寓所,感到轻松与解脱。清溪古木,水鸟鸣啼,和谐自然,没有了进退得失,了却了暗箭明枪,诗人自慰与自豪于溪居的境遇。此诗写得清淡脱俗,格调超逸高古,不事雕琢而神韵自佳。天然妙句“时有水禽啼”直追南朝诗人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尽得其妙。

真慧寺

遍寻真迹蹑莓苔,世事全抛不忍回。

上界不知何处去,西天移向此间来。

岩前芍药师亲种,岭上青松佛手栽。
更有一般人不见,白莲花向半天开。

李都蔚点评:

关于裴度有很多轶事典故,其中之一:据说裴度少时贫困潦倒,一天在路上巧遇一行禅师。大师看了裴度的脸相后,发现裴度嘴角纵纹延伸入口,恐怕有饿死的横祸,因而劝勉裴度要努力修善。裴度依教奉行,日后又遇一行禅师,大师看裴度目光澄澈,脸相完全改变,告诉他以后一定可以贵为宰相。依大师之意,裴度前后脸相有如此不同的变化差别是因为其不断修善、断恶,耕耘心田,相随心转。虽属民间传说,但这也印证了佛家“无相有心,相由心生;有相无心,相由心灭”(佛教经典《无常经》)的观点。

这首诗通过描写真慧寺幽静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参悟和对这种远离尘嚣和世事纷争的生活的向往:踏着遍布莓苔的小路,诗人寻求着出离尘世的“真迹”。而平生事实,应该全部抛却,不可回头,也不忍回头,虽然不知当如何才能到达“上界”。但眼前的真慧寺确实是一片清净佛门景象,好像西方极乐世界移到了这里。“岩前芍药师亲种,岭上青松佛手栽”既表示寺中的花树草木皆是寺僧一一亲种,也暗喻美好的环境由人自己创造。佛教认为没有生杀予夺,高高在上的所谓创世主或上帝,一切“唯心所显,唯业所召”,众生的境界皆是自己种因,自己受果,乃至成佛也是自己努力才能。尾联用出泥不染之莲花,比喻精进修道的僧人,虽在人间,却不受尘染。这也是诗人自己的志向吧。莲花在佛教中寓意深广,主要是代表清净,也表示世间是成就道业的养料所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