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林:解老子《道德经》(21,22)
解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刘晓林
原文: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字意双解:
大德的形态由“道”而定。“道”作为“物体”,它不能整体上明确(只有特定的明确)。恍恍惚惚的,它里边确实有大致(宏观的明确);恍恍惚惚的,它里边确实也有精微(微观的明确);幽深莫测,它由最小物质构成。这最小物质是真实存在的,事实是可以相信的。(虽然有时候由于你我受眼界、认识等主观及科技、时代等客观限制而对某些真实存在持怀疑态度或直接否决。)自时空出现以来,“道”已然而存。我是怎样才知晓万物初始呢?因为“道”的缘故啊!
旁注:
作为比《道德经》对宇宙万物的描述更为“先进而精确”的易学早就通过“象”、“数”来对主观、客观进行了“界定”。“象”表示宏观,“数”表示微观。通过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式对事物的判断才会更趋于合理。“道”不是一种精确的常态,但它在特定的状态下又可以恒定。
“道”无时无刻不在“盯着”万物,在与万物“交流”。一个人智慧再高、寿命再长哪能与“道”同始终呢?但“道”的确又是可以接近的,如果你我接近了“道”,至于我们没有亲眼目睹、亲耳闻听的事物还是可以从“道”中生发出来的。
解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刘晓林
原文: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译文:
曲生全,枉通直;洼才会充盈,陈旧方能迎新;少了利于获得,多了反而迷惑。所以说,得道的人抱守这一“辨证”原则作为处理天下事理的(大致)方式。一个人不自我称赞就能呈现自己的通达;不自以为是就能明辩是非;不自己夸耀,反而(多有)可能得到功劳;不自我矜持,反而(多有)可能获得长久。只有(他人真正认识到你的)不与人争,天下自然就没有人与你争了。古时所说的“曲则全”等,哪里是空话呢?它实在全面而深刻啊。
旁注:
在不少译文中把“归”解释为做到,我认为此处做“集萃”讲更适合。引申为经典、深刻等。在前面的章节中老子已有过对辨证的阐述,世间“对立”的存在万古不移。只要出现了少,多一定结伴而来。得道的人不仅懂的“多少”等的对立关系,同时也懂得“多少”等的并列关系。并列关系如果突破了“度”,随之它就会转为对立关系。
人对自己的所做所为如果感觉不错时可以适当“鸣叫”一下,但“鸣叫”不止就会让人厌烦。委曲可以成全吗?不见得。它充其量是在“求”,如果过度委曲极有可能永远是委曲。争与不争的问题也要辨证来看,若出现你没有越过“争”的阶段,或者你无意与争而世人却曲解了你的不争,怎么办?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定要学会全面衡量自己所处的“环境”再做论断。
注:解老子《道德经》的版本为刘晓林九天居士30岁左右所写,未做任何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