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安谋克”真的是八旗制度的前身吗?

前言

熟悉清朝的朋友们都对一个词不陌生——八旗。八旗是清代独有的军事制度,由清太祖努尔哈赤在万历二十九年所创,最初只有黄白蓝红四个旗,到了万历四十三年,又增设四个旗——镶黄、镶白、镶蓝、镶红,一共是八个旗。

最初的八旗都是女真人,后来随着后金势力不断壮大,又陆陆续续地将蒙古和汉人编入八旗,就有了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

八旗制度是清代的根本制度,既是清朝入主中原一统天下的最大功臣,也是使得清王朝走向衰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八旗制度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有效把战士和农民结合到了一起,简单来说就是八旗子弟们打仗的时候是士兵,平时的时候是农民,这也是八旗军队具有极强的战斗力的原因之一。

在历史上,女真人除了建立了清之外,还在1115年建立了金,而巧合的是,在金国的制度中也有一个跟八旗制度非常相似的制度——猛安谋克制。

历史来源

猛安和谋克都是满语,猛安的意思是“千”,谋克的意思是“族”。根据《金史·兵志》的记载,(女真)“其部长曰孛堇,行兵则称曰猛安,谋克,从其多寡以为号。猛安者,千夫长也;谋克者,百夫长也”。简答来说,猛安就是管千人的首长,谋克就是管百人的首长。

猛安和谋克并不是同时出现在历史上的。根据已有资料显示,谋克大约出现在11世纪初期,早于猛安,猛安的出现则比谋克要晚了将近一百年。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那是因为在11世纪初期,也就是谋克出现的时候,生活在东北的女真人还比较松散,没有结成大规模的联盟,这个时候的女真人还处于原始社会的后期,其主要对外活动也仅有对其他部落的掠夺和对野兽的围猎而已,所以这个时候为了适应小规模活动需要而设的军事首领——谋克就出现了,这个时候的谋克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小型军事单位。

而到了11世纪末12世纪初的时候,女真联盟已经结成,女真人也开始由部落向国家进行转变,随着地盘的扩张和人口数量的增多,少数人为单位的谋克已经不能满足对外活动的需求了,于是猛安应运而生。尽管猛安刚出现的时候依然受到血缘关系的影响,但它更多的是一种以地域为特征的组织。

太祖变制

1114年,统一了女真各部的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开始对猛安谋克制进行改革,定制以三百户为一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这一点跟八旗制度就很相似,八旗的基本单位牛录也是三百人。

金朝初年,随着女真人一步步地灭掉契丹的辽、渤海国和北宋,他们开始把契丹人、渤海国人和汉人收编进猛安、谋克,并组成新的猛安、谋克。这就和满清把蒙古人和汉人编成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一样。

天会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133年左右,金国的统治者将在东北地区的编成猛安谋克的女真人徙入了内陆。不过它们不属于任何的州县,是自成一级行政组织,筑寨于村落之间,按照人数户口授予田地。这种方式跟八旗入关之后,划地驻守性质相似,都是把这些人当做世袭的职业军户,随时应对战争需要。

跟八旗制度一样,猛安谋克制度也曾一度有过高低贵贱的等级之分。在金熙宗的皇统五年也就是1145年,金国统治者把猛安谋克分为了上、中、下三等。其根本原因在于,随着金国版图的不断扩大,收编进来的契丹人和汉人也越来越多,“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金国皇帝也知道这些“外族人”难以管理,所以金熙宗开始以风气不同拒绝继续收编汉人和契丹人,并重用女真人将领来取代之前契丹人汉人将领的地位。

具体来说,本着自己家人永远最可靠的原则,以宗室,皇帝本家为上等;其余的按照亲疏远近,地位功劳次之。这种有等级的猛安谋克制度一直到海陵王的天德二年才被废除。

关于等级制度,虽然八旗制度没有猛安谋克那么细致的等级划分,但是依旧有上三旗和下五旗的差别。

世宗改革

海陵王完颜亮不顾反对贸然发动南下战争,结果在采石矶大败,自己也被部下所杀。接替完颜亮的是金国第五位皇帝——金世宗完颜雍。他在称帝的大定二年 ,也就是1162年二月,就开始着手改革,力图加强皇帝本人对猛安、谋克的控制。

改革是必须进行的。

因为长期的等级制度虽然有利于女真人的统治,却也带来了隐患。重用女真人将领损害了原本地位很高的契丹人汉人将领们的既得利益,引发了一系列的不满,这种不满在金世宗在位期间集中爆发了出来。在金世宗初年,爆发了一场以移剌窝斡为首的的契丹人叛乱事件。

叛乱很快扩大了规模,金世宗希望以“不流血”的代价戡平内乱,于是派遣契丹人前去招降叛军,结果被派去招降的契丹人也纷纷投靠了叛军,这使得金世宗十分头疼。

不过当时的金朝依旧实力强大,契丹叛军即使集结了五万兵马,依然还是没有达到推翻金朝的程度,叛乱很快被平定。

叛乱事件的发生让金世宗开始更加相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这种让本族人自我管理的方法一定要改变,让大量外族人聚集在一起,绝对不会有什么好事发生。

于是,在镇压了契丹人叛乱后一年,大定三年八月,金世宗下令:废除由契丹人组成的猛安、谋克,并将所有的契丹士兵,全部拆分,重新打散编入到其他的猛安谋克之中,这无疑是对契丹人功劳的全盘否定。

与契丹的高压政策不同的是,金世宗对汉人进行一定的放宽政策。根据《金史》记载:金世宗下令,对于那些父亲或者兄长在军中服役,儿子或者弟弟又在军中打杂的,那么就可以免除这个家庭里的一个男丁入伍,可以用奴隶替代。

这对于对当时河北、山东等地的汉人来说,可是天大的好事了。要知道,之前才不管你家里有几个人,只要是有劳动能力的男性统统带走上战场。到了农忙季节,男人都上战场了,家中的女人无力承担农业生产,对于靠土地吃饭的农民来说,这意味着一家人都活不成。

金熙宗的改革使猛安、谋克制遭到了一次巨大的变化。

走向衰落

随着时间的推移,女真人的生活逐渐安逸。大量军户迁入内陆,上层女真贵族们迅速成为新的地主,一部分女真人把土地出租给汉人耕种,自己只负责收租,坐享其成。这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使得原本是游牧民族的女真人迅速腐化。而还有一部分人因为兵役繁重,加上自己花钱无节制,结果倒是贫困潦倒。

长期安逸的生活使得猛安谋克制度失去了跟随完颜阿骨打打江山时候的战斗力,1234年当蒙古铁骑兵临城下之时,曾经辉煌一时的勇士们再也无法与之一战了。

堕落的问题同样也出现在了女真人建立的清朝上,入关后清朝统治者对八旗子弟进行“恩养”,一切生活开支由国家承担,并禁止旗人务农经商,完全断绝了他们的其他谋生来源。时间长了,八旗子弟逐渐从当初入关的“虎狼之师”变成了完全依赖朝廷豢养的寄生阶层,战斗力更是一落千丈。三藩之乱时,汉人绿营的作用已经大于八旗兵;到了太平天国时期,不得不由曾国藩、李鸿章这些人自己募集军队才能平定叛乱。

这些享受惯了的八旗子弟不但派不上用场,还成为了清朝的累赘。到了清中叶以后,随着八旗人口的不断增多,清政府有限的财力已经无法供养这些只会伸手要钱的,“提笼架鸟”的八旗人口了,从而产生了清朝特有的“八旗生计”问题。

结语

虽然猛安谋克制度跟八旗制度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由于两种制度处于不同的时代,所以他们的区别也是十分明显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从八旗制度中确实能看到猛安谋克的影子,甚至还能看到明代卫所制的一些影子。

综上所述,两者都是作为统治者必须依赖和依仗的军事制度而存在。日本学者三上次男总结道:“金国政权的民族性决定了它必须依赖女真猛安谋克,必须极力维护猛安谋克的特权,但到头来,金国所依靠的猛安、谋克兵,衰颓已达极点,而他们的百万家属都过着寄生生活,病国害民至于此,致使金廷陷于欲保社稷而不可得的地步”。

参考资料:《金史》《金代女真研究》《八旗的由来、发展与兴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