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的案件进入执行程序,终本率达44%,融资租赁行业执行难的痛点如何解决?
作者:江苏泽执律师事务所-曾文庭、谢兵
10多年来,融资租赁行业迅猛发展,在服务于中小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促进政策,融资租赁企业数量持续增加,当前我国租赁公司达数万家,全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近7万亿元。
与行业快速发展相对应的,是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数量的快速增加。然而诉讼判决后,执行回款困难却成为胜诉公司的普遍困扰,不仅影响公司的资金流通,还有可能造成企业运转困难,甚至资金链断裂。
近几年,我们代理了诸多融资租赁合同纠纷疑难执行案件,积累一些成功经验和心得感悟。
本文将分享一些我们对融资租赁执行难现状的观察和理解,以及解决执行难的方法和思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的特点
为了更加直观且客观地分析我国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的特点,我们通过Alpha案例库对“融资租赁合同纠纷”这一关键词进行了检索,共找到 315724条案例结果。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可视化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近十年来我国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真实且普遍的特点。
(一)案件数量平均年增长率达110%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在十年前开始突飞猛进发展,这一点通过裁判文书也可以看出来。
2012年,融资租赁合同纠纷裁判文书不足千份,之后呈现出一路高歌猛进的增长趋势。截至2020年底,裁判文书突破9万份,平均年增长率达110%。
那么,这些案件最终的结局如何呢?
(二)约30%的案件进入到执行程序
在所有的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例中,执行案例将近30%。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算上未被收录的案例,2020年,有至少3万件融资租赁合同纠纷在判决后债务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判定的给付义务,而债权人需要通过执行程序来实现自己的胜诉债权。
(三)进入执行程序的案件终本率达44%
进入执行程序的案件,仅有3%顺利执行完毕。
而大部分的案件,因为无法查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而被法院终结本次执行,终本率高达44%。
从这个数据推算,2020年,中国有至少1.3万件融资租赁合同纠纷在判决后因无法执行而成为不良资产,涉案金额达数百亿元。
由此可见,作为清收的最后一个手段,执行难是融资租赁从业者的一大痛点。
另外,从案例列表来看,融资租赁合同纠纷事由多为承租人逾期未交付租金。所以接下来,我们就从出租人的角度来探讨一下执行难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二、租赁企业执行难的原因
(一)小微承租企业经营风险高
从标的分布图来看,50万以下的小标的案件占80%以上。
由此我们也可以推测出,涉案当事人,特别是承租方多为小微企业。这个数据与我国融资租赁业务的发展现状有关。
能源、交通运输设备、工业装备、基建、不动产等行业是我国融资租赁业务发展最早、最成熟的行业,其融资对象多为大型国企或上市公司,资金雄厚。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动能切换与新经济的崛起,小微企业开始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租赁市场。然而这些小微企业背后并没有大型企业或集团做支撑,经营风险较高,发生租金交付等纠纷的概率也就相应较高,后续执行困难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租赁物收回、变现困难
从表面上看,租赁物的存在似乎可以减轻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执行难的风险,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首先,传统融资租赁模式的大型设备等租赁物因折旧、更新换代及对技术人员的依赖等原因极易贬值。
即便是百万、千万的设备在处置时通常也只有原值的一个零头。而新型租赁模式中的租赁物本身就偏向于概念性,变现能力就更差了。
其次,过往这些年来,中国还尚未形成租赁物权属公示机制(今年才开始实施融资租赁统一登记制度),融资租赁交易中租赁物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特点使出租人对租赁物的监控管理难度较高。
这就会导致租赁物经常被第三人占有或控制,比如他人在执行承租人时对租赁物进行保全。
在这种情况下,出租人想要主张所有权,就只能以案外人的身份进行执行异议之诉,地位被动,执行也就难上加难。
(三)融资租赁本身的风险投资性
作为一个靠风险盈利的行业,租赁公司主要依靠项目投放后的应收租金款项实现盈利,当然也必须面临租金不能如期收回的风险。
虽然租赁公司在投放项目之前都会经过风控部门的把关,但其业务性质也决定了项目在一定比例上的高风险性,而且不同公司的风控理念和风控状态也千差万别。
因此与其他案件相比,融资租赁纠纷中债务人的履行能力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相应地,执行也就更加困难。
三、租赁企业执行难的痛点如何解决?
(一)提前做好各阶段的风控管理,尽可能避免进入执行程序
从融资租赁合同纠纷大数据来看,一旦进入执行程序,就会有近一半的概率面临终本,而一旦被终本,执行回款的期望就会成倍降低。
所以解决执行难最有效的方法是在执行前的几个关键阶段提前做好法律纠纷风控管理。
缔约合同之前,对承租人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
行业调查
调查分析行业的发展阶段、整体盈利状况、产能状况、受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影响程度、营业资质是否需要审批、是否受法律政策的限制和影响......
承租人调查
调查分析承租人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企业资质、股东结构及出资情况、组织架构和高管能力、经营稳定性、财务状况、担保方与担保物的实际情况、信用状况......
根据调查分析结果,针对性地设计风险更为稳定的融资租赁产品,将后期租金及租赁物的回收风险降到最低,从而降低发生纠纷的概率,避免执行难的问题。
2. 合同签订时:规避可能拖长诉讼、执行周期的事项
除了合同签订时的常规注意事项之外,融资租赁合同签订时还需重点关注3个事项:
约定好租赁物残值评估方式
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约定评估方式及评估机构,以便出现纠纷后,先行委托评估,加快诉讼及执行进程。
设立详细、明确的送达条款
诉讼、执行阶段法律文书的准确、顺利送达直接影响到执行回款的效率和概率,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应尽可能详细地约定好送达条款。
条款需要对送达基本信息、送达方式、送达变更、适用范围、送达不能的法律后果以及条款的独立性作出明确的约定,为后续的诉讼和执行做好保障工作。
管辖法院尽量避开案件集中地
从法院管辖分布图可以看出,我国融资租赁纠纷呈现出明显的地域聚集特点。
鉴于法院案多人少的现状,在订立合同时应尽量避开案件聚集的法院,以免后续因为法院案多这一客观原因而拖长诉讼和执行周期。
3. 合同履行期间,持续掌握租赁物及承租人的状态变化
加强对租赁物使用情况的监管,配置专门的跟踪人员,持续关注承租人的经营、发展状况。及时察觉出经营恶化趋势,在承租人的偿付能力出现恶化时,立刻采取应对措施。
4. 出现违约后,根据逾期原因作出不同应对
租金逾期出现后,租赁公司应尽快找出承租人逾期未支付的原因。
如果承租人出现资金链断裂等难以逆转的经营困难,或者承租人恶意违约时,出租人应及时止损,尽快收回租赁物,并向法院申请诉前保全,快速启动诉讼程序。
5. 诉讼过程中,采取措施预防执行难
在诉讼中,如果承租人的履行能力持续恶化,出租人应尽快向法院申请诉讼保全或先予执行,防止承租人在诉讼期间转移财产,或者财产被其他债权人在先保全。
(二)执行开始后,主动配合法官全方位查找财产线索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如果没有抵押物可供执行,或者抵押物难以变现,执行法官会通过法院的“总对总”、“点对点”查控系统查找被执行人的存款、股权、房产、车辆以及其他的动产和不动产。
以上查控方法通常被称为法院“四查”,具有很强的公信力。所以申请人执行人,甚至是很多律师都将执行到位的希望全部寄托在法院的查控工作上。
但,法院的查控范围是有局限性的。
比如被执行人刻意隐藏的财产,或者被执行人对他人的未诉、在诉、到期的债权,并不在法院的查控范围之内。
当法院通过”四查“找不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时,就会将案件终本。
那么怎样弥补法院搜查范围的局限性,扩大财产线索查找范围,降低终本概率,增加回款希望呢?
路径只有一条,那就是执行开始后,申请人主动配合法官,参与到财产查找工作中来。
但通常申请执行人并没有查找财产线索的专业知识、经验和能力,但可以考虑聘请经验丰富的专业执行律师来完成这项工作。
终本之前的执行阶段至关重要,如果被执行人有法院“四查”之外的财产,在这一阶段最容易发现。
案件一旦终本,被执行人就有了喘息的机会,财产被转移、隐藏的概率大幅度提升,并且申请人想要重新恢复执行,还需要一定的条件和手续。
(三)案件终本后,对被执行人进行动态跟踪,及时发现财产线索
案件终本后,法院除了半年一次的例行查控外,一般不会再进行集中大范围的搜查。所以这一阶段的财产查找工作需要申请执行人自己或者代理律师来完成。
那么,如何才能找到财产线索呢?
申请执行人可以通过启信宝、企查查、天眼查、裁判文书网、无讼、审判流程公开网、庭审直播网、聚法案例、最高院及地方高院官网、淘宝拍卖、京东拍卖等公开渠道来了解被执行人的经营、涉案等信息,利用大数据从各种关联信息中深挖被执行人可能隐藏的财产线索。
如果通过全面的线索深挖,依然未找到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而被执行人却在正常经营。
在这种情况下,申请执行人可对被执行人进行密切跟踪,时刻关注被执行人的经营、纳税、涉案信息变化,敏锐地从蛛丝马迹中捕获财产线索。
在终本阶段,深挖到被执行人隐藏的财产线索,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只是再次启动执行程序的第一步。
接下来,申请执行人还需要调查验证线索,与法院沟通线索执行方案,找准时机,尽快对线索采取执行措施。
即便采取执行措施后,通常也不会很顺利的执行到位。因为在这一阶段,还需要应对被执行人、协助执行人、案外人提出的多轮执行异议,以及双方和解后被执行人继续拖延履行的情况。
甚至在最后的案款发放环节,还有可能面临执行款被其他债权人申请参与分配的情形。
这些都需要申请人及代理律师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及解决方案,当问题出现时有针对性地高效解决。
因为行业固有的特点,执行难在融资租赁行业表现的尤为突出,但也请大家不要太过焦虑和悲观,因为在中国法律服务产业,执行案件的代理正在走向专业化。
在执行阶段,尤其是终本阶段,寻找专业执行律师的帮助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难题,缩短执行周期,实现高效回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