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第三回 第十二节:来,和朕一起鉴赏文物吧!
(从贾赦处到贾政处)
原文:
一时黛玉进了荣府,下了车.众嬷嬷引着,便往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比贾母处不同.黛玉便知这方是正经正内室,一条大甬(yǒng)路,直接出大门的.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蜼(wèi,长尾猿)彝(yí,盛酒器),一边是玻璃𥁐(hǎi,器盛酒).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zàn,雕琢)银的字迹,道是:
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fǔ fú)焕烟霞.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
端木见解:
接下来好几段,都是讲黛玉见贾政的经过。
不过,这可不好见。
林黛玉又从贾赦那里原路返回,从西角门那边进入荣府。大门她是永远不配出入的。所以才说,“一时黛玉进了荣府”,就像她当初第一遍进入那样重来一遍。至于小厮,嬷嬷,丫鬟,轿子还是车子,这些细节就不说了。一句话搞定。真是简略而不简单啊!
这个地方,注意,五间大正房,贾母那边是几间?三间。“四通八达”,不像贾母那边的内府,以尽量封闭为主,这里是到处畅通的。“轩昂壮丽”直观感受。所以,有数据,有逻辑特点分析,有直观感受,此处的确和贾母那边不同。故结论非常有说服力,不需要人说,可以断定此处是,正儿八经的“正经正内室”,怕你们不知道正啊,还用两个“正”。即便这样“正”,那又怎么样呢?还不是像一个大桶,像一个大钟。为啥这样说?大甬路,其中的“甬”,有这么几个意思,1.中国浙江省宁波市的别称。 2.钟柄。3.花蓓蕾的样子。 4.古同“桶”,古量器名。此处料定是第二,第四个意思。繁华怎么样?“一入侯门深似海”,不是铁桶一般?让人终生都消失在里面吗?
接下来的东西,只能逼着朕进行考古,文物研究了。有兴趣的大家一起看看,没兴趣的略过。
(这个图,案几上的东西不靠谱,注意!)
(一) 赤金九龙青地大匾,意思是纯金做的、镶有九龙边纹的、以青为底色的匾额。“荣禧堂”三字不值钱,但是那行小字值钱啊,皇上手书的呢。“某年某月某日”难道没有嘛?不敢写出来啊。躲避人家查实啊!不得不掩盖过去啊!
上面还有皇帝的印章呢。如何知晓?那就看看“万几宸翰之宝”这几个字。“万几”其实万机的意思。康熙皇帝有三枚常用的闲章,一枚为“万几余暇”,一枚为“康熙宸翰”,一枚为“康熙御笔之宝”。
宸chén,指屋宇,深邃的房屋;北极星(北辰)的所在、星天之枢。后借指帝王所居,又引申为王位、帝王的代称;也指代天宫,天帝所居。
翰hàn,原指长而坚硬的山鸡羽毛,后来借指毛笔、文章、书信等
宸翰,指帝王的墨迹,一般指皇帝亲笔手诏、御札之类。
明乎此,就可以看出,上文“万几宸翰之宝”,是曹雪芹从上述三枚闲章中各取两个字,再巧妙地化用在一起的结果。因此,这几个字到底是谁的,是书法还是印章,曹雪芹是有意含糊过去的,或者用脂批的话说,作者使用了“烟云模糊法”。因为这几个字的实指康熙,是太明显了。
皇帝的字和印章值钱不?那可是比黄金还贵,够你祖宗八代供奉了。就像现在流行的批条子,管用的很。
(二) 大紫檀雕螭案,在我国古代,案分:书画案、条案、炕案、架几案等。其造型分平头案和翘头案。此处正内室为翘头式的大条案,显得大气肃穆。条案是中国古代厅堂陈设中最常见的家具,官宦及富裕人家的用料精,做工细。此处所描写材质为木器中的王者紫檀,雕的也是图纹中的霸者螭龙,可见此物非同一般。
(三) 青绿古铜鼎,鼎为何物就不用细说了,稍有文化者都知此物。鼎盛行于商、周。用于煮盛物品,或置于宗庙作铭功记绩的礼器。还有一说是统治者亦用作烹人的刑具。名声赫赫者当属:司母戊大方鼎。鼎的制作材料早期为青铜,后来也有陶瓷和铁制鼎,事实上鼎中最具文物考古价值的就是青铜鼎。此处只略提“青绿古铜鼎”,不过能进入荣国府正内室大厅,应为稀有之青铜鼎,不光纹饰漂亮,或许还有铭文记载
(这个写意图,案几上的东西更靠谱)
(四) 待漏随朝墨龙大画,“漏”即铜壶滴漏,古代计时器,此处应为刻漏。刻漏的最早记载见于《周礼》。已出土的文物中最古老的刻漏是西汉遗物,尤以内蒙杭锦旗出土的青铜漏壶最为完整,并刻有明确纪年。“待漏随朝”就是古时大臣在五更前到朝房等待上朝的时刻。“墨龙大画”,是指巨龙在云雾海潮中隐现的大幅水墨画。如此以墨龙大画来喻为早朝所见之景象,隐喻朝见君王之意。悬挂此画以示主人身份地位之荣耀,也表示主人忠于君王,以此显示出荣国府的非凡势力。
(五) 金蜼彝,一种有蜼形图案的青铜祭器,为贵重的陈设品。
(六) 玻璃𥁐,玻璃制作的盛酒器,也是高级货。清初,当欧洲制造的晶莹的玻璃制品传入我国后,颇受统治者的喜爱。乐于接受外来科学技术的康熙皇帝决心生产和制造中国自己的优质玻璃器。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他请来德国传教士兼技师纪理安作技术指导,建立了清宫玻璃厂.那时候绝对是最高贵的东西,王室贵族才用得着。就像铝器,当年比金子还贵。曾是帝王贵族们享用的珍宝。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在宴会上使用过铝制叉子;泰国国王使用过铝制表链。1855年在巴黎博览会上,它与王冠上的宝石一起展出,标签上注明“来自黏土的白银”。1889年,门捷列夫还曾得到伦敦化学会赠送的铝合金制成的花瓶和杯子。到19世纪末,铝大规模生产的工艺产生以后,价格才发生了成千倍的跌落。
(七) 楠木交椅,一溜十六个啊,乖乖。两溜32个。按现在来说,一个少说得现价得20万吧,这可是640万至少啊!估计现在楠木都没有了,我不知道。谁晓得,留言告知。反正气势如虹啊!
(八) 乌木联排的对联。乌木的价值,是不是更在楠木之上啊?必须的啊!加上雕银呢?我也不知道得值多少钱。
(九) 黼黻(fǔ fú),泛指礼服上所绣的华美花纹。古代衣服边上有规律的“黑白”“黑青”相间的花纹,多指官服。
(十) 题款“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这个题款的意思是:同乡世代承受贾府上教诲的小弟、因功勋世袭东安郡王穆莳,恭敬的亲自书写。东安郡王穆莳在这句话里表示自己与荣国府是世交,并且很恭敬的为荣国府题写对联,称呼自己为小弟。从另一个角度突出了,贾府是怎样的显耀。
后记:今天也是没办法,咱也不是王府的人,真没见过这玩意儿。林黛玉估计也不认识,作者只是借她的眼睛一用罢了。哦,对了,忘了主角了,林黛玉看了这些玩意儿什么感受呢?那必须更加“胆战心惊,小心翼翼”了。
今天就说到这里吧!后面还有更狠的呢!且听下文分解来着!
端木持易新书介绍:
对于那些不能说出口的话,我写了一本书,叫《一心集——中国的红与黑与白》,欲购买的,加我个人微信(duoleibei001)即可。全套售价:150,只有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