捋一捋八王之乱||~11~麻杆打狼

司马炎驾崩后,杨骏以“唯一”的托孤重臣身份,住进了太极殿。

注:太极殿,魏晋南北朝时期汉魏洛阳城宫城正殿,元旦大朝、新皇即位、大赦改元、政治决策等重要国事活动都在太极殿内进行。

《礼记·曲礼下》中将死分为五等:“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天子的丧礼为国丧,最为繁缛。由太常、太仆等官员处理具体事务,嗣皇帝要每日早晚带领文武百官去灵前哭拜,太后也要领着皇后以下诸妃嫔、中外命妇每日哭临。

“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皇帝死后第七天要将梓宫(皇帝、皇后的棺材)移至到殡所,皇亲国戚、文武百官都来到梓宫前,送司马炎走最后一程。

但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中,唯独少了杨骏一人。

杨骏在哪?人群中议论纷纷。有人问道:“太尉大人怎么没来,这可是大不敬行为。”一人回道:“太尉大人躲起来了。”那人又道:“太尉大人躲什么?现在他可是大权在握啊。”另一人道:“躲什么?你进宫的时候,有没有发现门外站着人?”那人恍然大悟:“噢,原来太尉大人是胆怯不敢出来。”另一人嗤之以鼻:“大家同朝多年,杨文长是什么货色,难道你不清楚?”

杨骏此时躲在太极殿中不敢出来,不仅不出来,还安排了一百名侍卫把守四周,不得任何人进入。

自是二日而崩,骏遂当寄托之重,居太极殿。梓宫将殡,六宫出辞,而骏不下殿,以武贲百人自卫。

把杨骏吓破胆的人是谁呢?正是汝南王司马亮。

在司马炎出殡这天,杨骏得知,汝南王正在洛阳城外聚集军队,准备发动兵变。于是,便有了杨骏躲在太极殿不出来的一幕。

此时,汝南王司马亮正孤身一人站在大司马门外,逡巡不前。但他身后没有一兵一卒,出于对杨骏的畏惧,司马亮不敢进宫送葬,只在皇宫门口,痛哭流涕,目送了武帝。当晚,便出了洛阳城,躲进了军营中。

遗诏一事,司马亮很不满意。有人劝他找杨骏理论,但又听说杨骏准备讨伐自己,心下惶恐,于是便向廷尉何勖问计,何勖说:“现在满朝上下都归心于你,你不讨伐杨骏已经不错了,还用担心他来讨伐你?”但司马亮终究还是懦弱,他不敢来送葬,又不敢不送葬,犹豫再三,只好在大门外哭送武帝入殡,完事后还不敢回家,躲在军营中把自己保护起来。

帝崩,亮惧骏疑己,辞疾不入,于大司马门外叙哀而已,表求过葬。骏欲讨亮,亮知之,问计于廷尉何勖。勖曰:“今朝廷皆归心于公,公何不讨人而惧为人所讨!”

杨骏胆怯,司马亮比他还胆怯。司马炎千挑万选,选了这两个人来辅佐新皇帝。现在司马炎刚死,两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辅政大臣便拥兵自卫,被对方吓得瑟瑟发抖。

司马亮在城外军营里惴惴不安,城内太极殿里的杨骏也是度日如年。外面传言纷纷,有说司马亮正在召集五校尉军商议军事的,有说屯骑校尉麾下的将士正在集结,准备攻打宫城的,更有甚者,说外面朝臣正在议论禁军就要喋血宫城,准备脱身之计的。杨骏心烦意乱,便召集亲信商议对策。

说起来,杨家还是有人才的,杨骏两个弟弟杨珧、杨济文武全才,成名都很早。但是,杨珧、杨济并不支持杨骏。杨珧当年极力反对侄女杨芷做皇后,曾向司马炎写了一个密折,说“历观古今,一族二后,未尝以全,而受覆宗之祸。乞以表事藏之宗庙,若如臣之言,得以免祸。”杨济更是多次劝杨骏留住司马亮,他曾对傅咸说:“我大哥要是召汝南王辅政,避位让贤,我们杨家门户还有可能保全,不然,灭门之灾就在眼前。”

初,骏忌大司马汝南王亮,催使之籓。济与斌数谏止之,骏遂疏济。济谓傅咸曰:“若家兄征大司马入,退身避之,门户可得免耳。不尔,行当赤族。”

两个弟弟的态度如此,杨骏是知道他们不会支持自己。于是他询问外甥张劭。张劭当时正与司空石鉴监管皇陵,他建议先下手为强,率领修皇陵的兵户去攻打司马亮。杨骏便拟诏,令张劭领陵兵讨伐司马亮,但他又觉得张劭资历太浅,于是又在张劭之前加上了“司空石鉴”四个字。诏书先送给杨芷太后过目,后送到皇帝那儿眷写,即刻生效。

与此同时,城外的汝南王也在奋笔疾书。他正上书皇帝,满纸哀求,请求等司马炎出葬之后,再去出发许昌。

黎明时分,张勋奉诏催石鉴讨伐汝南王。石鉴此时已年近八十,他出身寒微,为人公正,早在曹魏朝中就声名显赫,数次纠正时政过错,连皇帝对他都十分忌惮。到了晋朝,他仕途跌宕,两次被免官,直至武帝朝后期才重新被启用。如此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政治经验,石鉴早已看出个中利害,他任张劭催促,就是按兵不动。

如此过了一天。夜晚时分,一名斥候打探到消息,汝南王已经连夜出发,从另外一条路回许昌了。皇宫里,杨骏也接到了汝南王的上书,接着又收到了张劭的报告。得知司马亮已前往许昌后,杨骏长舒了一口气,几天来的紧张惊恐烟消云散,他昂首阔步走出太极殿,志得意满,属于他的时代即将到来。

武帝崩,鉴与中护军张劭监统山陵。时大司马、汝南王亮为太傅杨骏所疑,不敢临丧,出营城外。时有告亮欲举兵讨骏,骏大惧,白太后令帝为手诏,诏鉴及张劭使率陵兵讨亮。劭,骏甥也,便率所领催鉴速发,鉴以为不然,保持之,遣人密觇视亮,已别道还许昌,于是骏止,论者称之。

杨骏的自大和司马亮的懦弱,让石鉴十分担忧晋朝的未来。因为他的睿智,一场兵祸消弥于无形。但这并不是终止,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弱主当朝,辅臣昏聩,天下大乱不久矣。

作者简介:

大好,一个喜欢阅读的,有点强迫症的小清新。

(0)

相关推荐

  • 汉末三国时期有哪些许姓人物?

    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开篇依然提醒大家假期出行是要注意防护呀.各个历史时期能留名史册者寥寥,其中能让后人记住者极少,大多与经典事迹相关.本篇就来聊聊汉末时期的许姓人物们. 梳理了<三国志 ...

  • 高平陵之变进行时,曹爽如果拼命反抗,司马懿是否扛得住?

    2020-10-27 11:17 华人号:怪谈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正月,魏少帝曹芳前往高平陵祭拜魏明帝,曹爽.曹羲.曹训及其亲信们一同随行.大司农桓范多次告诫,曹爽兄弟不可同时出城.曹爽似乎不当 ...

  • 激荡四百年:司马炎驾崩杨骏掌大权,司马亮拱手相让奔许昌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8篇 永熙元年(公元290年)四月二十,司马炎驾崩于含章殿,享年五十四岁.当天,太子司马衷即皇帝位,尊皇后杨芷为皇太后,立太子妃贾南风为皇后. 尽管已经 ...

  • 激荡四百年:投机者吕护死于凉薄东晋,争夺洛阳前燕势在必得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155篇 升平五年(公元361年)二月,前燕河内太守吕护派使者向东晋投降,被授予冀州刺史后,想带领东晋军队去袭击邺城. 然而,还没等到东晋采取行动,前燕 ...

  • 西晋皇族内乱—八王之乱(一):杨骏矫诏篡权,贾氏联合楚王夺权

    导语: 西晋都城洛阳的皇宫内,中枢监华廙被紧急召见.含章殿内,西晋王朝第一任国君晋武帝司马炎的病情突然出现恶化.当天,晋武帝在遗诏中写道:西晋王朝的辅政大权将交予国丈杨骏和汝南王司马亮二人,当天晚上, ...

  • 捋一捋八王之乱||~1~乱臣贼子

    公元291年至306年,西晋王朝司马氏皇族内部因争夺中央政权爆发了历时16年的动乱,期间,"人不见德,惟戮是闻.公族构篡夺之祸,骨肉遭枭夷之刑,群王被囚槛之困,妃主有离绝之哀.历观前代,国家 ...

  • 捋一捋八王之乱||~2~太康盛世

    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经过十多年的励精图治,西晋六路大军南下,一举吞灭东吴,三国时代结束,天下归晋.自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开始,历时96年的动乱年代结束,中原大地进入了一个十年的和平时期,史称&q ...

  • 捋一捋八王之乱||~3~分封诸王

    公元264年,时为晋王的司马昭为篡夺曹魏政权做最后的准备,恢复了西周时期的五等爵制."是以先帝深览经远之统,思复先哲之轨,分土画疆,建爵五等,或以进德,或以酬功."此次改革仿照&l ...

  • 捋一捋八王之乱||~4~白痴太子

    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去世,皇太子司马衷继位,改国号为永熙,是为晋惠帝. 晋惠帝司马衷生于公元259年,在公元267年被立为皇太子.他是司马炎的第二个儿子,为皇后杨艳所生.他有一个哥哥,二十六个弟 ...

  • 捋一捋八王之乱||~5~荆棘王座

    最后一个让司马炎下定决心不废太子的关键人物,是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yù). 公元272年,司马衷与贾南风成亲,司马炎担心儿子年幼愚憨,不懂男女帷房中事,就派一个叫谢玖的才人去东宫侍寝.六年后,谢才人怀 ...

  • 捋一捋八王之乱||~6~兄弟情仇

    "尺布斗粟"比喻兄弟阋墙.汉文帝时,皇弟淮南王刘长犯法自杀,长安街头传唱这样的童谣:"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曹丕和曹植曾有过长达十年 ...

  • 捋一捋八王之乱||~8~宫阙权谋(上)

    杨骏是司马炎第二任皇后杨芷的父亲,他无才无德,之前做过县令,做过骁骑将军的从僚,后来因为女儿的关系,被破格提拔,封为临晋侯,做了车骑将军.对此,朝堂议论纷纷,都说诸侯是为了保卫王室:后妃是为了料理祭祀 ...

  • 捋一捋八王之乱||~7~安排后事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的建议,将不治儒家<五经>的太常博士一律罢黜,提拔布衣出身的经师公孙弘为丞相,优礼延揽 ...

  • 捋一捋八王之乱||~8~宫阙权谋(中)

    汝南王司马亮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四叔.史书说他年少时清醒机警有才干.但随后的两则记载,却不免让人心生迷惑,一是司马亮随文帝司马昭讨伐诸葛诞,"失利,免官",二是羌族叛乱,攻杀了秦州刺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