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雪峰专栏】让你拜师学艺,你会选择谁?

艺无止境,追求艺术永远都是在学习中。来了几位美术学院毕业的学生及其家长,讨论如何通过拜师学艺,来取得长足的进步问题。我当然有我的一些看法。

拜师学艺与学院本科教育不同,本科教育是多师制,比较科学,但是程式化严重。一个老师负责一门课,负责一两个学期的时间。而拜师学艺的“师傅”却是要对学生几年(一般三年为多)的学习总成效,包括技法、功力、学养、格局及审美取向几个方面有一个总体规划。这个规划一定会考虑因材施教,有它的合理性,但也可能会有局限性。

“师傅”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同,不是谁都可以教,不是谁都能教得会。因为“师傅”教学生也是要有契机,没有这个契机,师生双方不能够心心相印,便不能够产生共鸣。

俗语说“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师傅”教学生,其实就是在点拨学生的这个“机”,让你的“机”打开,这个“机”字如果能真正领悟透了,那么你的悟性就算是开了。这个“机”,也叫“关键”,它起作用是有条件的,就如氢气只有达到一定浓度,遇火才可以燃烧爆炸是一样的。

所以“师傅”教学生,首先是要求学生“心安”。学习最忌“乱”,心乱了,对外可以乱事,对内可以打扰血气,使失正常。凡恼怒昏疑,都是乱,不但学习时不应乱,即平常时亦忌心乱。心神不安,情性燥急,为做事半途而废的总因。故安心法,为学习第一要诀。心可以主动一切,心定则气和,气和则血顺,血顺则精足而神旺,精足神旺者,神闲意定,心性洞明。故学习当以摄心为首要条件。

人不能专心致志,往往是心魂恼乱,真体不充,出现了种种不安。贪名贪胜贪得贪乐,皆是根源。

人生一切事业,皆以精神为根本,而精神之衰旺强弱,全赖心神之静定。心息则神明,神明则机灵,静者心多妙,观机辨证,格外敏捷,见境不惑,能一切通达,自无主观偏执之弊,而大机大用,由此开启。一个乱字,却足以妨碍一切工作。

其次是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悟性,能用最简单的方法来处理、看待一切事物。往往庸人自扰,就是把简单的事情看复杂了、做复杂了。繁和简其实是一回事,是一回事的两个方面。聪明的人看到的是简单的一面,愚笨的人看到的是复杂的一面。

简单和复杂是对立互化的,越是复杂的事情,往往用最简单的办法就可以解决。同样,看似最简单的问题,你往往解决起来并不容易,你付出极大的努力也不一定能解决得了。这就和刚柔一样,柔极能克刚,刚极柔不防。所以,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就要有这个思路,遇到复杂的问题要去找简单的方法解决,遇到简单的问题不要忽视它,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当你把任何学问理解到它是非常简单朴素的时候,这时候你才是真正得到其中的三昧了。如果你还感到它是那么博大精深,深不可测,那是你还没有掌握到它的精髓。是只见到茂密的树叶,而没看到它的根。这时候你还是处于“有”的阶段,没有达到“无”的境界。这个根本是对立互化。知其一,万事毕。

现代人学习往往都在追求实用,在迅速得到名、利上下工夫,这种追求的后果是很可怕的。要知道,欲望是会迷心窍的。一旦这种欲望占了上风,那等待你的就是无缘于学术,也就无缘于艺术了。其实,物质能带来的享受,精神也能。所以,我们用一生来追求名利,不如用一生来培养出一种好的心态,让我们的精神达到一种超凡的境界。生活中,真正称得上生命层次的东西,不是名也不是利,因为这些都是过眼云烟。

第三就是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格局,庄子在《逍遥游》里说了一句很精辟的话:“夏虫不可语于冰,井蛙不可语于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夏天的虫子,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冰冻,是因为受到生活时间的限制;井里的青蛙,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大海,是因为受到生活空间的限制。这个限制,就是见识和格局的问题了,不同的人有不同见识和格局,这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所以学习能达到什么程度,还与人的见识和格局有关。有见识的人看得长远,有格局之人有大局观。有时候眼睛看不到的东西,见识和格局却可以看到。

对于“师傅”来说,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是学生的心灵。而惟有心与心的交流、和谐乃至碰撞,才能产生一种精神的、真正拨动学生心弦的共鸣。忽视了学生心灵的任何教育方法与形式,都意味着偏离或失落。所以说,教育要走进学生的心灵,师生心心相印,才能收到预想的效果。这就要求“师傅”一是看得比一般人深远,高瞻远瞩;一是看得比一般人细致,明察秋毫。能纵览全局,观其大略,知机应变,又能聚焦细节,观其精微,由果溯因。

做为“师傅”一方面要有形式上的“师道尊严”,在学生面前要有一定的“威慑力”,同时又要做到与学生之间没有鸿沟,默契无瑕。也就是说“师傅”一方面应当是学识很高的人,另一方面应当是无上诚实的人。师生之间的互相信任,是教学成功的基础。

投师不明,学艺不高。一位德艺双馨的“师傅”是可遇不可求的。师生投缘,互相信任,是良好师承关系的基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