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杜甫”——波德莱尔,小诗几首品读
他是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鼻祖和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一生穷困潦倒,在这一点上,被称为“法国的杜甫”,他就是波德莱尔。
波德莱尔(1821~1867)在欧美诗坛具有重要地位,其作品《恶之花》是十九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诗集之一。
他突破了传统诗歌完美无瑕的假面,将“丑恶”的形象引入诗歌,为文学艺术第一次打开了“审丑”之门。他认为“丑恶经过艺术的表现化而为美,带有韵律和节奏的痛苦使精神充满了一种平静的快乐”。
他主张诗歌的“灵性”之说,抒发其思想,围绕“思想”来组织诗歌形象。他还是个典型的苦吟诗人,字斟句酌。他的诗歌意境幽深,形象生动,寓意深远,富于表现力和极大的感染力。
波德莱尔认为:在每个人身上,时刻都有两种要求,一种趋向上帝,一种向往撒旦。对上帝的祈求或是对灵性的祈求是向上的愿望,对撒旦的祈求或是对兽行的祈求是堕落的快乐。这真是十分有见地的认知,每个人身上可能都是这两种倾向的复合体,除非圣人,而圣人则不常有。
《恶之花》在艺术上取得了极大成就,它继承古典诗歌的明晰稳健,音韵优美,格律严谨,又开创了一种新的创作方法,即象征主义,对十九世纪的绘画和造型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
下面我们来品读几首《恶之花》诗集中的小诗。
交感(一)
大自然有如一座庙宇,在那里
充满活力的廊柱不时发出含混话语;
穿越象征森林的人们,
树木正用亲切的目光注视着你。
宛若远处融合的连串回声,
汇成混沌而又深邃的整体,
像黑暗和光明那样无垠,
香、色、声交织在一起。
芳香似初生儿的肌肤清新,
管乐声一样甜蜜,草原那般碧绿,
——还有腐烂、浓重、辉煌的气息,
也勃发着无穷无尽的生机,
就像龙涎香、麝香、安息香和乳香,
在歌唱着灵与感的交递。
这首诗对色、声、香的描绘细腻而生动,把大自然的美妙物象与各种充满生机的香气结合,各种感官仿佛被打通,你细细地体味着这种自然的各种回声,交融于自然的母体,灵与感的交递把你和自然融为一个整体。
灯塔(二)
鲁本斯,遗忘之川,怠惰之园,
冰肌为枕,欲爱无缘,
生命流淌,涌动无边,
如气在天,如海之渊;
达·芬奇,似镜深邃,镜般幽黯,
可爱天使,浅笑嫣然,
隐现繁荫,神秘扑面,
冰峰松柏,掩映家园;
伦勃朗,凄惶在病院,呻吟辗转,
硕大十字架,独饰其间,
祈祷加泪眼,污秽发散,
一缕冬日光,透窗乍现;
米开朗琪罗,模糊朦胧境,力士忽出现,
杂处基督间,暮霭复苍然,
更有幽灵恶,桀骜挺腰杆,
撕扯裹尸布,指爪长且尖;
蒲热,义愤赛拳手,牧神独厚颜,
尔来欲寻美,惟觅莽汉间,
雄心豪气在,萎黄复衰残,
可怜囚徒王,嗟尔显愁颜;
华多,最喜嘉年华,皇亲情无限,
恰似花蝴蝶,起舞恣翩跹,
布景美如画,熠熠生灿烂,
曼妙回旋舞,世人陷狂癫;
戈雅,奇事复奇事,梦魇何连绵,
胎儿鼎中烹,巫魔赴夜宴,
女童身自裸,老妪对镜怜,
愿惑鬼相思,理袜得装扮;
德拉克洛瓦,赤血染碧湖,邪魔频发难,
密林浓荫罩,绿松常相伴,
长天难展眉,号角怪且喧,
恰似韦伯曲,呜咽声声慢;
咒诅何其多,亵渎加仇怨,
感恩赞美诗,心醉复号喊,
幽返回荡处,万千迷宫间,
尘世枯死心,神圣似鸦片!
千百斥候兵,反复齐呐喊,
宛如指令下,千百号角传;
巍峨若灯塔,千百堡垒燃,
恰似猎人迷深山,众人频召唤!
竭诚告上苍,此为真证验,
吾侪能奉献,仅此一尊严,
哽咽炽热泪,代代复相传,
漫漫无极路,消逝天阶前!
让人非常惊叹的是,这首诗中,波德莱尔从尼德兰的鲁本斯的画作谈起直到浪漫主义的巨匠德拉克洛瓦为止,对各位大师、名家的画作,用最精炼的整齐而优美的语言,表达了他对那些画作的赞美之情,无论是从画作的题材还是表达的思想内涵上,无不切中本质,让人叹为观止。
他不仅评论了画作本身,还表达了对绘画作用的赞美。诗的翻译也很有意思,颇有古诗词的韵律美。如果你还没有看过这些名家的画作,可以从波德莱尔的这首诗中得到最简洁的指引,让人直取捷径。
音 乐
音乐有时俘获住我,像大海一般!
向着我苍白的星,
在多雾的苍弯下,茫茫灏气里面,
我登上小舟航行;
我鼓起象征帆一样的我的肺部,
挺起了我的前胸,
我攀越过那被黑暗的夜幕罩住、
层峦起伏的波峰。
我感到一只受难船的一切痛苦
在我的心里震颤;
顺风、暴风以及它们发生的抽搐,
在茫茫深渊上面
摇我入睡。时而又风平浪静,变成
我的绝望的大镜!
黄昏的谐调
是时侯了,花儿在枝干上发颤
每朵都在吐香,像个香炉一样,
音响和清香在暮霭之中荡漾,
忧郁的圆舞曲和倦人的晕眩!
每朵都在吐香,像个香炉一样;
小提琴像一颗伤痛的心呜咽;
忧郁的圆舞曲和倦人的晕眩!
天空又愁又美,像大祭台一样。
小提琴像一颗伤痛的心呜咽,
一颗柔心,憎恨太虚黑暗茫茫!
夭空又愁又美,像大祭台一徉,
太阳沉入自己的凝血。
一颗柔心,憎恨太虚黑暗茫茫,
搜集光辉的往日的一切怀恋!
太阳沉入自己的凝血……
你在我心中像一尊“圣体发光”!
只有对音乐有着深刻的领悟与感知的人,才能够写出如此通透和感悟尤深的诗来。音乐像大海,而诗人则是那只小船,他拨开层层迷雾,在汹涌的浪涛间颠簸穿行起伏不定,他感受着受难船的痛苦, 无惧风狂雨骤,穿透波峰与深谷,一忽儿风平浪静,波平如镜的大海,投射着诗人的绝望之情。
他听的音乐,绝对不是德彪西的《大海》,二者并非同一时代之人,不过听德彪西的《大海》兴许对理解这首诗有帮助,说不定,象征主义的音乐表现借鉴了波德莱尔的诗歌也未可知。
《黄昏的协调》则描写了诗人对黄昏时分奏响的小提琴的乐音的感悟。黄昏时分,小提琴委婉悠扬,琴声荡漾,时而呜咽着,时而吐着芬芳。诗人忧思神往,柔软的内心,憎恨黑暗,怀念往昔的时光,琴音照亮了诗人的世界。
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兰波尊他为“最初的洞察者,诗人中的王者,真正的神”。这是何等的赞誉!
波德莱尔的诗将城市生活纳入到诗歌当中,极大拓展了诗歌的表现内容与边界。他的诗不仅在当时有知名度,而且对后世的音乐,美术都产生了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值得人们反复阅读。
一切都将抚平,甚至饥饿
一切都将消弭,甚至羞耻 ----《恶之花》
这是他在《恶之花》集中的几句诗,那些过程,最终都将平息,这是看透后的彻悟,无关文化的东与西,人类的灵魂在这个问题上取得了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