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太行山之太行八陉分布图
太行山是中国北方的景观中心。在平原上长大的人们初次进入太行山,无不为其大开大阖的气象所震动。
太行山延袤千里,百岭互连,千峰耸立,万壑沟深。山西的许多条河流切穿太行山。自南而北有:沁河、丹河、漳河、滹沱河、唐河、桑干河等等,于是形成几条穿越太行山的东西向横谷(陉),著名的有军都陉、蒲阴陉、飞狐陉、井陉、滏口陉、白陉、太行陉、轵关陉等,古称太行八陉,即古代晋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来的8条咽喉通道,是三省边界的重要军事关隘所在之地。
太行八陉分布图
轵关陉
轵关陉:主要为春秋战国时期,三晋等诸侯国连通都城洛阳的要道。
第一陉为轵关陉。主要为春秋战国时期,三晋等诸侯国连通都城洛阳的要道。轵,战国时魏城,故址在今河南省济源市东的轵城镇。轵关陉的起始在济源县西十一华里处,关当孔道,因曰轵关。轵关陉的最后一关为现侯马市南的铁铃关,形势险峻,自古为用兵之地。
太行陉
太行陉:由此陉南下可直抵虎牢关,是逐鹿中原的要陉之一。
第二陉是太行陉。在今河南省沁阳市西北三十五华里处,陉阔三步,长四十华里。沿陉北上太行,在山西省晋城之南的太行山上,有关名曰“太行关”。又称天井关,雄定关。形势雄峻,素称天险。由此陉南下可直抵虎牢关,是逐鹿中原的要陉之一。
白陉
白陉:据此陉可南渡黄河攻开封,东可向大名进击,北可窥安阳、邯郸,是个可攻可退可守的军事要地。
第三陉是白陉。在山西省陵川县东约三十公里处。是太行八陉中目前保存距离最长、最完整的茶马古道。如今栈道上还留存着多处马蹄印,古道总长五公里,宽2米,由七十二拐和古栈道两部分组成。据此陉可南渡黄河攻开封,东可向大名进击,北可窥安阳、邯郸,是个可攻可退可守的军事要地。
滏口陉
滏口陉:由此陉东出磁、邢,可以援赵、魏。
第四陉为滏口陉。在今河北省武安县之南和磁县之间的滏山。是沟通豫北安阳和河北邯郸与晋的孔道。古人云:“由此陉东出磁、邢,可以援赵、魏。”
井陉
井陉:又称土门关,是连通山西、河北和山东的要冲。
第五陉是井陉。井陉为古关名,又称土门关。故址在今河北省井陉县的井陉山上。井陉是连通晋冀鲁的要冲,其军事地位十分重要。
飞狐陉
飞狐陉:也称飞狐口,踞飞狐,扼吭拊背,进逼幽、燕,最胜之地也。
第六陉是飞狐陉,也称飞狐口。该陉位于今河北省涞源县北和蔚县之南。两崖峭立,一线微通,蜿蜓百余华里。古人云:踞飞狐,扼吭拊背,进逼幽、燕,最胜之地也。
蒲阴陉
蒲阴陉:峰峦峭峙,仄陉内通,是中原地区通达山西大同的军事要隘。
第七陉是蒲阴陉。在今河北省易县西紫荆岭上。山岭有紫荆关,也称子庄关。宋时称为金陂关,元、明以来始称紫荆关。其地峰峦峭峙,仄陉内通,是中原地区通达山西大同的军事要隘。
军都陉
军都陉:有关曰居庸关,又称军都关。此陉是古代出燕入晋北去内蒙古塞外的咽喉之路。
第八陉即为军都陉。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之居庸山。古名军都山,军都陉有关曰居庸关,因其在居庸山中而得名。又称军都关。北齐称纳款关,唐曰蓟门关。其地层峦叠嶂,形势雄伟,悬崖夹峙,巨涧中流,奇险天开,古称要隘。此陉是古代出燕入晋北去内蒙塞外的咽喉之路。
从南口到北口八达岭关城二十多公里,设有四道防线:八达岭居北,然后是上关,天下第一雄关-居庸关居中,最后是南口,铁路、国道、高速路、隧洞在此穿越,还有闻名遐迩的“关沟七十二景”等,其中以弹琴峡最为著名,也是隘口险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