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徽州76】南溪南:别把我和西溪南搞混了,我也是传统古村落

【行走徽州76】南溪南:别把我和西溪南搞混了,我也是传统古村落

司马狂/文

写本文的时候,发了朋友圈向大家求南溪南的照片,结果很多人给我发西溪南的照片。其实,别说外地的朋友了,就是徽州本地人,很多人也是因为近几年西溪南的旅游业日渐蓬勃,才知晓这个地方。而对于同样名为溪南的南溪南,知者甚少,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我们先来解决南溪南村名的由来吧,南溪南本名篁南,这个篁就是对岸的篁墩,意思就是篁墩的南边。又名溪南,这个溪可不是小溪,而是一条大河,此河名为“渐江”。上游的率水和横江在黎阳老大桥那里汇合,形成的河流叫做渐江,渐江继续往下,在歙县的浦口和练江汇合,才开始叫新安江。南溪南村在渐江之南,西溪南在丰乐河之南,两村皆名“溪南”。后来,为了区分开来,属于歙县西乡的叫做西溪南,属于歙县南乡的则冠以“南溪南”之名。

由歙县往屯溪而来,过花山大桥,下了桥,那个偌大的村落便是南溪南。这个村子的历史在千年以上,唐朝末年便有萧江的始祖江祯在此定居,且归葬在南溪南。萧江一脉,遍布徽州一府六县及周边的地区,他们把这里作为自己的祖源地,解放前萧江后裔还会汇聚此地,祭拜萧江一世祖祖墓,那阵势蔚为壮观。奈何,如今江祯祖墓亦无所存,所剩者些许残存而已。萧江族人,别说再来南溪南祭祀,很多年轻人都已然分不清自己究竟是济阳江,还是萧改江了。自号“篁南子”的名医江瓘,就是此间人士,江瓘两位兄长江琇、江珮皆为徽商。其弟江珍是嘉靖朝进士,官居贵州布政使司左使,黄山市博物馆馆藏《溪南江氏族谱》就是他编撰的,他还著有《溪上稿》。

村子里目前是吴姓人口居多,自休宁岭后(也有说是歙县岭后)迁徙而来,逐渐衍脉。花山大桥下桥后左手边,有两座牌坊,明、清两代各有一座。明代那座牌坊的主人叫吴中明,万历年间的进士,为人刚正不阿,颇有官声。其在南京任职时候,曾延请意大利的传教士利玛窦重修《山海舆地图》,这是目前中国现存最早从国外引进的世界地图。吴中明后来出任过陕西布政使、广西巡抚,死后被追赠为南京户部尚书。清代那座牌坊的主人是吴蔚起,他是康熙癸未科的进士,任职贵州道监察御史(加九级)。按照古时候的礼数,一品以下官员的祖、父会因为该官员的任职,而获得同样级别的追封,南溪南的这两座牌坊亦不曾免俗,都在牌坊上镌刻上了吴中明和吴蔚起的祖、父之名。两座牌坊分别书写了“恩荣三代”、“荣封三代”的额文内容。

那一场十年浩劫,加上南溪南所处位置毗邻黄山市中心城区的缘故,如今的南溪南村内,新的楼房林立,传统的徽州建筑,却所剩无几。走在南溪南,我一直努力寻觅,这个千年古村落曾经的踪迹。村子中央处,有个老年人活动中心,看房子的模样,应当是早年间的祠堂,或者是显赫人家的府邸。得入其中,院子里几十个石柱础,夺人眼球,不由惊叹一声,果然是徽州地区赫赫有名的望族古村落啊!这么多的石柱础,背后藏着多少的古建筑啊,虽然房舍难寻,有此物亦足以。更有牌坊上的石构件,赫然刻着“圣旨”两字,也不晓得它原本所属何物,主人又有着怎样的辉煌事迹。

村里但凡有点活动,大家都聚在“胜利台”,这个习惯,应该还没有改变。只是我去的辰光,村内没有活动,台子上的门紧闭着,台下倒是有两个小贩,撑着遮阳帐篷,兜卖着衣物和日用品。台子两边的那对狮子,披红带彩,不知道是有什么喜事刚办完。别看狮子的底座很新,但狮子本身布满的绿色苔藓,宛若老人斑白的须发,那就是历史的见证。胜利台边上,有一栋徽州老宅,从外面瞧着,就能感觉到里面绝对够大,不知道是不是就是传说中那座有13个天井的“豪宅”。

走在村子里,行不了几步,就会遇到一个豆腐坊,用家家户户做豆腐来形容南溪南倒也是名副其实的。询问中得知,目前大多数的豆腐坊都是做豆腐干,既有自家零售的,更多的还是加工完成后,售卖给专门收购的工厂。往上追溯,南溪南人做豆腐,早在明末清初就已经开始。也不知道,是哪一位先贤发觉了这门营生,并传承至今。不过做豆腐那绝对是辛苦事,吾乡谓人生在世三大苦营生,撑船、打铁、做豆腐。村子里的文化墙上,书有元代张劭的《豆腐诗》。清嘉庆年间,南溪南便有“上盛泰”、“下盛泰”这样的豆腐品牌。

其实南溪南的地理位置真的是好,距离市区没有多少路,上可到屯溪区的滨水旅游区和江边古村落,下行就是花山谜窟,村子自己也还有一大片的摩崖石刻。沿着渐江边上,一大片的河滩地,水美草肥,自顾自吃草的老黄牛,伴着夕阳的余晖,那绝对是能够让人惊艳不已的风光。

附录:此前写过关于南溪南的摩崖石刻,链接在下面,点击蓝色标题就能跳转阅读哦。

徽州人文:花山不仅有谜窟,还有一大片摩崖石刻,最早从元代开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