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北大洋楼”的百年记忆

X

北大洋楼百年记忆
马西良
20世纪初叶,几名外国友人带着崇高的理想和对信仰的崇拜,不远万里来到一座小城,在贫瘠落后的小县城,先后建起了华北基督教长老会、华北神学院、华北弘道学院、华北医院、华北孤儿院,传播科学文化和西方文明,一时使名不见经传的的小城,成为北方最高学府,国内外知名的教育圣地,城市的大街小巷漫步着来自全国各地和东南亚、朝鲜的留学生。百年过去了,经过历史的尘埃和战争的洗礼,当年一度辉煌的华北“五北”,只留下了一段段残坦断壁和几座西洋小楼,书写着逝去的辉煌历史。
洋务运动的兴起,打破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历史,西方一些先进的理念和开放的思想纷纷涌来。1901年来华的牧师罗密阁从潍县乐道院来到滕县传教,先是 买了数间瓦房作为布道所,后又买了一所宅院,开办福音堂,进行传教活动。1913年,罗在北关外,购置大片土地盖了宿舍楼,(今仍在一中南院教师宿舍院内石墙的二层楼房),这时美藉牧师申乐道,道德贞(女)相继来滕,又盖了能容千余人的礼拜堂(草屋顶);遂后,又筹资建起了崇桢女子学校(原名崇道堂)、女孤贫院、麻疯病医院。
华北弘道院,是美北长老会传教士狄乐播为纪念其兄狄考文而设立的,所以又曾叫“考文中学”或“狄考文学院”。狄考文是美国宾夕法尼亚人,1863年年底来华传道,1908年在青岛去世,葬于烟台,实践了他把一生奉献给中国——住在中国、死在中国、葬在中国的誓言。狄考文的弟弟狄乐播此前受兄长感召亦来中国传教,并在兄长去世后用狄考文身后遗款购地在滕县创办新民学校,新民学校的学制、课程设置与普通中学相似,这就是华北弘道院的前身。
1901年,慈禧太后下诏变法,颁谕各省兴办大学。应山东巡抚袁世凯之请,美国著名教育家、传教士赫士前往济南,在1个月之内就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省立大学——山东高等学堂。还协助袁世凯创办邮政、报纸等新兴行业,开始在学校推行歇礼拜天的制度。赫士先后获得了天文、法学、汉学、神学四个博士学位,清廷因他功劳卓著赐他为进士。赫士博士精通汉语,光绪年间曾著《天文初阶》等多部科学史学著作,所著书纯用文言。
1904年—1919年赫士任齐鲁大学神学院教授。1922年赫士将其在山东潍县创办的华北神学院迁至滕县,与弘道院共用一处校园。华北神学院在赫士的悉心经营下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保守派神学院。他不仅教学传授先进的科技文化天文历史等知识,另外赫士博士还译有24种科学书籍。
华北神学院和华北弘道院的学制、课程设置与一般大学无异。两所学校的教师互有兼课,学生也可以相互听课。不少学生在弘道院毕业以后,升入华北神学院或齐鲁大学继续学习。华北神学院的到来显然让弘道院获益匪浅。自然开滕县风气之先,最高时在校学生多达200余人,女生占三分之一,可谓极一时之盛。起初占地仅80余亩。后来与神学院合在一起,扩大到300余亩,有教堂、钟楼、藏书楼和作为教职员工住宅的6座西式洋楼等,二十多栋建筑连绵一片。据说,每当上课和礼拜的时候,钟声袅袅,声播十里,时人艳羡地称之为“北大洋楼”。
校内建筑有教学大楼、藏书楼、礼拜堂、教授楼十三座,校园全为园林化,学生宿舍皆为平房五大排,朝南背河环境极幽美。弘道院初为四年制,理论偏在道学。毕业后可直接深造济南齐鲁大学与北京华北工学院。华北弘道院与神学院,在一校园内,两院教师有的双方兼职,故弘道学生可去神学院听自然科学与文学、哲学,神学院学生亦可来弘道补习英文与语文等。
华北神学院的宗旨在于为中国基层教会培养领袖,其生源遍布中国十余个省份,乃至朝鲜与南洋。1927年,华北神学院的学生数达到186人,成为中国学生人数最多的一个新教神学院。院长赫士还经常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来院讲演,开展学术交流活动。1934年9月请美国巴尔好施博士来院讲道;1935年4月请美国耶鲁大学神科科长韦格尔博士讲演宗教教育。
赫士从美国请了一位工程师,经过精心设计完成了神学院的主题建筑:前面是三间大建筑物,中间是一间礼拜堂,是戏院式的设计,所以任何一个位置均可以看到讲台。上面左中右均有小楼,礼堂内可坐一百五十人,楼上可坐一百人。左面是一座两层楼的建筑物,楼上是图书馆,楼下是一间能坐一百五十人的大礼堂,每逢赫士博士授课时全体四级的同学均去听课。右面也是一座两层楼的建筑物,分为四间课室,每一间可容纳一百五十人,大礼堂的地下室是厨房及饭堂。整座大楼既宏伟壮观又经济适用,凝聚着赫士匠心独运的大智慧。
华北神学院从1919年9月创办,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