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马来西亚清真食品走向世界的枢纽

甘肃省总人口2600万,穆斯林人口占到了总人口的10%左右。甘肃具有发展清真食品的优势,每个市县都有大量穆斯林,当地伊斯兰文化氛围浓厚。甘肃省位于中国地理中心,与青海省、陕西、宁夏、新疆、内蒙古、四川等省(自治区)接壤。兰州更是处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联点,又是欧亚大陆桥的必经之地,占据区位优势,更易带动优势产业发展。

西北五省总人口1亿多,穆斯林总人口2600万左右,食用清真食品人口在6000万人左右,有巨大的清真食品消费潜力。

马来西亚拥有国际级的清真食品认证及水平,马国清真食品认证普遍为伊斯兰市场所接受,因此马国被公认为“国际清真食品中心”。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助理教授、清真科学中心(Halal Science Center, HSC)执行主任、Winai Dahlan近日表示,随着非穆斯林人口对清真食品之兴趣逐渐增加,使得清真食品产业随之大幅成长、市场竞争越趋激烈。Dahlan主任指出,全球清真产品之市场达1兆美元规模,预期于2030年达到2兆美元。

兰州市清真食品市场发展迅速 清真食品原材料市场进口增幅大

截止日前,兰州市各类清真食品企业更是达到3100多家,兰州市的清真食品产业虽历史久远。因此,清真食品企业正在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努力把兰州打造成“中国清真美食之都”。

甘肃省计划到2020年,全甘肃省实现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5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0%以上。每年都需要进口大量的清真食品原材料,马来西亚有丰富的清真食品出口可以很好地进行弥补。

西北清真食品市场规模庞大 

清真产业是以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和清真餐饮业为主的产业体系。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清真产业呈现长足的发展态势,年均保持10%以上的增速。据《2012年中国餐饮业市场调查报告》显示,在中国近2400多个市县中,有97.3%的市、县有清真食品和用品产业。饮食、副食、食品经营户约12万多户,其中以专门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的企业约有6000多家。另据统计,“十一五”期间,中国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中,清真食品产值3046.7亿元。因此,大力发展清真产业,已成为西北地区各省区的共识。

西北地区是中国广大穆斯林聚居地区。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显示,新疆穆斯林人口达1340万,占新疆总人口的一半多。宁夏、甘肃、青海的穆斯林人口仅次于新疆,都在百万以上。即使是在西北五省区中穆斯林人口最少的陕西省,在全省10个市地和104个县市中都有穆斯林分布。此外,西北地区还有众多的非穆斯林消费群体。

兰州新区是中国第五个国家级新区 

2010年12月,甘肃省设立兰州新区。2012年8月,国务院批复为国家级新区,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后的第五个国家级新区,也是西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地处兰州、西宁、银川3个省会城市共生带的中间位置,也是甘肃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门户。南北长约49公里,东西宽约23公里,距兰州市38.5公里,白银市79公里,西宁市195公里,距西安560公里,银川有470公里,经河西走廊直通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大陆桥”的重要连接点。

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于2014年7月15日获国务院批复,是由海关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管理的海关特殊监管区。综合保税区有“进口保税、出口退税、区内货物自由流动”的“自由港”特点,是中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集中、功能最齐全、手续最便捷的海关特殊监管区。

清真食品研发、认证、检测技术国内领先 

甘肃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清真食品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科研费用充足,研发实力雄厚,从业人员素质高,产品转化成果强。

目前,甘肃临夏清真食品认证中心已经获得马来西亚伊斯兰发展署(JAKIM)授权认可,成为在中国清真产品国际认证机构。马来西亚伊斯兰发展署是马来西亚政府机构,是国际清真食品认证机构中认可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机构,其颁发的国际清真食品证书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在世界各国通用。

中国—马来西亚清真食品国家联合实验室已经落户甘肃。目前,甘肃已经建立了清真食品检测技术、加工技术、生物材料技术研究以及建立认证标准体系等方面实验室,这是具有国际水平清真食品检测实验室。

西北民族大学伊斯兰文化研究所于2005年4月正式成立。研究所背靠西北丰厚的伊斯兰文化资源,面向全国,放眼世界,联系中东,在一些老教授的指导下,推出一批以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不断创新的、具有中国气派的有分量的研究成果。

兰州大学伊斯兰文化研究所,正式成立于2006年7月,研究所依托兰州大学国际国内大平台,背靠大西北丰厚的伊斯兰文化人文资源,享有得天独厚的地缘文化优势。研究所为自己的定位是:立足西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关注国内外伊斯兰文化发展的最新动态,开拓新的学科领域。

综合上述条件,在中国政府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号称“丝路名城、黄河之都”的兰州,更居于“一带一路”黄金段位,是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最精华的地区,兰州作为省会城市和古丝绸之路的商埠重镇,在“一带一路”经济带中处于重要的节点位置,是中国对外辐射的重要支点。因此,兰州是承接马来西亚清真食品产业转移、清真食品出口、马来西亚清真食品走向中国西北、中亚、中东及欧洲,最好的中转枢纽。

文章作者简介:马玉田,现任甘肃驻马来西亚商务代表处首席代表、兰州市政协委员、甘肃省侨联青年委员会执行主席、东盟中国贸易促进会副主席。

(0)

相关推荐

  • 兰州市席氏村落

    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民乐乡宽沟村马家湾社 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通远乡晓林村晓林社 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大同镇北同村四社 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大同镇王家坪村一社 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上川镇祁联村一社 甘肃省兰州市 ...

  • (34)小桃园街52号清真寺

    小桃园清真寺,旧称清真西寺.上海西城回教堂.位于上海南市区小桃园街52号,是上海穆斯林宗教和教育.文化活动中心.因寺门正对着小桃园街,故得名"小桃园清真寺".该寺初建于1917年. ...

  • M世代:写在斋月之际

    本文主创作者陈就学(Hermawan Kartajaya),一位印尼老华人,经营着他一手创建的印尼本土营销战略咨询公司MarkPlus.本文从市场营销的角度阐述了一些宗教问题,颇有新意,仅代表一家之言 ...

  • 印尼华裔青年作家汤顺利 拜谒广州清真先贤墓 (4-1)

    引子 清真先贤古墓位于广州市越秀区解放北路兰圃西侧(桂花岗),又称"回回坟".相传唐代阿拉伯著名伊斯兰教传教士塞义德·艾比·宛葛斯广州归真后,安葬于此. 感受宗教的伟大,留下这古迹 ...

  • 陈少华||太原回族史话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建的自媒体平台,采取文献研究和实地探访相结合,让文史研究的成果走出文献库房和专业圈子,不断通过新发现.新求证.新视野,挖掘遗珠漏宝,传承保护历史文 ...

  •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兰州饭店

    近日,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了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包括三台阁.甘肃省博物馆.兰州饭店建筑群(中楼.东楼.西楼)等六个建筑,其中对兰州饭店这个已经存在了60多年的文化建筑的保护更是粉碎了兰州饭店要 ...

  • 第146封信丨为什么日本清酒能够走向世界?

    日本的清酒,其实和中国的米酒是同一类酒,以大米为原材料,用日本传统酿造工艺制作.你可能知道,日本有著名的居酒屋文化,人们习惯于下班后在酒馆社交,价格不高.口味爽滑清淡的清酒就与居酒屋文化一同成为了日本 ...

  • 让小村产品走向世界(我是共产党员)

    王国锋在处理订单. 资料照片 午后阳光正暖,小院里弥漫着浓郁蒜香,台檐下摞着鼓鼓的编织袋,上面印着"乐都紫皮富硒香蒜",眼前这70吨大蒜要出口国外."直径必须在6厘米以上 ...

  • “数字酒店”降本增效,数字化让中国服务品牌走向世界

    作者:张煜 中国品牌日探营 手机预订.刷证.人脸认证.制卡,30秒不到,房卡到手.日前,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在长宁区红宝石路上的全季酒店体验了一次"30秒入住"服务,整个流程清晰 ...

  • 科技感满满 国货精品从消博会走向世界

    来源:科技日报2021-05-10 09:03 X 一曲悠扬动听的<青花瓷>,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观赏.拍照. 5月8日,在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湖北展区,中国地质大学( ...

  • [首藏作品](6452)科技感满满 国货精品从消博会走向世界

    科技感满满 国货精品从消博会走向世界◎本报记者 刘 昊 王祝华 龙跃梅一曲悠扬动听的<青花瓷>,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观赏.拍照.5月8日,在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湖北展区 ...

  • 中国故事:赤壁青砖茶走向世界

    赤壁是历史之城,文化之城,也是生态之城.其种植生产茶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闻名遐迩的赤壁青砖茶被称为"可以喝的古董",它源自唐,兴于宋,盛于清.古往今来,赤壁青砖茶通过&qu ...

  • 兰州“中国疫苗助力世界”邮资机宣传戳

    兰州“中国疫苗助力世界”邮资机宣传戳

  • 中国医药行业将成为家电之后,又一个走向世界的行业 | 行业观察

    沙龙摘要 海松资本发起的"医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闭门沙龙研讨"(海松投资沙龙系列)于4月18日在京成功举行,本次研讨会邀请了国家食药监总局老领导.世界领先的中国创新药公司创始人及高管 ...

  • 中国中古史研究:从中国走向世界

    作者:陈怀宇(河南大学特聘教授) 从世界范围来看,当今中国的中国中古史①研究无论是学者规模还是研究水平,都首屈一指,已经成为中国历史学的一张耀眼名片.如果从学术贡献的角度看,中国中古史研究的发展与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