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不能回避的死亡教育,这个绘本能让他在泪光中读到温暖
文︱诺妈
诺诺的阿太,在过了冬至夜后的清晨走了。那几天,奶奶有意回避诺诺,更不愿让孩子知道这些事儿。
一连几天见不到奶奶的面,诺诺急了,大哭,我有些不知所措,心中盘点着该不该告诉诺诺阿太去逝的消息?亦或是像婆婆一样回避这个问题?
在中国的文化中,谈论死亡是忌讳的,特别是对幼儿谈论死亡,我们通常担心会“吓到”孩子。但最终我还是决定告诉诺诺,阿太死了,去了天堂。
诺诺的哭声瞬间停顿下来,我敏感到“死亡”二字在他心中投射下的阴影。
“妈妈,阿太是不是像阿旺狗狗一样死了呢?”阿旺狗是奶奶家的护家老狗,陪伴着诺诺从出生到今年夏天老死。可以说诺诺是亲眼目睹阿旺狗死去的,我们也从他的口中证实了他对死亡的理解:阿旺狗死了,被埋在了泥土里。
既然孩子能够把两个事件联系起来,我想我已经没有必要再去回避问题,而是应该让孩子去正视死亡这个现实。心理学研究指出,儿童在4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的概念,如果无法得到父母和老师正确的引导,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的认知,进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一生。
在幼儿阶段,孩子摄取知识,一方面来自生活,另一方面则得助于绘本教育。阿太走后,我有意选择了几个关于死亡话题的绘本,希望通过绘本故事,能够让孩子在这个沉重的现实中寻找到一些温暖,进而能够正面接受。
我选了三个绘本故事,分别是:《爷爷变成了幽灵》、《告别安娜》和《亮堂堂的灯塔》。根据切身的经历,我推崇最后一本。因为《亮堂堂的灯塔》能够为孩子心里,带去温暖的橘色和一丝美好的向往。
我记得在看《爷爷》和《安娜》这两个作品的时候,孩子整个身子是紧绷的,特别翻阅到那几页描绘着魔鬼,描述凄厉哭声的画面时,他既充满了好奇,又感到无比的恐惧,他的注意力集中在了“魔鬼”的身上,以至于当我往下翻读的时候,被一次次要求翻回来看,他一次次问:“妈妈,这是魔鬼吗?他会吃人吗?”在翻读过一两次之后,他从此拒绝这两个绘本,并在下一次坚定地告诉我:不好看!怕怕!
学龄前的孩子逐渐意识到什么是死亡,但同时又无法辨认“生”与“死”是不能共存的,在他们的思维世界里,甚至会对死亡充满幻想及魔幻性的思考。任何一种引导疏通方式,只有让孩子愿意正面接受,才不至于投下心理阴影。
我理解孩子的这种直观感受,因为我在阅读绘本的时候,对其中描绘爷爷半夜变成幽灵穿墙而过,发出凄厉的叫声,又或者是安娜中小孩子脑中本能呈现出魔鬼的形象的画面以及文字的表述时也感到惊悚。我亦如此,何况孩子?在此,我比较推崇的是《亮堂堂的灯塔》这个绘本。
故事中的阿光每天由爷爷接送放学,海鸥、灯塔、大海、有轨电车是阿光和爷爷每天在放学路上最熟悉的风景。可是“冬天来了,放寒假了,爷爷不用来接阿光放学回家了,阿光也有好多天没有看到爷爷了。”爷爷走了,阿光虽然年纪小,还不能懂得死亡的真正含义,但在他的内心却为爷爷留着一个角落,照着光亮。
阿光用收集生日蜡烛、捕捉萤火虫、捡运动会同学们丢下的发光棒,来表达对爷爷的思念,一幕幕触及人们内心最柔软的深处。在书的结尾,孩子沉沉睡去,海鸥驮着他飞向灯塔,爷爷出现了。他抱着阿光说:“我在彼岸一点儿不害怕,因为阿光就是爷爷的光亮啊!”
同样面对死亡的话题,阿光的故事始终充满了光亮,读着让人暖暖的,而且还有那么一丝动容,眼角充盈着泪花。诺诺始终安安静静地听着这个故事,我想他一定也是被感动着。和孩子一起正面对待死亡的问题,用暖暖的心来面对,让生活从从容容,让生活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