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盏 | 有托 —— 才有仪式感
北宋定窑白釉台盏 吕氏家族(喝酒)
宋耀州窑青釉托盏 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 (喝茶)
△宋徽宗《文会图》局部
盏托成套的酒盏
金代山西窑口黑釉鹧鸪斑托盏
北宋(960~1127) 耀州窑黑釉托盏 112万
元 钧窑紫斑盏及盏托
720,000
▲刘松年《撵茶图》局部
画中左前方一仆役坐在矮几上,正在转动茶磨磨茶。旁边的桌上有筛茶的茶罗、贮茶的茶盒、茶盏、盏托、茶筅等。
元 耀州黑釉盏及盏托
元 怀仁窑盏及盏托
宋青白瓷托盘,1964年麻城阎河刘李湾1号墓出土
南宋 青白釉葵花形台盞一套(局部)
南宋 青白釉葵花形台盞一套(俯視图)
南宋(1127-1279)
青白釉葵花形台盞一套
宋 青白瓷六孔连杯盏托
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莲花形盏托
北宋 景德镇窑青白釉八稜执壶、台盏
元 湖田窑盏托及杯
高丽 青瓷镶嵌花卉纹盏托及杯
北魏青釉托盏,1957年山西省太原市东太堡村出土,现藏山西博物院
北宋 巩义芝田窑三彩台盏
唐白釉托盏,1985年河北省临城县东街砖厂刘府君墓出土,现藏临城县文物保管所
宋钧窑茶盏及茶托,现藏国家博物馆
水丘氏墓出土的唐代白瓷“新官”款釦银云龙连托把杯
五代 白釉带托花口盏托
辽天庆元年 张世卿墓后室西壁壁画《点茶图》
宋 刘松年 《撵茶图》
五代越窑青釉刻花盏托,1981年北京西郊八宝山辽韩佚墓出土,现藏首都博物馆
北京石景山八角村金墓壁画 首都博物馆藏
北宋青釉托盏,2001年陕西省黄陵县康崖底村北宋墓出土,现藏黄帝陵管理局
△宋·豹斑石盏及盏托 查尔斯·霍伊特藏
△明·金盏及盏托 首都博物馆藏
△唐·琉璃茶盏及茶托 法门寺地宫出土
银水仙花式台盏 宋末元初 安徽六安县嵩寮岩花石咀一号墓出土
宋玛瑙台盏 故宫博物院藏
银鎏金台盏/南宋时期/义乌市柳青乡游览亭村出土
清乾隆 玉雕杯盏托(正面) 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藏
四川德阳孝泉清真寺窖藏出土银制酒台盏、经瓶、执壶及温碗等
▲赵佶《文会图》
▲《文会图》局部
古人怕茶烫而不能急饮,故而用托子;那么酒台子只盛温酒,俗有“一饮而尽”者,何须要这个酒台子为托,避免什么烫手呢?
纪传体史书《北史》下卷有《元日聖誕上壽儀》篇,“皇帝升禦座,鳴鞭、報時畢~引皇太子升殿褥位,搢笏,捧盞盤,進酒,皇帝受置於案。”可知用盘托盏,是一种仪式感极强的方式。如“河南禹县白沙第一号北宋墓前室西壁壁画”绘有身着厚衣的一男一女袖手端坐在桌子两旁,桌上只放着两只造型相同的白瓷带托杯,中间有一把带温碗的白瓷注子,后面站立的四人,分别作拱手、捧罐、持唾壶、端果盘状。其桌下面放置一个插在酒架中的黑色梅瓶,这是酒瓶。如此,桌上带托杯不是茶具,而是用于盛酒的。这种举案齐眉,相处如宾的状态,也正好说明了这种场景下的仪式感。
生活嘛
就要有点仪式感
老窑
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