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大帝的传说故事
西周时代,天下尊崇易学,周王室及各诸侯都经常举行易学演讲,听讲的人非常入迷,常常有人忘了自己的职责。一次,有大臣向周王报告,每到聆听道学演讲的时候,都城北门就无人把守,这是非常危险的。周王知道北门守将太崇信易学,没有令其返回岗位,而是选派了担任殿前大将的太子前去镇守北门。
本来外敌早就摸清了凡是周王室朝堂演道之时,北门便空虚无人把守,是偷袭的极好机会,这天就来从北门进攻周王都城,周王太子拼死抵抗,杀敌无数,无奈防备不周,势孤力单,北门很快被攻破,太子重伤之后,被敌斩首,并遭破腹。
太子身形魁伟,武功高强,虽能力敌千军,战死后却无头敞腹,其心不明,怨恨难平,魂灵奔于九重天界,声声呼叫玉皇,向玉皇面诉心中委屈:把守都城北门本不是自己的职责,都城疏于防范也不是自己的责任,实在死得有屈。
玉皇仔细审视,知道这人本是太上老君第八十次变化之身。
真武大帝
道门盛传“一气化三清,四世九族修飞身”的说法。“老君一气化三清”,见于文字的是《封神演义》中太上老君与通天教主斗法时,太上老君用一气化出三个法身的故事。
道教三清原指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也称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道德天尊即老子,又称太上老君。相传他是由冥寂玄通元玄白之气化生的,为此构成了三清尊神的等级序列。
事实也是这样,道教在汉代确立之时,就尊奉老子为教主,进而说他上处五京,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为飞仙之主,是至尊天神,而且常常分身降世,无世不存。就是说,老君一身化生了很多神。
三清先后化身四世,又化身于九家王族,转为九姓皇太子,修造真身,修炼得道。故有“老君修得气分身,一体玄功各扬名;同拜鸿钧修道德,原是一气化三清”之说相传。甚至传说玉皇大帝也是三清之化身。
在儒家孔孟典故中,也有“小小男童主上苍,孔子礼贤七岁童”
的传说,是说孔子在东游时,路遇七岁童项橐,问答中得出“吾师在其童,身怀万千言”的结论,遂拜项橐为师。据道门记载,孔子为日月精华滋养的万灵之首,是地藏毕始投世来育化众生的,道门称为孔雀明王。
而这七岁神童项橐也是道门童真天尊的化身,是杰出少年成圣者的代表。童真天尊执掌上天曹运等司位。
玉皇乃三才主宰,总执天道,掌天地人之均轴。此次,玉皇但见老君化身的王子,其形威武刚正,其性灵慧过人,就说:我赐你头颅,长相与我相像,你原身的心肝虚化成龟鼋大将,肠和心虚化成蝮蛇之形,此次降于人间后,足踩龟蛇,手持宝剑,威镇北门,击退攻城的敌方将帅。
同时玉皇心中默念:太上老君屡次化身于人间,曾有八次托生为太子,但每次都是专心修炼,没有继承王位,而且还应有第八十一次修炼之身,也是要托生为太子,但须等待时日方能降生人间,观其修行,若得正果,当敕封此身此形为玄天上帝。
一日,玉皇高坐凌霄,看见凡间有七颗耀眼宝珠,白昼光芒不息。
玉皇心想:这类宝物,只应在天宫,为何出现在人世间?七颗宝珠光彩四射,变幻神奇,玉皇看得十分沉迷。当夜幕来临,玉皇其魄出体,下游凡间。华夏大地当时有数千个“国”,玉皇在西岐至伏羲的故乡成纪一带(也就是在今陕西岐山和甘肃天水一带),察得宝物在一个名叫净乐的美丽的国家,玉皇之魄降于净乐国上,在王室御花园看见了那七颗神奇的明珠,细赏把玩,认出是周王太子殿前将军的真魂修炼之晶,越看越喜欢,爱不释手,竟忘了返回天庭。翌日,国王与王后来到御花园,拈香献果,膜拜上苍,玉皇恍然心悟,指尖轻轻一点,只见七颗明珠拔地而起,飞上天空托住红日,与红日烘烘腾滚,渐渐化作一红球,直向花园落下。
净乐国富足强盛,国泰民安,人们过着丰衣足食的日子。净乐国的善胜王后,为人和善,心地善良。此时,善胜王后与国王在花园摆案焚香,祭拜天地,忽然觉得天色格外明亮,树木格外青翠,花草也分外的芳香。国王王后正在惊异,忽听得空中一声巨响,只见天空开了一个门,一尊神仙捧着一轮红红的太阳,向下一扔,一道金光闪烁,那太阳就变成了一个珠子般大小、通红透亮的果子,飘着异香,落在了善胜王后的口中,王后满口清香,来不及品尝,珠子便滑落到了肚子里。善胜王后顿觉周身发热,浑身清爽舒畅,这时天上又出现了美丽耀眼的霞光,照耀得整个大地通明鲜亮,善胜王后从此就有了身孕。 太上老君第一次化身人间是在黄帝紫云元年三月初三,其后屡次化身大都是同一日子。凑巧的是这一年净乐国国王也将纪元册定为紫云元年,三月初三的正午时分,已怀孕十四个月的善胜王后突然感到就要临盆,这时天光一缕,直达床前,善胜王后左肋裂开一个口子,跳出一个又白又胖的王子。王室喜得太子,举国上下即惊异又高兴,庆贺了一月有余。
善胜王后的太子天性聪慧,读书能过目成诵,而且练就一身好武艺。
可是,他一点也没有继承王位的想法,总是想着求仙学道,一心要铲除天下妖魔,翦除一切邪恶,开创善良美好世界。有一天,太子在花园中遇到一位紫衣道人,紫衣道人对他说:“你要想得道成仙,就必须远离红尘世界。”紫衣道人指点太子,东方有仙山,是修道的好地方。
说罢,就消失在了花丛之中。原来这是玉清圣祖紫元君的化身,她被太子的决心所感动,奉玉皇敕令,特来指点太子。于是,太子决定抛却王室优裕生活,毅然离开父母,独自向东,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紫元君所指的仙山。那年太子才十五岁。 净乐国王与善胜王后舍不得儿子离开,日夜思念。王后决心要亲自去寻找儿子,国王选了五百武士,令他们跟随王后去寻找太子。王后一行艰难跋涉,一直追到仙山。儿子在前面走,她带人在后面追,追着追着,看到太子正往对面的山坡上爬。
“儿呀,你快回来吧!”王后哭着声声呼唤太子。
“娘啊,儿决心修炼,不想回王宫。”太子连连答应,只是不肯回头。
善胜王后心急如焚,拼命追赶,一把抓住了太子的衣角,恳求儿子返回王宫。太子看见母亲历经千山万水,身心俱已憔悴,心痛不已,连忙跪倒在地,叩谢母亲养育之恩,恳求母亲答应让他去继续修炼。
善胜王后紧紧拽着儿子不肯放手,太子爱母情深,心有所动,连忙闭上双目,坚定意念,情急之下,拔出宝剑,在衣角上轻轻一划,割断了衣角。
怎么能眼见着儿子就这样再次离开自己呢?善胜王后继续拼命追赶,她决心要把儿子拉回来。太子眼看着母亲紧追不舍,自己已无计可施,挥起宝剑照身后的大山劈去,一声巨响,山峰劈成了两半,山谷中涌现出一条大河,母子俩被分隔在大河的两岸。太子匍匐在地,隔河连连向母亲叩拜,请求母亲宽恕,请求母亲转身速回,遂起身向前跑去,不再回头。善胜王后见追不回儿子,痛哭不止,泪下如雨。
真武大帝
太子终于登上了山顶,但他总是忘不掉苦苦追赶自己的母亲,仍不时思念父母,思念家国,总感到难以静心修炼,不免有些灰心动摇,有时也想回国侍奉父母继承王位。有一天,想着想着,竟不知不觉地向山下走去。
走到半山腰,突然看见前面有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正坐在一口水井旁边,双手握着个铁杵,不紧不慢地磨着。太子觉得很奇怪,上前问老人磨铁杵做什么?
老太太头不抬,手不停,回答道:
“我想把它磨成一根绣花针。”
太子心想:“这怎么可能!就是磨到什么年月,也不会把它磨成绣花针。”
老太太似乎看出了太子的心思,轻轻地说:“我磨一点,铁杵就细一点,只要不停手,总有一天我会把它磨成绣花针的。”
太子听出了老人话中的玄音,心中忽然一亮,心想:“求道修仙不也是这么个道理吗?”他正要感谢老太太的点化,一转身,却见老太太已经坐在了云头,正向他点头微笑呢!原来,又是紫元君前来点化。
不少真武道观中都有磨针古迹和殿宇,湖北武当山还有口“磨针井”,大殿门前插着两根据说是紫元君留下的铁杵。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典故,几千年来一直激励和教育着无数有志成就事业的人。
太子幡然省悟,回到山中,刻苦修炼。他端然静坐,长年不食五谷,任凭飞鸟在头上做窝,任凭虎豹咆哮吼叫,任凭虫蛇纠缠叮咬,任凭烈日暴晒暴雨倾盆,任凭狂风怒号霜雪袭身,天长日久,脚趾缝中生出的荆棘都长得蓬蓬勃勃,他的眼中没有这一切,心中没有任何杂念,只是聚精会神地潜心参悟,一心一意地苦心修炼。太子整整修炼了四十二年,在他的周围,渐渐地清溪潺潺,云雾袅袅,暗香阵阵,仙乐飘飘,青松翠柏直耸云天,鲜花缤纷铺满大地,狂风暴雨避之而去,虎豹狼虫俯首贴耳,神龟为之衔花,长蛇为之纳瑞,天清气爽,万物繁荣。
这一年的九月初九,天上布满了祥云,仙乐缭绕,异香扑鼻,太子顿觉心中明亮,浑身通透,身躯就像流云一样,飘飘欲飞,太子知道自己已修成正果,就要升天成仙了,起身细细洗漱。
正在太子沐浴之后梳理头发之时,一个绝色美女突然出现在面前,手捧金盆玉杯,要为太子洗漱更衣。太子不为所动,喝道:“请庄重自爱!”女子受了呵斥,又羞又愧,无地自容,纵身一跳,扑下了万丈悬崖。太子一看,觉得因自己言辞不慎,竟然逼出了人命,心想:
事已至此,别无它法,只有赶快救人。他紧随女子纵身跳下悬崖,这时,山崖前出现了五条飞龙,托起太子腾跃起飞,徐徐升上了天空。太子抬头,刚才跳下悬崖的女子,正立在云头,原来又是紫元君,声言是奉玉帝旨意最后一次来考验太子。紫元君带着太子直上凌霄殿,玉皇大帝敕封太子为玄武大帝,天界的亚帝,坐镇北方。
也有传说说净乐国跟随皇后寻找太子的那五百武士,被太子的诚心深深感化,留居不返,亦随太子修道学仙,太子功果圆满乘龙飞升,上归天界,玉帝使镇北方总摄玄武,五百武士亦成正果,也被封为五百灵官。
自明代,尤其是嘉靖年间之后,传说中直接将净乐太子修炼的山说成是湖北武当山。
关于神仙修炼之地,因传说中渺渺茫茫,故有不同说法是很常见的。如道家经典传说黄帝问道于广成子一事,相传黄帝困于深山,千思万虑不得其解,有一仙人突然出现在面前,对他说:“汝有刀枪兵刃等资,历一统天下,国兴民昌,载入万年史册。吾坐深山修炼金身玉体,查得汝将困于此山之中,今来点化汝身,解困扬名。吾乃广成子是也,赠汝一本社稷,将此留传。”仙人告诉黄帝,你有雄厚的兵力,但面对如此困境你自己是无法解脱的。但你将会一统天下,使国富民强,你的功绩将会永远载入史册。我在深山中修炼,查出你受困于此,特来点化你,使你解困而去完成你的使命。我就是广成子,赠你社稷天书,你以此留传下去。广成子授完法后,进洞而去,突然,黄帝面前仅是苍山莽莽,既不见洞在何方,也不见人在何处。
那黄帝问道于广成子之事为何后世说是在崆峒山?“后世修道之人,采纳于崆峒修宫造殿,故将广成子传法于黄帝于洞前之事,附于崆峒,意在标榜于后世人间。”
古净乐国,有人说即今之湖北武当山附近的均县,并说均县乐都乡双冢屯有座古丘,就是净乐王及善胜后之墓。湖北均县距武当山极近,但武当山在均县的西南方,根据玄武离家东行去仙山修行的说法,方位不一致。
其实净乐国在伏羲的故乡,即岐山与成纪一带,也就是说在今陕西与甘肃相接处。明成祖大修太和山诸庙,敕建紫云亭书中有云:“净乐国之东,有紫云亭,乃玄武帝降生之福地。”是说玄武降生之地在净乐国的东部,也就是说紫云亭本在岐山附近,是明时才把紫云亭建在了武当山。
当年玄武自成纪离家东行,进入苍山修行,苍山是一大片峻岭群山,当以秦岭为主,但玄武遍寻仙迹,也非定止一山一地。湖北武当山在陕西岐山的东南方,苍山也有可能包括武当山。
明皇室大修武当山,或建或访,传说中与玄武修炼有关的太子坡、太子岩、飞升台等,就先后都出现在了武当山。但有的道观中也有这些仙迹,北武当山就有飞升崖,崖下的五龙阁始建于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