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美食难忘
我本打算写骈文的,仿着滕王阁序,写一写柏林以及个人的感慨,但是王勃那篇用典太多,我并没有那么多积累,达不到那个程度。当年曾经仿了琵琶行,再也没有那种一鼓作气的冲劲。我还得查资料,一句句改写,推敲。最终还是选择了简单的白话文。
南京盐水鸭,苏州叉烧肉,桂花糯米莲藕。。。当我在心中默念这些食物的名字,便会觉得唇齿生香,甚至会魂牵梦绕,如同犯了相思病一样。
中华的美食博大精深,无处不在。北方人喜欢面食,担担面或者猫耳朵,好吃又实惠。南方种植水稻,以米饭为主,苏州的糯米团子尤其好吃。四川盆地气候阴湿,当地人喜欢吃辣椒来驱寒,重庆的火锅驰名中外。此外,那里出产的花椒也特别有名。同中有异,异中自然也有同。天南地北,甚至远到漠河青海,电饭煲似乎成了每个中国家庭必备厨房电器。老百姓日常电饭煲里便有乾坤,可以煮饭,可以煲粥,可以蒸蛋。除了电饭煲,更常用的是炒锅,汤锅,偶尔炒两个菜,煲汤,方便简单好吃美味营养。而去了酒楼,中餐便开始讲究色香味俱全。任何一份羹汤里面都不会忘记用淀粉勾芡,炒菜的辣椒既有红色又有绿色搭配,末了,还不忘放一小块花菜作为装饰点缀。采集槐花秘制的食物,轻轻咬一口又怎会没有美人如烟,近在咫尺远在天边的感觉。既有出水的芙蓉,自然也有娇艳的牡丹。蟹黄汤包,狮子头,牛腩猪肚,剁椒鱼头,海皇堡,便是一场丛林奇遇,猎艳之旅。
食物,既可以出现在国宾馆绣着繁复牡丹镶金的盘子里,也能成为街头巷尾的小吃。民以食为天,从出生的时候起,对味道的记忆便慢慢融入了对生命的记忆里。城隍庙前摆摊子卖炸臭干的老人,老人脸上黄土高原般纵横的沟壑似乎写满了岁月的故事,那青色的油烟味拼命的往你的鼻子里钻,躲也躲不了。那巷子深处卖挂面水面的一对夫妻,他们的脸上手上不知道是不是沾满了面粉的缘故,特别的白,将买来的一斤面放在鼻头下闻,那是面粉的味道。还有那小区楼下拐角处卖鸡蛋饼的东北夫妻,每到逢年过节他们回家,我就看着空空如也的店面怅然若失,然而鸡蛋葱花的香味吃进了嘴里留在了心里。食物就是食物,它可以是达官贵人的河豚江鲜,也可以布衣百姓的一团糯米饭。
当精心烹制美食入口的一刻,是满足,也是陶醉。在物质得到的满足的同时,那费尽周折的辛苦也瞬间烟消云散,化作内心的快乐,精神也得到升华。那粥里可以放红豆,可以放薏米,可以放花生,如果加了糯米则可以增加粘稠度,加红枣养生,加蜜饯则可以明显的调节甜度。还可以加桂圆,加百合,加山药,那末甜中又会带一点清淡的感觉。最终的效果可以依据个人的喜好进行调节,就像画家在创作中调色,作曲家在谱曲中在捕捉那美妙的颤动。秀色可餐,美食亦如美景,如花,如佳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将盘中的白菜青葱稍作变化,便是一幅山水画,意境深远。清淡的蔬菜便如同在春夏之间的公园里散步,舒适自然,怡然自得。有诗人写道,桃花流水鳜鱼肥,正是河豚欲上时。入冬时节,切一点姜丝,温一壶黄酒,点一盘下酒菜,哪怕没有肉食,就是一碟茴香豆,花生米,也是尽兴。
人生而有烦恼,解决一个便会出现下一个。比如工作,始终有解决不完的问题,人事的协调也非一个人之力能够平衡,个人智力终究是有限的。又比如爱情,爱恨之间,难解难分,每个人到最后看清自己所爱不过心中幻象,发现深爱的还是自己。唯有食物相伴一生,有着无穷无尽的变化,不可离也不愿弃,因而也不可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