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子女关系---奇葩说并不奇葩

我为了看这场辩论,特地充了爱奇艺会员,一年的会员。

我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可以说除了生死这个问题之外,这是第二个我感兴趣的话题了。我得承认对话的机锋让我反应跟不上了,有点跟不上节奏的感觉,我喜欢慢慢地思考,慢慢地总结和分析。幸好,有回放。幸好,知乎上有人总结了。

先说一个问题,主要问题还是在于如何与父母沟通。整个辩论还是在一个正能量的基础上的,文章最后,我可能还要提一个问题,我可以选择做一个不孝的人吗,我可以把父母视为祸害吗。这个问题我留到最后。

辩题是父母观念过时,固执己见,应不应该和父母battle。

正方观点,争论没有结果,父母擅长道德绑架和哭泣。闭嘴是退一步和尊重,因为观念是多元的,没有对与错。做父母看世界的眼睛而不是等她的大嘴巴子。

反方观点,父母需要成长,作为孩子需要学会质疑,挑战。用批判的思维,独立的人格去处理一些问题。需要对传统观念里面的温顺做一些改变。

正方观点,斗争要讲究策略,说没用,要靠做。过好自己的生活,父母自然不会多说什么。与其证明别人错,不如证明自己对。求同存异,各自的差异正是自己作为一个个体活过的证明。这就是包容。

反方观点,不是所有的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但我希望你过来,也许这一路上的风景你会爱。有些守旧观念,比如封建迷信,还是需要争论一下的。

正方观点,争论只会让对方越发坚持自己的观点。争论的效用往往作用在第三方,所以应该和自己的懒散的作风斗争。只有傲慢的时候,才会以沟通之名说一些伤人的话。

反方观点,闭嘴只会显得自己更加傲慢。争论可以把自己的真心话说出来。

总而言之,以上都是基于一个前提,双方是善良的,想着对方好。

最后说我的问题,因为我看了反面的案例,很久以前豆瓣有个父母皆祸害小组,所有人一致声讨父母。现实世界里面,最常见的可以说是父母离婚牵连孩子,最残忍的莫过于北大的弑母案件。很明显,有时候父母会把怨气撒在孩子身上,而孩子就是怨恨父母。比如张爱玲的金锁记,母亲就是想掌控子女的人生。这里和爱情里面的爱恨交织是一样的,夹杂了太多的欲望在里面。对于积怨很久的,我个人建议不再联系,老死不相往来,还双方一个清净。

基于这个问题,我不禁想到一个问题,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就真的那么亲密吗?说来奇怪,这里中西方走到了一处,人与人最亲密的关系应该是夫妻关系。哪怕是注重血缘的传统大家庭里面,夜里睡在你身旁的是你的妻子或者老公,而不是父母。法律上在遗嘱第一顺序继承人里面,顺序是这样的,配偶,子女,父母。父母永远是父母,跟配偶在心中的位置还是有点差距的。那父母和子女之间亲密应该怎样的呢,我觉得应该是建立在养育与赡养之上的一种亲密。

这里有个奇葩的想法,可以娶母亲或者嫁给父亲吗,社会学上的问题有时候可能还要到生物学上面寻找答案,因为近亲繁殖会出现严重的遗传疾病,在古代这可是被视为一种诅咒。古希腊曾经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悲剧,主人公勇敢地反抗命运,却依旧逃不过弑父娶母的诅咒,只能戳瞎自己双眼然后将自己放逐。弗洛伊德把这个故事用来命名他的一个新发现,俄狄浦斯情节,也叫恋母情节。中国人肯定不能理解的,其实西方人也是对这种伦理关系非常震惊的。它颠覆了人类几千年来最基本的伦理观。这种东西藏在我们潜意识里面,弗洛伊德如是说。比如,男人会把母亲作为她选择妻子的参照,女人希望有人像她的父亲一样带给她安全感。同样,父亲会把女儿看作上辈子的情人。中国的法律规定,单身男性领养小女孩,必须有40岁的年龄差。也就是说,父亲永远是父亲,父亲不会进一步成为老公,哪怕没有血缘关系。

很久之前我也仔细想过中国人所谓的孝字是怎么回事,我自己总结是两个字,恭敬。父母的话不要反驳,即使错了也要等待合适的机会。在中国的传统礼仪里面,人与人之间是有身份的差别的,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西方人可能比较讲究平等,虽然有人穷,有人富,但是大家在天堂里都是兄弟姐妹。而中国人的神话故事里,有玉皇大帝,孙悟空就是个普通公务员。所以你跟中国人讲自由就会走偏,平等也是一件没有想过的事情,所谓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是追求平等,而是被压迫久了。自由一旦泛滥,就会形成新的暴力。

对于社会,对于人生,我一直在思索如何逃离,很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