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松顺
陈松顺
中文名陈松顺
出生日期1920年4月8日
逝世日期2015年9月28日
国籍中国
主要成就“穗港澳三角埠际象棋比赛”冠军
技术特点能攻善守
运动项目象棋
个人履历
陈松顺1920年4月8日出生于广东省台山县广海镇,早年曾师事同乡名手雷法耀,少年时即以“象棋神童”名震乡里;16岁到香港学艺,拜有“棋仙”之称的钟珍为师,得其神奥,在棋坛崭露头角;抗日战争期间及其后颠沛流离,挟技行走江湖,在湘、桂、滇、黔、沪等地摆设棋局、攻打擂台,成为技压南中国的“乱世棋王”;1949年代表香港参加“穗港澳三角埠际象棋比赛”并夺得冠军,获得“华南神龙”美誉。
陈松顺弈法能攻善守,布阵擅长“五八炮”与“斗顺炮”,中残局变化阴沉妙蕴,令人莫测高深,因有“神龙”之号。
1942年后,挟技弈游湘、桂、云、贵各地,名声大噪。
1949年代表香港参加“穗港澳三角埠际象棋比赛”,获个人冠军(与卢辉并列)。
1951年与杨官璘赴上海与何顺安、朱剑秋作“华东、华南名手对抗赛”,获得胜利。
1952-1960年间,与各地名手进行多次交流比赛,战绩优良。
1956年后,多次担任全国棋赛的裁判长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中国象棋竞赛规则》的完善、修订,贡献良多。注意培养棋坛新进,吕钦、刘星、黄子君、黄玉莹等名手均曾得其点拨。
1956年任《象棋》月刊副主编。1983年任《象棋报》主编。
1987年获象棋特级国际裁判员称号。
人物生平
由于各种原因,陈松顺没有参加过正式的全国比赛,但其实力公认应跻身于五十年代一流高手之列,是没有大师称号的大师。
陈松顺1920年出生于广东台山县,少时师从“台山棋王”雷法耀,仅10岁就开始挑战县内各高手,并获得“神童”奖牌。16岁他在香港拜有“棋仙”之称的钟珍为师。
抗日战争期间,挟技弈游湘、桂、黔、滇等地,名声大噪。1949年代表香港参加“穗港澳三角埠际象棋比赛”,与有“广东四大天王”之称的卢辉并列冠军。40年代末期,陈松顺的棋艺已达至境,“华南神龙”的威名亦远播海内外。
50年代初,陈松顺与来自东莞的棋星杨官璘(注:首位全国象棋冠军)并肩作战,多次与港澳及京沪、汉沪等联队进行对抗,战绩斐然,被誉为“羊城双璧”、“双打无敌”。
随着比自己年少5岁的杨官璘声名日隆,陈松顺在南国棋坛的霸主地位受到严重威协,1953年6月,杨、陈著名的十番棋争霸战在广州岭南文物宫拉开序幕。此战,陈松顺首局旗开得胜,却接着连输3局。尽管他奋力追赶,连扳两局打成平手,但在关键的第8局,杨官璘以多兵之优,大演抽丝剥茧的残棋功夫赢得胜利,最后以一局之优胜出。
对于这个结局,拥戴陈松顺的棋迷认为陈在赛程的前半段输得有点“冤”,很不服气,提出再斗十局,而杨、陈也觉得仅凭一局得失,很难服众。于是,双方允诺择期再赛十局。
1954年2月,杨、陈的第二次争霸战仍在岭南文物宫开锣。首局双方战和后,第2局陈松顺再次抓住战机,以凌厉攻势先拔头筹。随后双方竟一连下了六局和棋,第九局,陈松顺只要弈和便可立于不败之地,不料背水一战的杨官璘磨足200回合,终于斗垮精力不济的对手。紧接着,扳平比分的杨官璘又在最后一局连出妙招,鏖战160回合成功破城,最终后来居上,再以一局胜出,上演了大逆转的好戏。
杨、陈这两次十局争霸战,为棋坛留下了一段弥足珍贵的历史佳话。但让人遗憾的是,两次被逆转的陈松顺,自此决意“解甲归田”,退出弈林争霸。1956年第一届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在北京举行,规定每个城市只能派一名选手参赛,杨官璘和陈松顺分别作为运动员及裁判员赴京参加这一弈林盛会。从那年开始,陈松顺做裁判,一做便是数十年,称得上是裁判界的“祖师爷”。1987年,陈松顺成为国内首批获象棋特级国际裁判称号的裁判员。
结缘五羊杯:
连续21届当裁判长,突发肺炎也不想下“火线”
1981年,广州棋坛迎来大喜事—与新体育杂志携手创办“五羊杯”全国象棋冠军赛。当时仍担任中国象棋协会裁判委员会副主任的陈松顺,自然成为这一国内最高等级赛事裁判长的不二人选。
“没想到,我这一干就干了21届,棋友们都说,这20年看着我从满头黑发变成了满头白发。”说到五羊杯,陈松顺马上打开话匣子:“首届比赛,只有三位棋王参赛,胡荣华、柳大华和杨官璘。当时条件很简陋,住的是市委招待所,一个房间四张硬板床,每个床位两块钱;赛后每个选手只有五毛钱夜宵补助,大家就拿这些钱去大排档喝点白粥吃些炒粉,虽然条件差,但大家都不会计较……”
执裁了20多届五羊杯,有哪件事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呢?陈松顺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第五届比赛。有一晚柳大华对李来群,从晚上7时半一直下到次日凌晨4时40分,耗时9个多小时,创下历史纪录。当时天气有点冷,大概凌晨3时,我熬不过想回白天鹅宾馆加件衣服,不想当时已熬得有点晕头转向,又边走边想着那盘大战,竟然错将人民桥当成白天鹅引桥走了上去,闹出个大笑话!”
陈松顺对工作极端负责,有一件事也给记者留下了难忘印象:1999年第19届五羊杯赛,陈老突然得了肺炎,当日已有发烧症状,但是他没有告诉任何人,仍然坚持到赛场执裁。一直到晚上回宾馆睡觉时,已盖了两条棉被的陈老仍感到全身发冷,让记者再拿一条棉被帮他盖上。见情况有异,记者马上叫来医生,一探热,竟然高烧39℃。让记者感动的是,已病得不轻的陈老还一再表示,说自己的病情不要紧,坚持不用到医院看病。第二天,在亲属劝说下,他才同意离开宾馆,到医院住院治疗。临走时,他还念念不忘工作,特意嘱咐弟子做好裁判工作,确保五羊杯的顺利进行。
从第21届五羊杯开始,陈松顺将裁判的重担交给了年轻人。尽管年事已高,但他仍以顾问身份继续关心和支持五羊杯。每届比赛,陈老依然风雨无阻,坚持到现场观棋。
长寿之道
“四字长寿经”身体力行,著书立说育人不断
已步入耄耆之年的陈松顺,耳聪目明、头脑清晰,乍一看,根本不像一位90岁的老人。他告诉记者,他的养生之道,得益于一个“四字长寿经”:吃莫过饱,勤莫过劳,思想不老,坚持用脑,下棋最好。陈老解释说,前四句是一位百岁老人的长寿“秘诀”,最后一句是他加上的。
这个“四字长寿经”,陈老说,曾深得原日本驻广州总领事若山乔一的赞赏,“这位总领事是一位将棋迷,当时他听我说后,十分高兴,马上叫我用笔把它写下来,送给他作为纪念”。为什么下棋最好?陈松顺表示,下棋不仅可以开动脑筋、锻炼思维,还是预防老年痴呆的最好办法之一。
陈松顺的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早上先到茶楼饮茶聊天;然后午休片刻,下午或写书法或拆棋;傍晚开始出外散步,约一两个小时后再回家用膳。据陈老家人说,陈老年轻时,还是位踢毽子的高手,最高纪录可以一次踢七八百下不让毽子落地。
说到练书法(见上图),陈松顺认为,练字可以静心,手脚都可以得到活动,是很好的健身之道。“我习字没有拜过师,主要是靠坚持和临摹古人的字帖来提高水平。曾经有一年,我临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整整临足一年。那本帖大概有近400个字,每个字我至少都临写六七十遍。此外我还重点临过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欧阳询的《九成宫碑》以及米芾的《蜀素帖》。”陈老说,现在每天仍坚持临帖,希望书法水平能够继续提高。
除了练字,陈老还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著书立说、收徒传艺上。有高级教练职称的陈松顺,迄今已培养了广东队主力队员刘星、邓颂宏以及女子全国冠军黄子君、黄玉莹等一批象棋大师和特级大师,他每周六上午,还亲自教两名小弟子习棋。“我不单教棋,也在写棋。前几年我撰写的《棋理与棋术》一书,深受棋迷欢迎,出版社一再重印。最近,我还准备出版《中国象棋实用残局》增订本,这本书同样受到好评,曾荣获广东省科学大会奖呢!”陈松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