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主证治便秘李克绍

李克绍:便秘不难治,常分这5型

凤凰中医 昨天

来源丨《李克绍医学文集》,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著/李克绍 责编:

I导读:便秘患者不在少数,李克绍老治疗此病常分为文中5种类型:风秘、湿秘、气秘、寒秘、热秘,各位读者可以学习使用。

便秘

作者/李克绍

“秘”,有“闭”的涵义,便秘,就是大便不畅快。通常认为只有粪块干硬难出,才算便秘,这是不对的,其实,只要排便时感觉困难、费力,不论粪块干硬与否,都叫便秘。便秘之重者,也叫大便不通。

古人对于便秘,有风秘、湿秘、气秘、寒秘、热秘之分,称为“五秘”。五秘都是以便秘为主症,再根据所出现的各种不同特点而分为风、湿、气、寒、热等。特点不同,说明病理有差别,治疗方法也就不同。现分述如下。

(一)风秘

风秘是除了大便秘结以外,还表现为皮肤皲裂、筋脉拘挛、爪甲枯槁等。有的还会兼有阵发性寒热。大便常干燥坚涩,不易排出。风秘的原因,有人认为是肺脏受风,肺和大肠相表里,风从肺传入大肠,像风能吹干湿气一样,致使肠中津液干燥而形成便秘。也有人认为是病人肠中平素积有瘀热,热久伤津化燥,风从内生,致成便秘。

这里且不管其病因如何,只谈谈为什么风秘能出现皮肤皴裂等症状。由于人身各处的津液,是互相周转输布的,肠道既然干燥,全身的皮肤、肌肉、筋膜,自然也就缺乏津液濡养,所以皮肤起皴开裂,筋脉伸展不得力,爪甲也呈现枯槁的现象。至于出现寒热,大都是在夜间。这是因为,津虚血虚都是阴虚,而夜间也属阴的缘故。

治风秘的主方是滋燥养荣汤。

滋燥养荣汤(《证治绳》方)

生地黄、熟地黄、白芍、黄芩、秦艽各5g,当归6g,防风3g,甘草1.5g,水煎服。(按:本方是治肤燥之方,若用以治肠燥便秘,须加大地黄、当归、白芍的用量)

一老年妇女,年约五旬,1971年夏天,到山医二大队(当时大队在曲卓)求诊。患者掀起衣服,全身上下,丘疹密布。由于瘙痒,抓得一片黑痂。自述发病已二年,曾到济南各大医院皮肤科进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皮炎,但治疗毫无效果。患者每至夜间,必发一阵寒热,寒热过后,即发出一片丘疹,因此,旧疹未愈,新疹又生,辗转缠绵,始终不愈,烦躁失眠,极为痛苦。察其脉象,沉而稍数,舌红苔少,大便干燥,排便费力。我即诊断为血燥风秘。

患者问:为什么夜间必发寒热?

我答道:人体阳气白天活动的时候,大都集中在体表,夜间睡眠的时候,大都集中于体内,这叫作“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大便既然燥结,已经是津枯血燥,经不起阳气的侵扰,所以在白天卫气行阳的时候,病人还不觉得怎样,而在夜间卫气行阴的时候,已虚的阴血,配不过不虚的阳气,就寒热发作。发作寒热,实际就是血热外出发疹的反应。

所以本症的主诉是瘙痒、寒热,而病的本质却是便秘。也就是由秘生风。治疗的方法,应当养血以治血燥,凉血以治血热,加入祛风药以治皮疹和寒热,因开了一张滋燥养荣汤,生熟地各用至30g,当归、白芍各15g,黄芩、秦艽、防风各9g,甘草6g,水煎服。

患者服了3剂,大便通畅,寒热停止,身痒大减,丘疹渐消。嘱其回家再服几剂,服至所有丘疹结痂脱落后,即可停药。

养血驱风除了滋燥养荣汤外,还有何首乌,也很有效。丹方:“治肝肾风秘,至夜微发寒热者,用生何首乌两许,顿煎,服之神效”。上述患者,一年之后,前症又发,余改用此方与服,也有效果,但对比起来,不如滋燥养荣汤效果迅速。

(二)气秘

气秘的特点是病人常常称嗳气。其大便之所以不顺利,倒不一定由于大便干燥结硬,而是“气”不下降。“气”是什么呢?并不是指呼吸的空气,而是代表人体各个脏器生理活动的功能。人的排便,并不是大便会自己下行,而是小肠、大肠蠕动的结果,大小肠的这种功能,就是“气”。“气”既然不下降,大便下行就不痛快,而且还会出现时常嗳气和兼有脘腹满闷的感觉,这就叫作“升降失常”。

因此,治疗气秘必须以降气药为主,如苏子、枳壳、枳实、厚朴等。把这些降气药加入通便药中,就是治气秘的效方。如:

木香槟榔丸(《卫生宝鉴》方):治一切滞气,心胸腹胁痞满,二便涩滞。

木香、槟榔、枳壳、青皮、陈皮、莪术、黄连各30g,黄柏、香附、大黄各90g,牵牛头末120g(腹满便秘用黑者,喘满膈塞用白者)。共研为细末,芒硝泡水和丸,如碗豆大,每服三、五十丸至七十丸,食后姜汤送下,以轻微腹泻为度。

又方:治大便干结,腹中胀闷,频频入厕,里急后重。

人参、当归、枳壳,水煎服。加入陈香橼尤效。

本方各药分量,可以灵活运用。其中枳壳,在便秘的情况下,最好是生用。因为生用力量最大。若兼有胸胁胀满时,可以炒用。

(三)湿秘

湿秘也叫痰秘。它是湿热、痰饮等阻碍气机下降,以致大便不能顺利排出。湿热、顽痰胶结,又会出现胸胁痞塞满闷,或喘促、头汗出、头晕眼花等症状。痰湿在肠中,又会兼有肠鸣。

治疗湿秘,主要是用苍术、黄连、黄芩、黄柏等清除湿热,或用半夏、茯苓、橘红、白芥子、姜汁、竹沥等搜逐痰饮,再加入一些顺气、降气药。如导痰汤煎送控涎丹或礞石滚痰丸。

导痰汤(济生方):治痰涎壅盛,胸膈留饮,咳嗽恶心,发热背寒,饮食少思,中风痰盛,语涩眩晕等。

半夏6g,天南星、橘红、枳实、赤茯苓各1.5g,炙甘草1g,生姜5片,水煎服。

(四)冷秘

便秘的同时,又兼有四肢发凉、喜温怕冷、舌质淡白、脉搏沉迟等阴寒症状的,叫作冷秘。冷秘常见于老年人,须用温润通便药,如巴戟天、肉苁蓉、当归、熟地黄等。

半硫丸(局方):治冷秘的专方。治痃癖冷气、冷秘、虚秘。

半夏90g,硫黄(明净者)60g,二味共研极细,加生姜汁同熬,入干蒸饼末,搅和匀,入臼内捣数百下,做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三十丸,空腹用黄酒或米饮、生姜汤送下。

(五)热秘

热秘和冷秘相反,兼见的一些症状,不是寒证,而是热证,如面赤、舌干、小便赤黄、喜凉恶热、脉沉数等。这样,在泻热通便药中加入一些润肠药就可以了。如:

四顺清凉饮(《证治准绳》方):当归、赤芍、大黄、甘草各5g,水煎,入生蜜一茶匙,温服。

更衣丸:飞朱砂15g,芦荟(研)20g,滴入好酒少许,和为丸,每服3~6丸,好酒送服。

又方:芒硝15g,热酒化开,澄去渣,加香油三、四茶匙,温服。

又方:鲜生地黄捣汁服。

又方:大黄、黄芩、炙甘草各15g,水煎,入生地黄汁二茶盅,再煎三沸,分二次服。

除了上述五秘以外,还有久病体弱,大便干燥,努责不下,频频入厕,气虚下陷,里急后重的,叫作气虚秘。伤津失血,大便燥结,滞涩难出的,叫作血虚秘。血虚的,应当养血润肠,如当归、地黄、肉苁蓉、桃仁、杏仁、松子仁、柏子仁、麻仁、蜂蜜等。气虚的当加入补气药,如人参、黄芪等。这些主要是在于临床时随机应变,灵活运用。

(0)

相关推荐

  • 旋覆花——自渡子

    <旋覆花>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旋覆华.金钱花.金盏花.金福花.金佛花.六月菊.鼓子花.小黄花子. 药科--菊科植物旋覆花的头状花序. ...

  • 李克绍:没错!就是用「大黄」止泻

    病例概况 杨某,男,50岁,山东兖州人,1982年初夏就诊. 主诉:腹泻频繁半年余. 刻下症:患者腹泻频繁,日数十次,大便泻而不爽.不敢食油腻.生冷之物.西医曾怀疑为肠癌,多方治疗无效.舌苔黄腻. 处 ...

  • 经方大家李克绍治疗腹泻经验--疏利法

    疏利法是用于肠道内有陈旧性未消化好.未排泄净的食瘀滞或粪块.这些陈旧的物质,留滞在肠道之中,就像行水的道积存有泥石浊垢等沉淀物一样,它使水不能从管道内顺和出,却又不断地使水向外溢出.所以治疗这样的腹泻 ...

  • 刘渡舟:抓主证,使用经方的治例

    抓主证,使用经方的治例 <伤寒论>言不虚发,句句皆有实践根据.我们一定要细致地抓好主证,才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为了说明抓主证用经方的重要意义,试以个人的临床治例说明如下 ...

  • 治白带抓主证

    治白带抓主证 妇女月经后,白带多,清淡.肝郁脾虚,用疏肝.健脾.清利.白带清的,用完带汤很好,一次便好.如果大便硬难,要加草决明,炒莱菔子.这样抓主证,提要领,中医水平一下子就上去了.

  • 抓主证,使用经方的治例

    桂林吴氏老中医(vka900)说:<伤寒论>言不虚发,句句皆有实践根据.我们一定要细致地抓好主证,才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为了说明抓主证用经方的重要意义,试以刘老个人的临 ...

  • 抓主证,用经方,老中医治疗定时寒战,一剂如神!

    上呼吸道感染 患者,女,68 岁,退休妇科医生. 主诉:反复寒战,发作有时1 周.患者于半月前不慎感受外邪,出现发热(T 38.6℃).恶寒.口干.鼻塞.流涕等,经服感冒药及疏风清热解表方药后,近 1 ...

  • 【新提醒】刘渡舟·活用经方抓主证

    [伤寒论]言不虚发,句句皆有实践根据.一定要细致地抓好主证,才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为了说明抓主证用经方的重要意义,试以个人(刘渡舟)的临床治例说明如下. 小承气汤证 甘肃张某,男, ...

  • 帅先生的读医随笔7:抓主证与副证 ...

    帅先生的读医随笔7: 抓主证与副证 临证用方,主症虽然说是"必见"的,但是不必俱见,副症虽说"或见"或"非必见",但是对病人而言,有时却可能 ...

  • 读医随笔:抓主证与副证

    临证用方,主症虽然说是"必见"的,但是不必俱见,副症虽说"或见"或"非必见",但是对病人而言,有时却可能是他感到最痛苦的主诉症状. A 主症 ...

  • 两大经方高手讲抓主证之法!(附临床医案)

    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 刘渡舟抓主证 刘渡舟先生说:"<伤寒论>言不虚发,句句皆有实践根据.我们一定要细致地抓好主证,才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q ...

  • 【刘渡舟】抓主证用经方的一些体会

    <伤寒论>所载的一百一十三方(缺禹余粮一方),为后世采用汤液治病广开了途径,被后人称之为经方. 为什么称为经方的说法很多,简而言之,主要是因为它具有组方严密,用药少而精,疗效迅速等特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