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士兵的日常:吃凉饭,维护武器盔甲,全家摸黑忙半夜才能入睡
无论北宋和南宋,当兵的待遇都是每月既发钱又发一份粮。
因为在宋代,粮价会随着季节变化和地区差异波动,波动幅度不会比今天股市小,如果纯发钱饷,那么士兵的心情就会随着每月粮价而不断高低起伏。
古人不是傻子,所以北宋一名中等禁军的待遇是每月500文的军饷外,还有二石五斗的口粮发放。士兵每月口粮有了着落,才会安心。
而南宋时期,禁军体制解体,绍兴年间(公元 1131—1162 年),即岳飞那个时代,负责作战的士兵们的待遇一般是“日给百钱、 米二升有半”算起来是每月3000文,加0.75石(每石=100升)的口粮。
算起来好像涨了工资?
但我们要考虑到,绍兴初年还是兵荒马乱,金军时不时南下,很多时候拿钱难买粮,所以比起钱,还是粮食管用,南宋初期士兵每月的口粮只有北宋的1/3,恐怕这才是让人头疼的地方。
南宋士兵的军粮应该主要是大米,那士兵每天2升半的大米够吃么?
根据《北宋中期苏州农民的田租负担和生活水平》计算,宋代的一升米= 0.925宋斤,而每宋斤相当于今天的590克。即宋代的二升半米,大约等于1.36千克。
根据1982年发布的《人口,卫生和营养》统计,中等活动水平的20-39岁男性,每天需要的热量是2695千卡。每100克大米约含351千卡,1.36千克大米含4773千卡热量。
如果不考虑营养均衡,1.36千克大米从热量上是足够一个重体力士兵的一天消耗了。(二战重美国营养学家给中国国军建议的标准是每天0.85千克大米)
可是,宋代大兵的口粮,不仅仅是给自己吃,它是用来供养全家的。
按惯例,宋代应募士兵后,首先是可以领一笔安家费。宋人称之为招剌例物。
招剌例物的标准根据时局和环境有所不同,北宋时期平均标准似乎是每人十贯,如果赶上正好打仗招不到人,那么会比正常标准多几贯或者给几匹绢。
但如果是遭灾的地区,人人抢着当兵,宋朝朝廷给的安家费标准就一般只有正常值的一半。
这笔钱你可以理解为搬家费+买命钱,因为拿了这笔钱后,你的全家就必须一起搬进军营居住了。
非战时的宋代军队驻地,其实更像是今天的军队大院,士兵们每天下值后不是回宿舍,而是回到自己的小屋里,吃自己老婆做的饭,隔壁住的都是同僚。
什么?你说军队提供全家住房待遇挺好?
首先你要知道,宋代的军营住房非常简陋,宋代用庐草竹板造的简易房屋,造价在一间十贯,而军营的建造标准,则不超过每间四贯,可想而知住的到底是什么房子。
第二,宋朝官府让你家人入住其实是为了预防你当逃兵或者犯罪,家属也住到军营,实际起的是人质的作用。如果士兵一旦逃亡或者犯罪,那么你的家属就会被卖为奴赔给朝廷。
这种事情似乎挺普遍的。北宋年间,王安石的夫人曾经瞒着他买了一个妾,王安石问后才知道,这女子是一个军官的妻子。丈夫在一次押送军用物资时在河里翻了船,军官交不上九十万钱的赔款,所以被迫卖妻卖女。
南宋初期,由于面临战争威胁太大,所以至少像岳飞,韩世忠等人的军队训练是很苦的,绍兴七年(公元 1137 年),有人上书高宗说:
至如近下军兵,有请一百钱、食二升半米,而赡三四口者。日逐上教,或至晚方罢,及回本营,欲得杯熟水以沃肺腑亦不能得。自申牌前后,打灭火烛,不许复爨,其情可知。及其所请食钱,非独欲赡数口,一月之内,仍欲买皮条,买磁末,买弓弦,至于修理弓箭,种种费耗,不过此一事食钱而已。身晚上教其妻刷甲,其子积薪,纵缘阴雨得少休息,又不免修葺营寨。此特步人之劳,至于马军,又有甚于此者亦。
翻译过来,就是:
现在的步兵士兵们,每天日薪100文,口粮两升半。很多士兵要用这点钱供养三四口人。每天白天训练,到晚上才回营,想喝杯热水润肠胃都做不到。因为军营的规矩是申时以后要灭掉所有火烛,所以士兵们往往只能吃冷饭冷菜。
而士兵的军饷,其实不仅仅是养家属三四口人。因为每月都需要维护武器,买皮条磁末弓弦,修理弓箭等等,都需要士兵自己来负担。
士兵们白日训练,晚上要摸黑让老婆洗刷盔甲,儿子积攒明日要用的柴薪,一家人要摸黑忙到半夜才能休息。
即使有时遇到阴雨天,训练中止,这时士兵也往往被召集起来修缮营寨,以上说的还是步兵的生活,至于骑兵,只会更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