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着大头巾的印度人:锡克教没有种姓却有“五K”教规
提到印度人的穿着,除了印度女子色彩艳丽的纱丽,大概就是男人头顶的巨大头巾。印度前总理曼莫汉·辛格总是包着一块蓝色头巾示人;印度士兵明明有军帽和头盔不戴,却要包一块头巾。似乎头巾是印度人最典型的标志了。事实上,绝大多数印度人都不戴头巾,戴头巾的少数派源自当地的一种宗教——锡克教。
印度前总理曼莫汉·辛格
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奇妙结合
锡克教是产生于16世纪初期,印度西北部旁遮普地区的一个宗教,“锡克”是梵文Sikha的音译,意译为门徒,因其信徒自称是祖师的门徒而得名。
莫卧儿帝国第三代皇帝阿巴克大帝
锡克教是印度教与伊斯兰教交融的产物。16世纪初期印度正值德里苏丹王朝(1206-1526)和莫卧儿帝国(1526-1857)两个伊斯兰教王朝交替时期。伊斯兰教初始进入印度时,以圣战为名毁灭寺庙、迫害印度教徒,但随着统治的建立,渐渐吸纳了印度教原有文化,逐步宽容。
莫卧儿帝国第三代君主阿克巴大帝(1556-1605)是个出了名的宗教学爱好者,实施宗教宽容政策,最喜欢看不同宗教的学者在宫廷中辩论。他的统治时期正值锡克教的初创期,他对锡克教颇有兴趣,曾去参拜锡克教祖师阿马尔·达斯,并按教律不分贵贱,与众教徒共进餐食后集体朝拜,正是由于阿克巴大帝的扶持,锡克教逐步发扬光大。
锡克教徒聚会
神的使徒那纳克
锡克教的创始人是古鲁·那纳克(1469-1539),他本出生于旁遮普的一个刹帝利种姓家庭,父亲是低级税吏。父母将他送入教会学校,希望他能成为印度教学者。但当时的官方宗教是伊斯兰教,学校中除了梵文外,有大量伊斯兰教与阿拉伯语课程。那纳克在两种宗教的熏陶下逐渐困惑,但又希望能探究世界真理。
锡克教创始人古鲁·那纳克
一天清晨沐浴后,那纳克失踪了,人们在河边找到他的衣物,以为他不幸遇难。三天后那纳克却奇迹般地回来了,并开口向众人说话:“神,选择我做使徒。既没有印度教徒,也没有伊斯兰教徒。神只有一个,在神面前人人平等。”若以无神论的观点来看,那纳克明显模仿了先知穆罕默德传教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的新宗教。
之后,那纳克云游四方,传播自己的学说。新宗教鼓励积极入世,促进多宗教的彼此理解。商人们为了经济利益,必须与穆斯林统治者搞好关系,原有顽固不化、消极避世的印度教显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因而锡克教吸引了大量商人阶层加入。
美军中的锡克教徒
没有种姓的社会
锡克教的教义是在印度教虔信派思想上,吸纳了大量伊斯兰教苏菲神秘主义内容发展而来。信奉唯一真神,即永恒真理。强调祖师的作用,祖师是神的使者,早期的祖师由上一任祖师指定而来,到了第四代祖师罗姆·达斯时,锡克教开启了师尊家传世袭的历史。
锡克教还有业报轮回、解脱苦海等印度传统宗教的思想。但是它要求男女平等,实行一夫一妻制,妇女也可以主持宗教仪式,反对寡妇殉葬,允许妇女离婚再嫁。它还反对印度教的苦行和消极遁世,主张积极劳动、参与社会生活;反对种姓制度,主张人人平等,这使得印度大量低等种姓的印度教徒纷纷加入。
从宗教到地方武装
锡克教在创教初期得益于莫卧儿帝国的宗教宽容政策,它本身也主张宽容不干涉其他宗教,承认其他宗教的正统性。但到了第五代祖师阿尔琼时期,锡克教势力变得庞大。阿尔琼将原有的教区改为行政机构,并开始向信徒征税,这引起了莫卧儿统治者的不安。他还在阿姆利则建立金庙作为锡克教圣地与行政中心。后期他加入至莫卧儿王室的内乱,庇护叛乱的王子,遭贾汗吉国王(1605-1627)杀害。锡克教至此与莫卧儿帝国对立。
圣地阿姆利则金庙
第六代祖师哈尔·哥宾德建立起了锡克教的武装组织,采用“真理国王”的封号,以腰配双剑为标志,象征宗教与世俗的双重权力。在与莫卧儿帝国的武装冲突中,多名祖师被国王囚禁、处死。
锡克王国的兴衰
18世纪后英国人进入印度,莫卧儿帝国名存实无,阿富汗的阿布达利部落伺机侵入旁遮普、克什米尔地区。锡克教徒在反抗阿富汗人入侵的过程中,于1765年宣布旁遮普独立,建立旁遮普锡克王国,同时废除了祖师制度。
锡克国王兰季特·辛格
19世纪初兰季特·辛格成为锡克王国国王(1801-1839),他率领锡克教徒南征北战,又进行现代化军事改革,购置西方装备,雇佣法国军事指挥官,至1839年锡克王国成为西至拉合尔,北至拉达克,占据今巴基斯坦中北部和印度西北部地区的庞大帝国,是当时除英印政府外印度第二大势力。
兰季特在位时英国始终不敢进犯锡克王国,但他去世后,英国趁兰季特的儿子们王位争夺之际侵入锡克王国。英国于1845年、1848年发起两次锡克战争,1849年锡克帝国灭亡,旁遮普被纳入英属印度政府的管辖下。
锡克帝国
19世纪后期,锡克教内逐渐形成了印度的资产阶级,开始了宣传西方文化、进行慈善事业,同时宣扬锡克教义的“启蒙运动”。20世纪初期,锡克教徒加入到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来,1907年阿吉特·辛格在旁遮普建立“印度爱国者协会”,号召不同宗教信徒联合起来推翻英国殖民政府。后来,锡克教徒们逐渐形成阿卡利派(意为永存)接受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抗英殖民政府。
印度独立后,锡克教的阿卡利党成立,多次要求成立单独的旁遮普邦,但遭到印度政府的压制。1966年印度政府被迫划分锡克教徒为主的旁遮普邦和以印度教徒为主的哈里亚纳邦,规定旁遮普语为邦的标准语。
香港的锡克教堂
“五k”教规——戴头巾
锡克教徒戴“头巾帽”(turban)缘于第十代祖师戈宾德·辛格时期确立的“五K”教规:留长发(Keshdhai)戴头巾帽、梳头发(kangha)戴梳子、穿短裤(kachk)、戴手镯(kara)、佩短剑(khande),它们分别象征神圣、清洁、警觉、决心和战斗。从十代祖师之后,锡克人受洗入教后男子在姓名后加“辛格”,意思为狮子,象征着虔诚、勇敢和牺牲精神;女性则在名字后加“考尔”,意思是公主。这也是为什么印度有那么多“辛格”。
造型夸张的锡克教头巾帽
中国人对于锡克教徒并不陌生,在上海英租界内,英国人雇佣的巡捕们多是锡克教徒。他们即便穿着西式的制服,也不忘记戴上教规规定的头巾。
上海租界内的印度巡捕
如今,锡克教徒约两千三百万,约占印度总人口的1.9%,主要集中在印度的旁遮普省。虽然锡克教徒人数不多,但很多印度社会上层人物出自该教,且在印度军队中占比很高,因而锡克教的大头巾就成为印度人的标志了。
本文来源:历史研习社 作者:王子铭 责任编辑:安梁_NN2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