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发现:中华文明再前推至9000多年,为中华历史正本清源!

修行人生、道家修炼、奇门遁甲、风水法术

奇门遁甲易学堂

道家修炼 | 修行人生

奇门遁甲 | 风水法术

人类文明进化史上出现了重大发现:据2019年11月,浙江新闻报道,在浙江义乌的桥头遗址挖掘出土了一具距今8000多年的男性人骨。

△ 义乌距今8000多年的男性人骨
8月10日,超强台风“利奇马”直击浙江,近百万民众紧急转移。
然而,就在此时,全国各地近50位考古学家、文博系统的专家学者,改签了多次停运的火车、飞机,在大风大雨天赶到了浙江义乌,只为亲眼看看八、九千年前,义乌人的一个大型聚落——位于义乌桥头村里的“桥头遗址”。
△ 义乌桥头村里的“桥头遗址”
桥头遗址实际自2014年起已经持续发掘了5年多时间,桥头遗址是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聚落遗址,属于上山文化的组成。据考古学者研究,上山文化属于跨湖桥文化的重要源头,是比河姆渡---良渚文化早3000年的文化时代。
此次的重大考古突破是发现了上山文化第一座完整的墓葬。墓葬内除了一具保存完整的人骨,还有大量精美的陶制器物,重点是在这些陶制器物上竟然发现了易经卦形的纹饰。
这具完整的男人骨架,1米73,侧身屈肢,怀里“抱”着一只红衣彩陶,目前的测年结果是距今8000多年,而瓷器则是9000多年。

人类文明的界定
要清楚什么是文明,就必须先明白另外一个词——“文化”。文化这个词的解释在许老师的《国学之道》第一讲已经为大家展开。“文化”一词起源于《易经》中山火贲卦的《彖》辞: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化的产生,第一步来源于人类认识自然,了解天文地理、时空变换;第二步则是人类通过思维和思想意识,去利用、改造自然,产生出为人所用的产物。文化,即人文化成,它是一种人与自然互动的产物和结果。
而文明则是以“文”来记录、传播、展现、表达人文化成的过程。
这个“文”非常有讲究,汉语中的文与字实际是两个概念,只是我们后人已经淡化了这些重要的概念。

文是文,字是字,许慎《说文》中讲“依类象形谓之文,形声相益谓之字”。“文”是象形、指示、会意的直接表达形式,“字”是对形声、转注、假借的表达形式。
所以,无论是人文还是天文,都是通过象形、指示、会意的形式在记录、表现、展示人与天地之间的各种信息、内容。
这也就让人们理解,那些出土文物上留有的图腾、纹饰、符号不是简单的装饰或者随意画的,里面实际都蕴藏着重要的事物信息与内容。
“文明”在《尚书·舜典》也出现过:“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
文明是人文化成的进展过程,正是人类通过自己的思想意识不断把握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通过自己的创造力不断深化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并且为自身发展所用,创造出不同的物质、精神文化产物,并能够以这些产物为载体来彰显天、地与人之间的信息和内容。
人们普遍认识的文明,是指人类所建立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称,而文字作为记载和传播文明的方式和途径,科学界也通常将把文字的出现称之为人类文明进化的开端。
而古人对于文明开端的界定实际是以“文”的出现就能够证明了,“字”记录语言声音的方式,其中并没有直接对应的事物信息与内容。
桥头遗址此次的发现为什么具有重大意义?

桥头遗址是迄今所知东亚大陆最早最完整的环壕聚落,属于上山文化。2000年发现的浦江上山遗址,将浙江新石器历史上溯到了一万年以前。
△ 环壕聚落
△ 房子痕迹
这一次的挖掘让人们看到,有大量的房子痕迹,中间是人工环壕包围住的一块高土台,看上去像是村落中心,带有公共功能的这种区域,可以推测是部落社会公共活动的地方。
中心土台里,发现了十多个器物坑,坑里布满了大量彩陶,分乳白彩和红彩两种,精美绝伦。其中有一件陶器,造型完全可以和唐宋时期的瓷器媲美,口沿圆润、光滑。这些陶器引起专家们强烈感叹:没想到9000年前浙江人的陶器技术这么高超。
“卦”作为“文”使用——是最早展示、承载信息的形式

而最令人惊讶的却是陶器上反复出现的图案信息。从考古专家们提供的现场图片看到,彩陶上有很多由乳白色突起的“白点点”组成的不同长短的图案,还有一个由六杠“白条纹”组成的图形。
这些由点点组成的图案正是展示了《易经》的河图、洛书的信息;而白条纹组成的图形则是易经中的六爻卦——雷地豫。
之前考古发现过的伏羲八卦都以原始八卦图文为主,这些原始八卦图文记录的是八卦太阳历的内容,还需要考古学者进行破译和转化,这类标志在大汶口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大溪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中均有发现,也距今6500--4000年的时间。
而此次桥头遗址中发现的伏羲卦图文则不同于以往的原始八卦图文,桥头遗址中的纹饰则直接以阴阳爻的形式出现,与流传至今的八卦乃至六十四卦完全一致。
△ 以阴阳爻的形式出现的卦
△ 以阴阳爻的形式出现的卦
这一点正是桥头遗址发现意义非凡的原因。在上文已为大家简单讲了“文”的本质意思,“文”是人类最早记录事物信息和内容的表达形式。而伏羲氏族所创立的八卦以及太极纹饰等则是人类最初记录自然规律与信息的方式。所以,卦不是西方人所说的单纯符号,是世界最早的“文”。
卦所描绘的事物更具有能量状态上的意义,也远远超越一般文字的含义。考古学家们一般都把研究重点放在对于遗址建筑格局、功用和器物的技艺上,但往往忽略刻在这些器物之上的卦和纹饰(文)所揭示的信息内涵,这些才是打开通往上古时代人类文明发展秘密的重要大门。

中华文明的产生至少距今9000年
同时,桥头遗址的挖掘工作为中华文明的产生与存在的时间问题上提供了有利的证明,从试掘探方早期文化层中获取的炭屑样品进行了碳14年代测定,获得了7985±50、8090±45等数据,到如今校正年代为距今约9000年。
对于中国文明留存的时间问题上,国际最流行 的说法是按照20 世纪前期殷墟发掘的考古成果,把西元前 1500 年以后殷商文明作为中国文明最初起点,因而把中国排在“四大文明古国之末”。
中国国内发表的大部分中国史、世界史著作,最多也只是把中华文明起源的源头上溯到西元前 2000 年的夏朝。

其中还混有不少中华文明“西来论”的假说。
但这一次,桥头遗址的考古发现却是对那些恶意缩短中华文明存续时间的学者们给予了有力反驳。我们需要清楚,中华文明的产生与发展距今远远超过国际上的3500年,也不是现在历史教科书和人们俗称的5000年。
此前,大地湾遗址发掘时,就已经将中华文明的存续时间定位在了8000年左右,而今又一次更新为9000年。
所以,请每一位中华儿女都明白,作为中华民族的后裔,你我所承载的中华文明至少存在了9000年!
桥头遗址的发掘成果不单纯印证中华文明存在的时间至少9000年,同时还证明了伏羲氏族所创立的伏羲八卦以及连山历法的存在年代至少是9000年。
中华文明是世界存续时间最久远的文明
世界的另一边,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存在于西元前3500年至西元前2371年,距今5500多年;古埃及文明处于西元前5000年至西元641年,距今有7000多年;以及古印度文明发源于西元前2500年左右,距今也仅有4500年。
所以,桥头遗址的重要挖掘成果能够称作世界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发现,证明了中华文明是世界存续最为古老和长久的文明。至少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地区的考古遗址和历史文献能证明有超过中国上古文明存在的时间年限。
华夏民族上古文明的发展进程

中国华夏民族上古时代延续与迁徙的文明进程大致分为三个先后阶段,先仰韶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先仰韶文化的聚集地正是甘肃天水大地湾遗址,(西元前6000—西元前2800年)距今8000多年,比仰韶文化早1000多年。
仰韶文化其存在的文化遗址零星散乱于黄河中游地区,著名的是陕西的半坡遗址,仰韶文化延续了两千年(西元前5000—西元前3000年),距今有7000年的历史,与仰韶文化同时期的有山东的大汶口文化和浙江的河姆渡-良渚文化。
龙山文化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山西陶寺遗址为核心,(西元前3000—西元前2000年)距今5000年的历史。这是华夏民族上古文明进程的基本断代。
上古文明中留下的重要信息
正如前文所谈,上古文明的不同文化遗址中均出现过不同的原始图腾、符号、文与字,其中出现过的原始太极图就有非常多种。
以大地湾遗址为例:
其中,大地湾遗址是众多著名遗址中最具历史意义的,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考古专家普遍认为大地湾遗址就是伏羲氏族文化的聚集地。
在大地湾我们发现了华夏民族最早的彩陶技艺,世界最早最古老的混凝土,世界最早出现的农业文明,中国最古老的原始文字,中国最早的雕塑,中国最早的宫殿和房屋建筑,中国最早的消防系统设计,中国最早的度量衡……这些世界与中国之最都使大地湾遗址毋庸置疑地成为中华文明的开端而出现。
△ 大地湾四期出土文物
△ 大地湾向西延伸的马家窑文化陶器
而说到中国最古老的原始文字出自此地,是说大地湾一期彩陶钵口沿内和部分彩陶片的内壁发现有十余种红彩符号,有类似水波纹状的,类似植物生长的,还有以直线和曲线相交的形纹等。
专家们在这些文字雏形发现了中国传统图腾太极图和变形的卦。
大地湾陶器上的彩绘符号蕴含的是伏羲氏“画八卦”“造书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距今8000年的彩绘符号,承载着人类发现、记录自然规律的信息,是中国原始文字的雏形。
易经系统——中华文化的主导
易经哲学家许文胜教授当知道桥头遗址的重大发现之后,深刻地指出:易经的卦,从一开始就是作为表意的“文”而出现的,能同时表达事物的本质、属性、类别、时间、地点、方位、状态、发展变化的规律等等,这也是中国汉字发展一直秉承的方向,具有表意、类象以及时空的多层含义。
在易经里,震为雷、为出、为东方;坤为地、为土、为众多;陶器属土,对应坤卦;所以,雷地豫卦出现在东方义乌的陶器上不是偶然的,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当地所发生的事。
精研易经系统30多年的许教授进一步指出:浙江义乌所出现的易图文来自伏羲氏族的文化传承,是大地湾文化的延伸;这次考古的新发现,把伏羲创立易经的时间往前推进到了9000多年前,改写了人类文明进化的历史,是世界考古史上绝无仅有的伟大进展。
同时再次印证了易经一直是中华文化的主导,自古以来指引了一代又一代人创造了辉煌的人类文明。国家需要在中国文明史上特别加上这个内容。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次考古的最大成果是发现了那副完整的人骨,其实真正的惊喜是陶器上出现的卦与河图洛书的内容!只有懂得中国文化的人才会理解其中的深远意义。
易经是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活水源头,是指导科学技术的核心原理。
因此,我们的考古工作者要深刻懂得易经的文化内涵,不能只把这些符号当作毫无指示、表意的单纯装饰而忽略之!要知道这些符号文字,才是现代人与上古智慧先贤沟通交流的密码,是人类探索上古文明最重要的秘钥!(更多内容,请关注“奇门遁甲易学堂”公众号)

认同的点个“在看”,请您转发分享,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生态”盖指生命体与其环境的有机联系。生态伦理就是人们对生命存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道德观念、基本规范和道德实践。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环境危机的广泛体认,生态意识猛然走出专业圈囿,置身公众舞台,被赋予影响人类环境实践,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的重任,成为世界显学。道教不是生态学,但其生态伦理精神因其独有的特色而为其他学说和宗教不可替代,否则就不可能衰而复兴,流传至今,影响深远。在伦理认识上,道教以其重视生命的喜乐、宁静、恬淡、朴素和心灵的充实与扩展为特色,关注自我与自然的协调,以人为本,内容简而深、博而约,具有无穷的趣味;在伦理实践上,道教致力于体玄修道,韬光养晦,淡泊名利,求得生命在情感、行为、自然、人伦与文化的互动中长存长立,因此它在对自然生态和人的关系的认识上,表现出开发生命活力的自觉能动性、与自然对象的同一性以及伦理认识的整体系统性。用道教的话来说,就是“自然之道不可违” 1 、“顺乎自然之道”。此自然所指是事物本质之自然、人生之自然、社会之自然。参悟事物、人生和社会之本质,求得生命与本性应有的风格、态度和气象,就是道教伦理追求的目标与精神支柱。

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体现在它的精致深刻的内容和吸引世人的内涵中,蕴涵在使它延续、发展久远的生命力中。具体而言,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万物一体的精神。道教所崇拜的最高对象是“道”。道教的宗旨是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所谓得道,就是通过修炼与大道一体化,因此,道教在中国诸多宗教中是最注重现实生命的宗教。在它看来,世间万物是一体的,自然万物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人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应当以生为乐,重生恶死,使生命不断升华。人类也要以平等意识尊重自然万物的存在与个性。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提出:“天地中和同心,共生万物” 2 ,认为理想的太平世界是人与各个层次的自然事物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世界。在道教思想家葛洪那里,万物一体的平等意识也非常明确和丰富,他认为人通过修炼可以实现“长生久视”、“肉体成仙”的理想,这个理想也就是与自然齐一或万物一体的境界。道教还有“生道合一,重人贵生”思想,老子指出,道是宇宙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万物,物我一也。”这表明道教注重从宇宙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人类的意愿。万物一体的生态伦理精神告诉人们,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营造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的社会。

二是生而不有的精神。与万物一体的精神相关联,道教认为人生最高的境界和准则是产生万物而不占有万物的道德。道教认为,人的肉体修炼、精神完满的最高境界是“道”。“道”是如何产生的呢?葛洪提出:“道起于一,其贵无偶,各居一处,以象天、地、人,故曰三一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灵。” 3 并且自认为这是对老子智慧大道的发挥。老子曾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自然的要义是:“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由之,只有“道法自然”才符合道德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在于繁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帮助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引导万物而不宰制它们。唐代道教学者、医学家孙思邈就是这种精神的实践者,他的医学理论以天人一体、生而不有说为基础,谓“天有四时五行”,“人有四支五藏”,“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之所同也”,“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4 孙思邈本人“学殚数术,高谈正一”,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品德高尚。道教的这种生而不有的精神具有相当的实践性和普世意义这种实践性和普世意义,提出了世间事物持续平衡发展的观念,揭示出人类要顺应自然,效法自然法则,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才能得心应手,取得成果;如果强行索取,则会适得其反,破坏和谐,不能达到很高的境界。

三是曲成万物的精神。在道教以前,《周易传》有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这里指出天道与地道是相对峙而又相协调的,其协调是由人来作中介的。老子将人提到重要的地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既然“人亦大”,那么人就不是仅依附于自然,受制于自然,而要驾驭自然规律。因为人要依靠自然而生存,要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道教于此进而提出:人要三思而行,审时度势,求仙问道而不强作妄为;如果反其道而“妄作”,势必败坏心性,甚至危害人类自身。道教的修习者认为人与宇宙万物是互相感应的,感应的基础在于人和万物都有灵性,人与物资讯相通。宇宙演化不停,生生不息,人作为宇宙共同体中的一员,应该以促进整个宇宙更加和谐完美为目标,而不应该以毁灭各种自然物的行为来扼杀宇宙的生机。因此,道教不仅给人以一种思想信仰,以安身立命或将注意力放在教义教规的完善和遵守上,求得祭祀、祈祷的肃穆和虔诚,而且将信仰或教义教规具体化为各种道功、道术,进而形成操作体系,引导众信徒去实践力行。可以说,道教是重视道、术、行的宗教,既重视“道”的提升,又积极提倡功法和炼养术。真正的道徒对道教真谛的切实掌握,在于不仅要懂得它的基本宗旨,或具备其虔诚的信仰,还要作道术的训练,努力积累道功,日进无疆,不断深化和纯正信仰。这样,就充分强调了人类活动的主体能动性,以及人与自然的适应性。人作为天地的中介与协调者,既要顺应自然,又要制约自然变化,加以引导,以曲成万物。

四是合而不同的精神。道教合而不同的精神是与传统伦理学中的“和合”精神相承接的。道教《太平经》提出:“中和者,主调万物者也”,认为自然界与人间社会各层次的事物,皆包含阴、阳、和三种基本要素,合而构成一物,故名三名同心。“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形体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极为中也。地有三名为:山、川、平土。人有三名:父、母、子。治有三名:君、臣、民。” 5 三名同心就是理想的太平世界。阴阳之道体现天意,所以人要顺应阴阳之理,从各个方面保持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顺,才能消灾去异,致力世界太平。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道教在信仰系统、丹术符箓、仪式规范中发展了和合的思想。合而不同的生态智慧,帮助人们认识到世间万物多样性存在的意义。保护了事物的多样性,就有可能达到可持续发展。

五是循环再生的精神。在关于如何有效地利用自然方面,传统的中国人确立了“大”和“久”的目标,并认为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要有中正的德性,效法天地,用制度节制人的无穷欲望,不造成对自然与人类的伤害。《周易》指出了两个途径,其一是“九二贞吉,以中也。”其二是“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天下,不伤财,不害民。”道教也发展了类似的思想,强调对生命以及生命存在条件的确认是圣人之智、圣人之德,是圣人之业,人的理想的生活世界是一个物我同一的美好社会,认为在那样的社会里,生命可以循环连续、周流罔停、生生不息。早期道教认为古之得仙者,或身生羽翼,变化飞行,卓然特立于一般人的本性之外,甚至化身异形,有似雀之化为蛤,雉之化为蜃。后来的道教吸收了更多的人伦日用思想,从生命循环再生的角度出发,把“老而不衰,延年久视,出入任意” 6 作为神仙之道。五代时期的道教学者谭峭以“化”的观点看待宇宙、人生和社会,提出:“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化精,精化眄,而顾眄化揖让……” 7 整个人生和社会的兴盛就处在变化统一的过程中。道教在利用物资的观念上,主张人类要多多节制欲望,保持万物的生机与发展活力,这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依时令进山伐林,夏以前禁采樵,禁捕幼兽幼鸟、禁杀鱼蟹,不竭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等观念是相当一致的。人与生物资源相处,要进行物质交换。进行物质交换不是强行占有,而是对自然作顺应与调适。

六是融通万有的精神。道教思想一向把大自然看作是一个充满生命的超巨大系统,其中的所有事物都相互有机地联系着,宇宙在其历程中运行,是时间坐标和空间坐标的交叉线。从老、庄之始便探其玄机,以揭示自然界中固有的整体关系。老子说:“大道泛合,其可左右。万物持之持生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8 也就是说,大道像广阔的河水一样滋润着万物,毫无私心,毫无偏意,像伟大的母亲一样爱护着所有的生命,所有的生命依靠道的养育而生。对自然界要善意对待,这是因为在根本上“人与天一也”。9 既然如此,就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庄子曰:“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天均者,天倪也。” 10 也就是说,万物都来自特定的物种,但在不同物质的物种之间也存在着联系和转换,如同圆环一样,分不出始终和次序。这种自然的联系性,可以叫做“天均”。道教认为道为世界的本原,道是创造一切生命的总源泉,是融贯万物生成的总动力。唐代道士吴筠说:“通而生之之谓道,道固无名焉。畜而成之之谓德,德固无称焉。尝试论之,天地人物,灵仙鬼神,非道无以生,非德无以成。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知其终。探奥索隐,莫窥其宗,入有之末,出无之先,莫究其朕,谓之自然。自然者,道德之常,天地之纲也。” 11 这里立足于物象世界的固然之理,推理道德本体对于物象世界的意义,其中蕴涵着通生无匮、品物有方的生态伦理智慧。大道是宇宙的本原,也是观察天地万物的出发点;站在大道的角度观察人世,天地同一,万物一齐,物我无分,无此无彼;天地万物虽然形态各异,人间诸事虽然各有其理,但说到根本上,则各顺其情,各尽其性,各自自然,各自皆安,这就是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体悟到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也就体悟到了大道,也就融入了大道。

总而言之,上述诸方面,落实到现实中以保持生物物种、绿化美化生活环境,可以为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这就意味着,道教生态伦理必然并且能够进行现代性转换。而转换的契机,则在于具有高尚精神境界的现代性人格的塑造。因为根据道教的观念来看,人经过修炼而达到的崇高境界并不神秘,遥不可及,至高的神仙也是人在世的造化和修行的体现。我国宗教史专家牟钟鉴先生把道教的神仙人格特征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生命力深厚旺盛,因此能够健康长寿;二是精神境界高超,摆脱“小我”而成就“大我”,所以精神可以不死;三是智慧超群,有很高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却又大智若愚,和光同尘;四是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功德在世;五是潇洒自在,豁达从容,善于化解烦恼,始终保持喜乐心情。能够做到这些方面,就可以称为活神仙。所谓神仙境界,除了幸福快乐的人,便是优美宜人的环境。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人民和平幸福地生活着,其乐融融,这就是人间桃花源般的美好生活。12 我们认为,人们只要努力建设,把中国道教的这种万物一体、生而不有、曲成万物、合而不同、循环再生、融通万有的伦理精神,融会灌注到现代人格的塑造中,用以推进我们的物质和文化建设,人间的仙境是可以在眼前出现的。

世事无常,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2020年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袭,整个中国都在家里,所有医务人员奋战在一线。

2020,全美国流感病毒带走了10000多人的生命,澳洲的山火迟迟不退,蝙蝠无处可逃

......

世事无常,意外从来都是猝不及防。

有人说,人算不如天算。无论你多富有,一场重疾,很可能夺走你的所有积蓄;一场意外,很可能让你一无所有。

在生命的无常面前,人是多么不堪一击,多么脆弱。

人生来来往往,真的没有那么多来日方长。等战胜肺炎,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燥,想爱的人就去爱,想见的人就去见,想做的事就去做!如此,才是对人生最大的不辜负。

随 喜 打 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