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文言文系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考题
(2019年西藏中考真题)
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小题。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
(2)人恒过 过:
(3)衡于虑 衡:
(4)而后喻 喻:
21.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苦其心志B.无案牍之劳形
C.曾益其所不能D.凄神寒骨
22.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3.完成填空。
孟子,名轲,________时期思想家,_____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亚圣”。请你写出一句本文之外的孟子的名言警句:__________________。
24.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理解,并另举一个能证明这一观点的事例。
【答案】
20.(1)举:选拔,任用。
(2)过:犯错误。
(3)衡:同“横”,梗塞,不顺。
(4)喻:了解、明白。
21.C
22.(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外部没有能匹敌的邻国和外患的侵扰,这个国家往往容易灭亡。
23. ①战国; ②儒; ③例句: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4.文中“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是说,忧患和磨难可以使一个人奋发有为,使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安逸和享乐则会让一个人不思进取,使一个国家衰败灭亡。
举例: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的故事能证明这一观点。吴越交战,越国战败,越王勾践立志发愤图强,卧薪尝胆。经过十年,越国恢复元气,兵强马壮,具备了复仇条件。反观吴王夫差,战胜越国后,以为忧患已除,生活骄奢淫逸,狂妄自大,最终身死而国灭。
【解析】
20.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衡”通“横”,梗塞,不顺;“过”是名词动词,“犯过失”的意思。
21.考查词类的活用及通假。
A.“苦”是形容词的命运用法;
B.“劳”是形容词的命运用法;
C.“曾”是通假字,通“增”,增加;
D.“凄”是形容词的命运用法。
故选C。
22.此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注重积累,尤其是重点篇目,要做到熟记。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入(在国内)、拂(辅弼)、敌国(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恒(常常)”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
23.考查文学常识内容的识记。文学常识的识记可以按人物、国籍、时代、作品、称谓等来记就可以,也就是所说的“名、时、地、评、作”几个方面来识记。孟子:名轲,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亚圣”。其名言有很多,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选择自己识记的名言作答。
24.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语句“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的意思是: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强调了“忧患”的作用和安乐的危害。历史上这样的事例很多,选择一个体现这一点的概括作答即可。如:卧薪尝胆的故事;命途多舛的苏轼的故事等。答案是多元的。
(2010·百色市,11-15,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
1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选拔)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任:责任,使命)
C.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D.人恒过然后能改(过:过去)
12.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必先苦其心志 行拂乱其所为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出淤泥而不染
C.舜发于畎亩之中 宋何罪之有
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贤于材人远矣
13.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讲了两个问题:如何造就人才;如何治理国家。
B.文章开头先用六位名君贤臣的事例来引出论题。
C.第二段先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从正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
D.文中画线句子的朗读节奏是正确的。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分)
译文: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分)
译文:
15.有人认为,国歌的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应该改掉,因为现在中国的国力强大了,“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请结合这篇课文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 。
【答案】
11.D(过:犯错误)
12.A(A项“其”:都是代词,都指代“将接受大任的人”
B项“而”: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
C项“之”: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不译,宾语前置标志
D项“于”:介词,“给”;介词,表比较,“比”)
13.C(应该是先正面论证后反面论证)
14.①(2分)(通过这些)来使他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关键词:“所以”译为“用(通过)……来”;“动””忍”,使动用法。错一处扣0.5分)
②(2分)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关键词:然:这样;后:以后,之后。错一处扣0.5分)
15.(3分)不同意。(1分)虽然我们国家现在国力强大,繁荣富强,令世人瞩目,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停滞不前,而要时刻保持忧患意识,牢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积极进取。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永远繁荣富强,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2分)(同意修改歌词的不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