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旅行指南》是遭遇降级的迷失北京|凤梨·早茶夜读686
686 | 读城记2020
《北平旅行指南》
是遭遇降级的迷失北京
80后,语文教育从业者
大家好,欢迎收听早茶夜读,我是凤梨。
这个月的主题书是《北平旅行指南》。今天是第一天,还是由我来做一个开场的介绍。
其实读书会读一本旅行指南,这个好像听起来挺奇怪的。读完这本书好像不太能有一个思维的改变,或者是一个理论的提升。它就像我们现在也能经常在火车站在飞机场在旅游景点买到的旅游小册子,没什么内涵。那这样古老的一个旅游小册子读起来有什么意思吗?我今天主要是想把我自己的一些想法跟大家分享一下。
其实说起来旅游这个事情,我自己可能并不是一个特别热衷于做这个事情的人。平时挺宅的,很懒得出门。每一次要出门之前,尤其是出远门旅行之前,很头疼的一个事情是什么呢?就是对于要去的那个地方,你其实是不了解的,需要做很多准备。可是这个矛盾的地方也在这儿,如果是你一个很熟悉的地方,其实你也就无所谓旅行了,对吧。那么既然要去的就是要去的是一个陌生的地方,就又不得不解决很多问题,比如说我到那儿以后我住在什么地方?那儿的风俗是什么样的啊?那的治安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一些法律规章是和我们这不同,我需要格外注意?甚至到那个地方我两眼一摸黑,哪些值得我去看?好像这些都会成为一些问题,所以相对应的,为了能帮你消除对于陌生这个城市的陌生感、恐惧感,“旅行指南”这种书籍也就应运而生了。
01
“旅行”为什么要指南
我们读这本《北平旅行指南》的时候,会发现这本书会刻意的强调,这本旅行指南是跟以往的游记式的书籍不同。这也就能让我们想到一个问题:那古人没有旅行指南不也照样旅行?
旅行这个事情当然不是从二三十年代才开始有的这么一个行为。旅行很早就有,中国古代也有很多关于旅行的诗歌,关于旅行散文,还有绘画。这些都能表现旅行题材,可是你会发现中国过去的这种旅行方式和我们今天看《北平旅行指南》,它背后指向的那种旅行方式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在中学语文教材里面有很多的了不起的大作家,他们好像成天就泡在外面,整天都是在路上,比如说像苏轼,不是被贬到这儿就是被贬到那儿,比如说像李白这种人,一辈子好像都畅游于名山大川之间,再比如杜甫赶上战争后的那种颠沛流离。
古人的这种“旅行”方式和我们今天说的很不同,有些是跟贬谪这样的政治制度有关系,有些是为了四处传播政治理想,求得入世机会,比如说像孔子这种周游列国,当然还有像李白很多时候也是单纯的游览,与朋友交游,他们也会去看一些名胜景点,但是更多时候他们去游览名胜并不是打卡或印证名胜,更不是跑去带动周边经济发展,而是会把自己的很多情怀与思考同观看结合在一起,很多时候他们甚至去了假名胜,最著名的就是“赤壁”,那些了不起的赤壁怀古咏史作品没几个是去对地方的。所以这个和我们今天说的这种买买买拍拍拍的消费娱乐形式的旅行很不同。
如果我们考查一下西方关于旅行的概念的话,也会发现有两种旅行,一种是travel,还有一个是tourism。这两种也是不同的,前一种travel更像是古典性的旅行,从词源上来考查的话,它来自于法语,本来意思是辛苦而繁重的工作,可以看到这个词用为旅行时原本带有对于远方的艰难或者危险的踌躇畏缩。最初的旅行很多时候也是被迫的迁徙,后来旅行变成了一种贵族的生活方式。
那我们今天读的这本《北平旅行指南》所说的这个旅行,我们想象的这个旅游是什么样子呢?其实更像是tourism的旅行方式,它是一种目的性更强的一种消费型的旅行,这种旅行的出现伴随的是中产兴起,很类似我们今天的买买买拍拍拍的旅行,组团扫货的旅行,这在当时也经常会被大家看不起。所以这个词最初带有一点贬义,是说围着一个东西旋转,没有目的转转转。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到处扫货买便宜。
这也是《北平旅行指南》所指向的这种所谓带有现代意味的旅行方式。所以大家看《北平旅行指南》的时候,你看他前面的这个序言部分,讲得还是挺清楚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种书出来呢?它其实就是要迎合的是这样的一种新的旅行的潮流啊,他跟过去我们说古典式的,无论是李白这种还是苏轼这种都不一样了,他是需要有一点消费能力的人,中产阶级,帮他们消除远方的畏惧,刺激他们来北平旅行消费,拉动城市发展。
《北平旅行指南》编写的背景以及原因之一是首都的降级,20年代国民政府统一全国后,首都就从北京搬到南京去了。当北京不再是北京而是北平的时候,他到底要以一个什么样的面目,什么样的定位在这个国家出现,就成为当时政府需要考虑的问题。当时有很多说法,一种的提议是说把它变成一个教育城市,来承担文化教育功能,另外一种转型方式呢,就是把它变成一个旅游城市。所以你看这本《北平旅行指南》很有意思,虽然是民间编的,但还加了当时市长的画像好像代言人似的,感觉有点今天县长直播带货的意思。
可以说这本书当时是一个市场行为,商业行为,出这样的旅行书迎合逐渐升温的旅游市场,大家好买,很畅销,出了n版,而且不断被迭代,不断增加内容。然后另一方面它后面还有这样的一个城市转型作为推动。
02
旅行指南
是对北京的降维打击?
如果我们翻开这个书来看的话,你会发现,这还不是首都降级的问题了,而是首都降维。
旅行指南这种书在古代也不是完全没有与之类似的书籍,也可以从历代笔记里面找到类似的介绍衣食住行、名胜风俗的书,早老师的领读月份里就有。但是这本《北平旅行指南》又很不同,它很不同的一个地方在哪儿呢?就是它是一个城市百科全书式的书籍。
我们经常说一个人家里面的一些藏书,有些是用来读的,有些是用来收藏的,还有一种呢,就是用来查阅的,比如说像字典啊,辞书啊,资料汇编啊,以及百科全书,你不太会一页一页把一本百科全书全看一遍,也没有什么意义对吧?百科全书的编排本身是没有连贯的逻辑推演或叙事的,它更多的是需要你来查阅用的。事实上这本旅行指南那也很像是一种百科全书,你需要对北平有什么了解,你就把这书翻开,找到相应的条目看,比如说我想知道故宫的情况,我想知道某一处名人故居的情况,或者是寺庙比如法源寺的情况,那我就翻到相应的条目来看它当时有什么样的历史,他现在的现状是什么,他保留了一些什么,这些东西都在这个旅行指南里面被记得非常详细。我们去旅行的时候也可以按图索骥来打卡。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条目资料编写很清晰,但它是被抽离出它所在的这个城市语境的,抽离出他所在的那个街道空间语境的,以及被抽离出它所在的那个历史脉络的语境的。它被变成了一个个单纯的知识,比如说法源寺,你看到这个条目的时候,你会读到法源寺相关的信息,但你不会想到法源寺这个寺庙周围,他整个街区,整个南城的氛围是什么样的氛围,不会想到法源寺在整个历史脉络里作为这个城市的一部分的时候和整个城市当时的历史演变的关系,它所见证的那些历史事件的宏观的脉络,以及在这样的历史、地理谱系里面,它有什么样的价值,什么样的故事,不会有一个共情的感受以及深入其中的体验。同时,你在看的时候也很难从里面读到书的编写者,他对于这个地方的情绪情感。相反,你只会觉得编者在有意识把它抽离,把这些全都抽离出来,把它从历史当中抽离出来,把它从整个城市空间当中抽离出来,把它从个人情绪当中也抽离出来,变成了一套纯粹的知识。
但变成知识又怎么样呢?它实际是把原来北京城的等级层次以及多重维度消解掉了。那些原本非常神秘无法看到的,甚至进都进不去的皇城、紫禁城,普通民众现在可以对它有一个非常直观且知识性的了解,更有趣的是紫禁城的这套知识和法源寺的知识以及某个名人故居的知识,甚至是某一条胡同的知识,都是一样的,在同一层面上的。实际是把整个北京的等级性,他的原来的层次性,它历史的纵深完全给拉平了,拉成了一个平面,由原来三维甚至四维五维变成无差别的二维平面,只剩下方位的区别。
这样的问题当然很明显,就是你看这个书的时候仿佛对北京有一个知识性的了解,但是,它并不独特,这一城市中的所有条目都在一个平面,而不同城市在类似的指南中也会被拉平为同一知识平面。对旅行者而言,很难从旅行指南真正融入这个地方去(虽然它已经比今天的各种指南有人文性多了),也难以产生共鸣与关联,很难把它变成一个能够有完整叙事进行深层次理解的地方。
那这样有什么好处呢?好处就是,作为旅行指南,这是非常合格的。前面我们说过了,一个普通的tourist不需要对要旅行的城市有怎样的深层理解,它只是我的一个消费对象,我非常能够容易的把你进行吸收和认知,我非常容易的知道我要去那儿我要看什么,我要买什么,我怎么样的出行,我能知道这些就足够了,城市提供指南,提供服务,提供产品,消费者就足以实现一次完整的消费闭环,我不需要对你有任何深层次的介入,所以旅行指南的这种编排也与相应的旅行方式是密切相关联的。
《北平旅行指南》和对于北京介绍的一些古代笔记、诗文的一个不同点就在于它多了摄影的照片,这个照片和以前的绘画或版画还不一样,照片我们看起来仿佛更有真实性,特别是照片会成为文字的注解,同样的文字也会成为图片的一个注解,你会经常在这本旅行指南里读到,一段文字写着写着就说参照某某某图,就是这样的一个情况,图不是孤立的,而是文章行文的一部分,他们之间有一个相互的印证作用,让景观介绍给人更真实性也更直观的感受。
不过什么样的景观,什么样的风景,可以作为这座城市的景点,旅游地点,在城市窗口意味的书籍里呈现出来,它是要经过选择的。
当这个图像,非常直接,赤裸裸的,孤立地展现在一个读者面前的时候,你会更加把我们刚才说的这个景点进行一个明确的抽离。如果只有文字,那么你会对景物进行一个主动的想象,等到真正去看的时候,会有新鲜感以及将眼前景物同文字记述进行主动比的过程,近景远景重新打量,有一个自己再去发现和观察的过程。但是当这个摄影图片直接给你以后你会发现,旅行就变成了印证,印证图片,摄影焦点会事先规约我们的眼睛。在越来越炫目的影像时代,现在很多游客会做的一个事情,就是我到那个地方好像真的就只是去看照片要拍的这个,然后感慨,果然就是这样,然后,来我们拍个照片打个卡,或者一看唉,也不过如此嘛,来拍个照片打个卡。
而更有意味的是被拍摄镜头里面的这一片景物就成了被节选和框定的风景,会让游人格外的把它进行孤立。这样的一个图片,他当然很真看起来很真实,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一个点就是,当这个城市它被作为一个旅游城市之后,他在这样的旅行指南里面,对自己进行抽离和解剖的时候,那这本书所能带给你的,实际上是一些对于这个城市的非常支离破碎和平面化的的一些理解。我们今天的城市建设中那些被孤立保护或围城景点的地方,往往也是这样,它们不需要整体性的文化生态或景观生态,只需要把一个桥,一个碑,一个塔,一个院子单独圈起来就好了,大家过去看一看,这就是景点。
我印象挺深刻的是“卢沟晓月”的那个碑,还有卢沟桥的照片,甚至可能很多游客会在同样的位置以同样的角度去进行拍照、合影,也就是说这样的一个方式无形中规约了旅行者观察景点的视角以及方式。
03
旅行指南
是北平的自我确认与重述
大家在看这本旅行指南里的图片的时候,首先肯定是看这个照片拍的什么地方,或者这些地方和今天有什么变化,比如说卢沟桥的照片,你看那个时候的水量非常大,可能也赶上汛期,水感觉都快没过桥洞了,还挺震撼的。这是一种看图片的方式。但是我们如果把这些图片放在近代以来的北京影像史上来看的话,其实也挺有意思,你会发现《北平旅行指南》也是一个城市进行自我确认和重新言说的文本。我们之前在说那个投了几百亿的烂尾楼县城,说它的规划设计也是一种自我言说,但《北平旅行指南》这种自我确认与言说,不是通过城市设计规划来完成的。我们之前说过,《北平旅行指南》里的风景一定都是被发现与选取的,当然这本书里的景点选取非常庞杂,简直近乎十步一景的感觉,与北平历史有一点蛛丝马迹关联的全都选进去了。但是它依然是一个自我的筛选与确认过程。哪些地方会是景点,很大一部分的这种自我确认,它是由一个外来眼光来进行发现之后,然后本地人进行自我认同的。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我记得我们群里面有一位朋友原来写这个高粱桥,其实高粱桥你看在明代的时候那个地方呢,本来可能并不是一个什么风景,它成为风景实际有赖于袁宏道他们的书写,发现这一风景。那么近代以来除了古人发现的风景,北京的那些景观很多时候是近代西方的旅行者,他们发现的。包括宫殿,包括很多寺庙,包括那些城墙城门以及民俗风情等等,他们发现并认定风景的方式很多时候不只是文字记录,还包括了大量的摄影照片。而《北平旅行指南》的那些风景照片,很多都是和最早西方旅行者所拍摄的那些风景照片所重叠的,选景以及拍摄视角、焦点是重叠的。它里面隐藏着一个对于外来眼光,特别是西方眼光的一个借用,以及把他们这种观看和评价内化成为一个自我认知,一个自我的想象,进而对外进行自我言说与展示。
嗯,这样的事儿其实到今天还有啊,比如我认知北京就是和一个朋友拿着一本外国人写的,北京必去的几十几个景点,然后我们一个一个去,一家一家吃,然后好像觉得对这个城市越来越认识,越来越熟悉了,这个其实挺奇葩的,就好像你自己突然有一天你要重新来看待你的身体,重新看待你的手,看你的脚,看你的胳膊,你们原来是这样啊。但今天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在的城市的认知确实可能连一个tourist的程度都没有。
所以今天阅读《北平旅行指南》确实是一个可以了解北京的过程,这里有很多对于历史的介绍,对于这些景点的介绍,更重要的是那些已经消失的,而在这个书里被记录下来的东西。同时,它也是一个了解二三十年代的北京的窗口,政府以及社会上的文化人希望外面看到的北京的样子是什么,比如大家都觉得上海摩登大都市,北京土得像村儿,但这本书里除了古都风貌,还特意强调北京的警察体系如何首屈一指(虽然老舍小说经常吐槽),写了很多现代化的地方,无论是管理方式,城市设计还是一些基础设施等等,很有意思。
好,啰嗦了不少了,这就是八月的仓皇开局,这个月如果有时间,我们可以实地穿越一下,把旅行指南变成穿越指南。好,就这样吧,拜拜。
今晚二条
赵树理,舒舍予,两大文豪
领导汪曾祺编杂志
往期
TAN
回顾
欢迎大家
如果您也有兴趣一起来讲故事,或是聊聊关于阅读、关于书籍的事情,欢迎把文字稿和音频发给我们。
读不孤,必有邻。
要求:
1·稿件以1500字左右为宜
2·手机录音即可
联系邮箱:
viabewater@163.com
早|茶|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