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课,究竟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一节课,究竟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李广生

当我写下这个题目后,大脑一片空白。作为一名从教近25年,而且正在从事教学研究的老教师,面对这一问题,居然糊里糊涂——不是我有问题,就是教育有问题,或是我和教育都有问题。

三维目标提出之后,不管顶层设计者的初衷如何,在实践层面上,三维目标理所当然的被视为三个目标,大江南北,无不如此。在短短的一节课中,要在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个方面,都让孩子有所发展和提高,其难度可想而知。核心素养有取代三维目标的趋势,有专家声称:中国教育将由素质教育时代步入核心素养时代。就我目前所了解的核心素养框架和各学科的核心素养细目来看,核心素养与教学实践还有相当一段距离。我在另一篇文章《关于核心素养,你只需要知道这四句话!》中,也表达了类似的担心。三维目标失之于碎,核心素养失之于虚,一节课究竟能够给孩子带来什么,不仅是现在,即使到了将来,也会是个问题。

课堂的边界在哪里,在一节课中,究竟能够实现什么目标、应该实现什么目标?目前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叫做“穿越课堂边界”,如果连边界在哪里都不知道,又何谈穿越?

课程整合渐成流行趋势,课堂边界再次被突破。几个学科的教学内容汇聚到同一节课上,在课堂时空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只能打开课堂的边界,就像阿庆嫂一样——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改革主张,带着各种各样的改革举措,纷纷涌进课堂、游说教师,真可谓是——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最终的结果呢,阿庆嫂早就告诉我们了——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

整合固然重要,创新必不可少,但我们必须要清楚一点,课堂就是课堂,课堂的边界真实存在,课堂不是一个啥都能往里装的筐。如果课堂的边界一再被突破的话,那课堂就真的变成了一个千疮百孔的筐。这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

尊重课堂的边界,并非是要固守封闭的课堂。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非常深刻的伤害着我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我们既尊重课堂的边界,又反对课堂的封闭。我们为课堂划定一条边界,并不是要把课堂孤立、隔绝起来,而是让教师更加清楚,自己应该干什么、能够干什么,从而把该干的干好。

我们真的有必要以整合的名义,把不同的课程引进课堂吗?什么课程可以和什么课程整合呢?语文可以和音乐整合,为什么不可以和美术整合,为什么不可以和体育整合,既然都可以整合,为何还要开设分科课程呢?因此,以整合为出发点课堂教学改革,常常会让人陷入教育的悖论之中,最后只能为了整合而整合,课堂的边界就不复存在。

我们真的有必要以改革的名义,把各种教学创新引进课堂吗?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有其局限性和适应性,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这是我们早已总结出的最基本的教学规律。可时至今日,为何我们还习惯这样表述:为了践行某某教育,认真探索、积极推进某某教学方式?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做的就不再是儿童的教育,而是某人的教育,也不再是为儿童做教育,而是在为某人做教育。因儿童而存在的课堂,以儿童为基准划定的边界,也就不复存在了。

整合也好,改革也罢,其实都是手段,目的还是促进儿童的发展、生命的成长。一味的突破课堂的边界,极容易带我们进入为了整合而整合、为了改革而改革的误区。我曾极力反对预习,在研修平台上和全区的小学教师辩论,其目的也在于捍卫课堂的边界。课后作业已经把课堂的边界无法改变的向后拓展了许多,如果课前预习再把课堂的边界向前推进,那学生的生活,除了课堂还有什么?我们宁愿让世界成为学生的课堂,也不愿意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世界。

“生命课堂”为课堂划定的边界有两个,一是儿童,二是生活。让学习真实的发生,是基于生活的课堂,让生命自然的成长,是基于儿童的课堂。树立这种观念,就不会再盲目的整合课程,而是要把真实的生活引进课堂,一旦进入到真实的生活,课程整合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也就不会再盲目的教学创新,而是立足儿童生命的成长,一旦立足儿童生命的成长,教学方式的转变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一节课,究竟能够给孩子带来什么?如果把一节课的价值放到孩子整个人生发展的大背景下检视,可能会有这样的发现:一节课的收益对孩子的一生来说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一节课的伤害对孩子的一生来说也许是刻骨铭心的。

欢迎关注·感谢分享·期待留言
关注生命 致力原创
微信号:jiaoyu_rensheng
长按二维码,即刻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