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之死并不冤,他犯了职场大忌,上司与下属最忌“性相近”
袁崇焕之死并不冤,他犯了职场大忌,上司与下属最忌“性相近”
常有人谓袁崇焕冤死,认为崇祯杀崇焕乃是自毁大明长城,然事实是否如此呢?我看不然!
细数明朝末年那些事儿,忠臣的价值可堪咀嚼。
袁崇焕不得不说是个明朝末期难得的猛将,于宁远之战重创后金,使其威名远播边疆。对于这个人,要么拉拢,要么除掉,没有第三条路可走。继承努尔哈赤遗志的皇太极,认为拉拢此人代价太大,不如除之而后快。
史栽皇太极派“无间道”入京,崇祯愚钝受其蒙蔽误中反间之计,狠心将返京救驾的袁崇焕革职查办,最终给他按了个通虏谋反的罪名,并且不让他好死,以世间最为残酷的凌迟寸磔之极刑将其处死。法场之上,百姓如狼似虎,咒骂袁督师祖宗八辈,更是生啖其肉,怎一个惨字了得。
有许多人认为崇祯若不杀袁崇焕,满清便不能入关,明朝也不至于灭亡。其实这样来看待袁崇焕的话,真的是高看了这个人,他纵使能力再大,于当时局面也无法力挽狂澜,明朝的气数已尽,早晚都会灭亡,不是他袁崇焕一人能救的。因此,杀不杀此人,跟满清坐不坐中原没太大干系。
袁崇焕是个自视极高,不屑随波逐流之人。他有个缺点,也是个大忌,那就是过于自负,性格有些孤傲,跟三国之中的关羽有一比。
而崇祯也是这么一个货色,自负、自信、自大的极点,除此之外还有一股子愤青之气,恨不得立即将这个已经摇摇欲坠的朝廷摆弄稳当。
崇祯最初是非常赏识袁崇焕的,这致使被压迫已久的袁崇焕颇感吐气扬眉,甚至有点乐极忘形。
与崇祯初见之时,他即夸下海口,扬言五年之内收复辽东失地。豪言如山震,出口兴波涛,崇祯听罢欢喜雀跃,认为自己选对了人,买对了马,押对了宝。
然而,过度的期待往往是夹杂无穷后患的,说到做不到就是忽悠君王。袁崇焕迟迟不能收复失地,有朝臣问及可有平辽良策,袁崇焕答曰“聊慰上意”。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我先把皇帝逗开心,而后另谋计策。
这就等于画了个大饼给崇祯,崇祯看到画卷上的大饼充满饥饿感,却死活吃不到口。
血气方刚的崇祯皇帝,将大明的未来寄托于袁崇焕身上。可袁崇焕的种种表现,让崇祯渐渐失去了耐心。袁崇焕有个非常不好的毛病,那就是喜欢先斩后奏,秉持“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套路。不管是擅自斩杀毛文龙也好,私自跟皇太极议和也罢,另外他还把粮饷擅自卖给了降后金的蒙古,这一切一切都没有经过皇帝的授权。而是他先把事情做实之后,再上奏禀报皇帝。
袁崇焕的做法不但令崇祯感到失望和愤懑,就连那些以往支持他的大臣都有了不满和疑心,奏折递到崇祯面前,崇祯长叹一声,依旧力保袁崇焕,并未阻拦其主张。
袁崇焕给崇祯空头支票一直得不到兑现,而他的种种做法让人不得不怀疑他的私心。擅杀毛文龙,无疑为皇太极打开一道屏障。几个月后,皇太极率满洲八旗精兵绕过袁崇焕部署在山海关的防线,顺蒙古南下直逼京师。
坚固的防线怎么说崩塌就崩塌了呢?防线的崩塌不仅令京师岌岌可危,也令崇祯和袁崇焕的主仆关系瞬间崩塌。
尽管袁崇焕回马急救京师,但他只追不击的战法,连同过往种种迹象,使得崇祯和那些朝中元老怀疑他早与后金串通,说不定皇太极就是他引入京师的。
当然,这种猜忌还真的有些冤枉袁崇焕。依照当时的战略部署来看,袁崇焕采用的是避免正面交锋的战略,他深知八旗兵人强马壮,与之在野外正面交锋,赢面不大。以守为攻的战略对明军更为有利。因此,袁崇焕一心要跟皇太极打京城保卫战。将战线拉长之后,远道而来的皇太极便因久攻不下而自行撤退。
战略是对的,这一点无懈可击。然而袁崇焕只着眼沙场,而忘了顾及身在京城的崇祯。这就好比一个公司的业务员只顾自己的业绩,而不顾老板有没有能力接单。
崇祯彻底失望了,空头支票没兑现不说,还不拿自己当BOSS,是可忍孰不可忍。然后此时的袁崇焕不知脑子那根弦儿搭错了,愣是触犯了古往今来手握兵权者的第一大忌,他亲率重兵从边防返京,消息传到京师,吓得崇祯和那些朝臣惶恐不安,他们将袁崇焕当成了第二个皇太极。
袁崇焕的种种表现彻底触动了崇祯多疑的神经,他下旨不允许袁崇焕率兵入城休息,让这些居心不良的家伙们驻营于城外。
崇祯翻脸了,袁崇焕被人用大筐从城下拉到城上之时,已经预示到他的末日。一个大将被人用大筐如猪猡一样弄到城上,此时的崇祯已经在霍霍磨刀准备宰猪。半年之后,袁崇焕被通敌罪判处极刑,下场坎坷且悲壮。
正如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毛佩琦所言:“袁刚愎自用,不拘小节的性格,在他私自与皇太极议和及贩卖粮草这些失误中表露无遗。他是行动主义者,对当前战局能作出实时反应,但与此同时,袁我行我素,不愿跟人磨合。偏偏崇祯同样刚愎自用,两人的合作注定只是一段短暂的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