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王国”的追梦者

文/张国雄

岁月漫漫,黄沙茫茫。

死寂的沙漠,毫无生气地板着面孔。一眼望去,无边大地,竟然看不到丝毫绿意。没有流水,也没有高山。到处都是单调的色彩,连一棵树木,都难以找到。

沙漠地区的风力极强,最大风速,可达10—12级。狂风袭来,一道道沙浪向前奔涌,在沙的世界,简直就没你的立足之地。

沙漠地区的年均温差,当在30—50℃之间。日温差更大,夏天午间,地面温度可达60℃以上;而在夜里,仅仅只是眨眼功夫,温度又降到10℃以下。“早穿皮袄午披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便是西北沙漠地带,特有的一种气候特征。

荒漠化,让良田变成了退化的土地;重生的沙漠,埋葬了人类文明的梦想。“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我国北方的沙漠带,已经呈现出咄咄逼人的潜在危机。

值得警惕的,是有些沙害非天然形成,而是人为酿就的灾难。因长期以来靠天养畜,超载放牧或毁草开荒,我国1/3的草地,已不同程度开始退化。植被荒芜,草地生产力,在大幅度下降,土地荒漠化,亦然形成严峻的局面。同时,因对林地的管理及利用不尽合理,滥伐森林的现象,也尤显突出,从而导致了水土流失的不断加剧。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则是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面积已高达37%的比例。

阻击荒漠化,不仅关系到人类生存,也关乎一个民族的发展。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数不尽的“治沙英雄”,正是怀着“将荒漠变为绿洲”的信念,默默无闻地,追寻着“绿色王国”的梦想。他们的故事,无不令人深为惊叹。

殷玉珍,即是与沙漠拼搏的斗士,被称为中国的“治沙英雄”。她从陕西靖边县,嫁入内蒙古毛乌素沙漠的中心腹地。34年来,只有小学文化的她,植树多达7万余亩,并由此引起全世界关注。她荣获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治沙标兵”称号,还获得首届“中华环境奖”提名、第四届“中国十大女杰”殊荣,和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殷玉珍所在的林川村,又被唤作“紧背沙”,荒无人烟,自然环境十分恶劣。新婚之夜,这里,就刮起了一场漫天的“黄风”。他们的住所,几乎被沙尘埋掉了半截。可面对困境,殷玉珍没有选择逃离,她所想到的,是“我要种树,只有树活了,人才有活路。我宁可种树累死,也不被沙欺负死!”

说干就干。这名倔强的农家女,用羊换回了一批树苗。但在一年后,600棵小树,却只存活了10棵不到。殷玉珍并未灰心丧气,而是不断总结教训,在摸索中寻找更好的方法。通过努力,不毛之地,终于长出了紫穗槐、沙柳、杨柴等灌木,诱人的绿地,终于出现在昔日大漠。

如今的“紧背沙”,能看到林子,听到鸟叫。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树林,风一吹,就像殷玉珍孩子一般,都向她招手。殷玉珍被绿色“海洋”所深深陶醉。这,便是她在沙漠的追梦。

“人民楷模”王有德,“让沙漠变绿洲”是他的梦想。他带领的团队,经过三代人艰苦创业,在毛乌素沙漠和黄河之间,营造出一条长48公里,宽38公里的绿色屏障。控制流沙近百万亩,实现了让沙漠后退20公里的壮举。按平均行间距两米计算,种下的树,能绕地球赤道七圈。

造林英雄石光银,这位老人,生命不息治沙不止。他的团队,在陕甘宁蒙四地交界的毛乌素沙漠南边的地段,用了40多年的光阴,终于开拓出一片绿洲,将当地的全年降水量,从30年前的200毫米,变成了420毫米。

我们的治沙人,在荒漠沙地,亮出了甘于奉献的豪气,打造了一片绿水青山。其治沙精神,犹如浮躁世界的清流,雨润无声,给新时代的发展征途,带来了一抹明媚的亮色。

治沙人精神,是“功成不必在我”的坚持,是“功成必须有我”的担当,是“功成只需忘我”的奉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