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写我——吴振锋书法艺术品鉴
吴振锋,笔名不然,别署万庐。一九五七年生于陕西商州。
曾任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收藏研究部主任,《美术博物馆》杂志执行主编。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五、六届学术委员会委员,第七届隶书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文史馆研究员,曾担任全国第六届、第八届书学讨论会评审委员,全国第九届、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评审委员,全国第二届手卷展评委,中国美术馆第二届当代名家书法提名展艺术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届全国隶书作品展暨研讨会评审委员,乌海杯全国书法大赛、全国首届王羲之奖、首届钟繇奖、首届云峰奖、王安石奖、陶渊明奖、七届全国楹联展评审委员,第四届、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审、监审委员,全国首届小品书法大展评审委员,第六届兰亭奖监审委员。广东省书法院特聘研究员,兰州大学书法艺术中心研究员。
作品曾入选中国书协举办的全国第二届新人新作展,第五、八届中青年书法家作品展,首届楹联展,首届行草书展,全国隶书大展、海内外著名书法家作品邀请展、中日、中韩、中新、中马书法联展、中国近现代书画展,故宫博物院书法名家邀请展等,获奖十余次,作品被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中国文字博物馆等多家文化机构收藏或刻石,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获“全国奖”。
多年来在《中国书法》、《书法研究》等报刊上发表书学论文百余篇,曾多次参加国际书学讨论会、全国书学讨论会及全国书法批评年会等学术活动。论文曾获全国隶书学术研讨会一等奖,全国第五届书学讨论会三等奖。论著《叩问心灵——吴振锋论书三题》荣获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
出版有论书文集《心灵的选择》、《叩问心灵》、《因为书法》、《新中国60年书法史纪》、《书法发言》、《字里千秋》,另有《华山三友书法集》(合作)、《吴振锋书法》《当代中青年书法家创作档案·吴振锋》等行世,执编有《美术博物馆》。
62cm× 246cm
黄河东去三十里,春草西连一片云。
把酒送君无限意,不堪榆雪落纷纷。
明中卫巡辅使(误为史)殷仁《书怀》一首,戊戌初夏吴振锋书。
书法写我
文/吴振锋
也许只有到了一把年纪的时候,有关艺术、人生的种种才能想得透彻。我肖鸡,故我有“司晨”的宿命。眼前一似觉知到了东天的鱼肚白,于是,我准备引吭高歌。因为书法。
62cm×46cm
唯道集虚。庄(老,点去)子语也。 戊戌夏月吴振锋书。
弹指一挥间,我习字也有三十多年了。对于艺术,我敬畏,我也当真。我用生命的泰半时间来写字。文字的书写成为了我每天的功课。一个人,把生命燃烧在做一件事上,这精神想来也深为自己感动。佛说一切果都来自于因。我不知道是什么因让我心无旁鹜,乐此不疲,历三十载,酣墨挥汗,寒来呵冻而未能稍自放逸。这是否是一种“执”,是一种要破的“执”。我也不知道,文字书写如何具有如此的诱引,这又是一种怎样的“因”?而在我身上,又是怎样的“种子”生成了,成长了,蓬勃了,让我与书法“结缘”,以至于我有时不免厌憎,她着实占领了我生命的、心灵的、思维的空间。但又怪不得谁,一切都是本愿。这完全可以归因于一种自觉,一种自我的选择。比如,我的隶书,没有人规定我非得写或者非得写成这样。说“非得写”是一种兴趣使然,这里边有天性。说“非得写成这样”,则大多是因了后天的“习得”,是学习、借鉴、较比、筛选、涵化、养成的结果。我生也有幸。假如处在六十年前,九十年前,我相信,不是战争,就是瘟疫,它们都可以让你写不成字,更毋庸说写成怎样。假如处在一百年前,我的隶书注定不是这样写的。因为那时候,一切墨迹手写的隶书都还在地下躺着,即使王候将相也看不到,况乎我辈草根书生。更何况,我们较比隶书的书写方向其参照系不光是摩崖、庙堂的刻石,更有简帛的墨迹。甚至,东汉的朱书陶瓶,就放在我的案头。我相信“古物有灵”,这些活生生的文化标本让我真实不虚地看到两千年前人生命书写的鲜活状态,轻而易举就把一些时髦的比如“魏晋才有书法”这样流行的“魅”给“祛除”了。当然,破“遮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故尔,我知我幸,我才心存感激,感恩时代,感恩天地万物,感恩师长友朋。总之,感谢书法,以及书法予我的一切。
62cm×246cm
千秋万岁。拟汉吉语瓦意书之,吴振锋书。
1947年,海德格尔写了《关于人道主义的信》。他在这封信中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在这个家里,住着‘人’”。这话委实难懂,却有意味。所谓“人”居住在语言所构筑的“家”里,乃是说,在本源意义上的“语言”并不仅仅是“人”的“工具”,并不是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里的“什么”,不是由“我”决定的,而“什么”,本身自有生命。于是,海氏另有一言,“不是我说话,而是话让我说”。翻译成书法,我觉得一往我们一直觉得自己在搞书法,其实,这很片面,甚至是错的。当我们自以为是地“搞”书法的时候,你反而受书法的宰制,反而无如你心存敬畏,心存感激地纠正你的“执着”与“偏见”,听任书法对你的书写。也许,这才是书法的真相。一直到知命之年,我才有此醒悟,迟乎哉?不迟也。于是,心平而气和。燃一炷香,放一段音乐,任由文字对自己的书写。如此,累月积年,积久成习,反而觉得一个自在,也便不知其苦,以苦为乐了。书上说,汉时的文吏,“以刀笔为耒耜,以文书当农业。”其实,如今的自己与三十年前握犁把的自己,本没有任何不同。再说了,中国的文化,发展到汉代,文字成为一切生成变化的枢纽和力量,而文字能力,便成为判别一个人是否有教养的最佳指标。借力于文,人亦获得某种神圣性。及至今日,这种以文字而文学的文化价值观从本质上说一仍旧往,并无太大的变化。而人的“文”之“化”,即人文化成是一个生成养成系统,在人是一个层积的过程。这是文化“自性”使然,而书法则是最好的法门。所谓“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道沿圣以垂文”是也。孔子“文胜质则史”,就涵有这个意义。西哲黑格尔说一切艺术都是在朝诗发展,具有诗的性质,证之于中国诗性文化,这话也很对。书法的道统亦在于斯。
62cm×246cm
婴啼如歌。圣中外孙百日纪念,吴振锋书。
书法写我还存乎另一种意义,那就是有关艺术本体,要我去思。而人类任何“思”,都不是“空想”,因之,又进尔诱引你的阅读,你须在与古今中外先贤大师的心灵对话中去寻找。因此,阅读已然成为一个书法家或文化人的生命之需,或者,是生命的部分,而且,这种阅读几乎与知识谱系,知识价值亦无关,所以,与知识的携带生存更无关。古人所谓“黄茅白草,一望即是”是指说那种思想与艺术上的“贫”化,而这光景今日尤甚。我想,根本的原因怕是“进食”的问题。
124cm×246cm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王维《终南山》诗一首。戊戌四月余返故乡读此诗兴来一挥。
吴振锋。
书法“写”我,几十年真实不虚。这种书写,有时是抒情地书写,有时则是激烈地雕刻。抒情,如雪里芭蕉;激烈,似火中莲花。尽管这种书写,缓慢而诗意,且是在不知间进行的。然而,我的愿心如故,我并不追赶,一任自然。因为,我礼敬的,是我心中的“佛”。我乐于享受这种生命的温暖。
2009.3.29时于长安万庐
124cm×246cm
迁闻(误为问)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伏惟伯陵材能绝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洁,不以细行荷累其名,固已贵矣。然未尽太上之所繇也,愿先生少致意焉。
右为司马迁《与挚峻书》。戊戌初夏吴振锋书隶。
124cm×246cm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戊戌夏吴振锋书。
124cm×246cm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作于和州任上,托物言志,意在高洁。戊戌初夏读古遣怀也。吴振锋。
124cm×246cm
君不见,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 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 丹丘生, 将进酒, 杯莫停。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 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唐李白《将进酒》一首。戊戌初夏吴振锋书。
31cm×246cm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稼轩《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戊戌初夏吴振锋书。
31cm×246cm
诸葛匡时前后两表,横渠求道东西二铭。
戊戌初夏吴振锋书。
31cm×246cm
制书刻辞能为金石,长年久乐道在高明。
袁克文曾以此赠来楚生先生。吴振锋书。
31cm×246cm
宿雪不除爱厥虚白,新月来觌丽以流黄。
戊戌初夏借此一凉,吴振锋书。
34cm×70cm
富贵。论语有言。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此话不可片面理解矣。砖之制作在西周,汉吉语砖为世人所珍赏。戊戌初夏得此一乐,吴振锋又记。
46cm×70cm
龙抬头。四神瓦当为长安城中喜藏之珍品。此青龙瓦拓片造型逼真,栩栩如生,至能传神,足见汉写意精神之绝响。宜珍也。戊戌初夏吴振锋题。
46cm×70cm
千秋万岁。汉瓦珍品也。吴振锋题。
50cm×100cm
方以智,圆而神。语出易经。戊戌初夏老万。
50cm×100cm
天地解兮六合开。星辰陨兮日月颓。我腾而上将何怀。
竹林七贤之阮籍有此大人先生歌。借以吐胸中块垒,遣隐忧之怀。
戊戌初夏吴振锋书。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戊戌仲春吴振锋书。
34cm×138cm×2
70cm×138cm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高蟾诗一首。吴振锋书。
70cm×138cm
孔子世家赞。司马迁。《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仡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戊戌夏吴振锋书。
32cm×182cm×2
携手行歌山上月,振缨立濯海中天。
戊戌初夏吴振锋书。
98cm×182cm
惊彼武陵状,移归此岩边。
开亭拟贮云,凿石先得泉。
啸竹引清吹,吟花成新篇。
乃知高洁情, 摆落区中缘。
唐孟郊诗《题陆鸿渐上饶新开山舍》。戊戌夏吴振锋。
98cm×182cm×2
肉夹馍,手擀面。秦人所好也。戊戌初夏吴振锋。
97cm×362cm
长治久安。戊戌吴振锋书。
32cm×32cm
我行山南已三日,如绳大略东西出。平川沃野望不尽,麦陇青青桑郁郁。地近函秦气俗豪,秋千蹴鞠分朋曹。苜蓿连云马蹄健,杨柳夹道车声高。古来历历兴亡处,举目山川尚如故。将军坛上冷云低,丞相祠前春日暮。国家四纪失中原,师出江淮未易吞。会看金鼓从天下,却用关中作本根。山南行。
石镜山前送落晖,春残回首倍依依。时平壮士无功老,乡远征人有梦归。苜蓿苗侵官道合,芜菁花入麦畦稀。倦游自笑催颜甚,谁记飞鹰醉打围。春残。
斗帐重茵香雾重,膏粱那可共功名。三更骑报河冰合,铁马何人从我行?一夜寒。戊戌夏。陆游诗三首,老万手抄。
30cm×62cm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吴振锋书。
30cm×62cm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李白《赠孟浩然》。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孟浩然《题义公禅房》。丁酉客南太白山下。吴振锋。
28cm×58cm
光风霁月。戊戌夏余客故乡欣源酒店。吴振锋。
32cm×32cm
苏轼三首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春日
鸣鸠乳燕寂无声,日射西窗泼眼明。
午醉醒来无一事,只将春睡赏春晴。
惠崇春江小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老万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