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千人册(821-830)
821、章学诚(1738年-1801年),原名文镳、文酕,字实斋,号少岩,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因学问不合时好,屡试不第,迟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方中进士,时年41岁。一生颠沛流离,穷困潦倒,却'撰著于车尘马足之间'。曾先后主修《和州志》、《永清县志》、《亳州志》、《湖北通志》等十多部志书,创立了一套完整的修志义例。并用毕生精力撰写了《文史通义》、《校雠通义》、《史籍考》等论著,总结、发展了中国古代史学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清代杰出史学家和思想家,中国古典史学的终结者、方志学奠基人,有'浙东史学殿军'之誉。其《文史通义》与唐代刘知几的《史通》齐名,并为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双璧'。
822、高鹗(约1738-约1815)字兰墅,号红楼外史。汉军镶黄旗人。乾隆进士。嘉庆间历顺天乡试同考官,江南道御史,刑科给事中等。故赠以诗曰“艳情人自说红楼”。现代研究者亦然,并认为其对前八十回亦颇多改动。有《高兰墅集》、《月小山房遗稿》、《吏治辑要》等。清代文学家。《红楼梦》八十回后为高鹗所补写。
823、和珅(1750-1799) 满洲正红旗人。钮祜禄氏,字致斋。少年家贫,为文生员,乾隆三十四年(1769),袭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因机灵善辩,仪表俊伟,受清高宗赏识,历任显官,后升任军机大臣,居此要职24年。还兼任多种文武官职,累封至一等公。他精明敏捷,办事干练,高宗倚为心腹。乾隆后期,权势最大,又贪得无厌。政令传宣多由其手书口传,令各省奏折皆用副折送其先阅,各地进贡珍品也多入其家。他广收贿赂,致府库空虚,吏治败坏。嘉庆四年(1799),高宗死,仁宗立即数其20大罪,责令自尽。查抄金银珍宝甚多。清代乾隆时能臣、权臣,天下第一贪官,留有俗语“和坤跌倒,嘉庆吃饱”。其秉政揽权,历来被认为是清代中衰的一个重要原因。传《红楼梦》能流行其功颇著。
824、嘉庆(1760-1820)清仁宗。满族。爱新觉罗氏,名颙琰。乾隆帝第十五子。年号嘉庆。习称嘉庆帝。乾隆五十四年(1789)受封为嘉亲王。嘉庆元年(1796)继位。初登基时,乾隆帝自称太上皇帝,仍掌政事。嘉庆四年,乾隆帝卒,嘉庆亲政。他立即惩处乾隆时的权臣和珅,赐死,并没其家财,计得银近10亿两。乾隆后期,清朝已走向衰落,社会矛盾尖锐。他在位期间,土地高度集中,农民沦为佃农、雇农,吏治腐败,贿赂公行,武备废弛,军无斗志,各地农民起义纷纷爆发。嘉庆元年,今四川、湖北地区爆发白莲教起义,历时9年,遍及四川、湖北、陕西、甘肃、河南五省,清政府为镇压起义,耗资近二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四年的财政收入,清王朝因此元气大伤。同年,又有黔、湘地区的苗民起义。十八年,天理教组织京师、河南、山东等地教众起义,京师一支并曾攻入紫禁城,京师为之震动。十九年,陕西三才峡木工因失业乏食,也发动起义。另外,东南海上也有蔡牵等领导的反清起义。嘉庆帝仍实行闭关政策。二十一年,英国为改变对华贸易的不利局面,继马戛尔尼使团之后又派出阿美士德使团。但因在觐见皇帝的礼节问题上双方争执不下,竟未能进行对话。此后,英国利用鸦片贸易,以抵消贸易逆差。嘉庆帝觉察到鸦片的危害,于嘉庆五年禁止鸦片进口,以后又不断采取禁烟措施。但因禁令不严,鸦片贩子又通过贿赂和走私手段,一些与鸦片利益有关官员加以阻挠,鸦片输入反而连年激增,从而给中国人民和中国社会造成严重灾难。二十五年病故于避暑山庄。清代皇帝,自嘉庆起,清代由盛转衰。民间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谚语。
825、王清任,(1768-1831年)。字勋臣,直隶玉田(今属河北)人,邑武庠生,又纳粟得千总职。年青时即精心学医,并于北京开一药铺行医,医术精深,颇噪于一时。因其精究岐黄,于古书中对人体构造与实际情况不符,颇有微词,并敢于提出修正批评,其革新精神甚得好评。尝谓“著书不明脏腑,岂非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盲子夜行”,故精心观察人体之构造,并绘制图形,纠正前人错误,写成《医林改错》,一是比较准确地描述了胸腹腔内脏器官、血管等解剖位置,较过去有改正,有发现;二是创活血化瘀新理论拟出许多新方,于临床颇有奇效;三则否定胎养、胎毒等陈说及综成“灵机记性在脑不在心”新说,其贡献巨大,值得肯定。清代医学家、医学革新家,王清任的解剖实践是我国解部学史上第一次大胆的创新,根据解剖观察及行医经验,他写成一部具有创新精神的解剖学专著——《医林改错》,对我国解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826、伍秉鉴(1769~1843年),字成之,号平湖,别名敦元、忠诚、庆昌,祖籍福建。其先祖于康熙初年定居广东,开始经商。到伍秉鉴的父亲伍国莹时,伍家开始参与对外贸易。1783年,伍国宗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成立怡和行,并为自己起了一个商名叫'浩官'。该商名一直为其子孙所沿用,成为19世纪前期国际商界一个响亮的名字。1801年,32岁的伍秉鉴接手了怡和行的业务,伍家的事业也开始快速崛起,伍秉鉴成为了广州行商的领头人--总商。在经营方面,伍秉鉴同欧美各国的重要客户都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并依靠超前的经营理念在对外贸易中迅速崛起。伍秉鉴不但在国内拥有地产、房产、茶园、店铺等,而且他还大胆地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进行铁路投资、证券交易并涉足保险业务等领域,同时他还是英国东印度公司最大的债权人,东印度公司有时资金周转不灵,常向伍家借贷。正因为如此,伍秉鉴在当时西方商界享有极高的知名度,成了洋人眼中的世界首富,曾被一些西方学者称之为'天下第一大富翁'。1843年,伍秉鉴在中国的动乱中病逝于广州,享年74岁。中国著名商人,世界首富,当时其财产约为2800万两,当时美国最富有的人也只有700万两。
827、张维屏(1780-1859年),字子树,号南山,又号松心子,晚号珠海老渔,广东番禺(今广东省 广州市)人。嘉庆九年(1804年)中举人,道光二年(1822年)中进士,因厌倦官场黑暗,于道光十六年(1836年)辞官归里,隐居“听松园”,闭户著述。张维屏少时就有诗才,闻名乡里。在鸦片战争爆发后,张维屏目睹了英国对中国的野蛮侵略,激发了爱国热情,写出了歌颂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三元里》,赞扬陈连升、葛云飞、陈化成捐躯报国的《三将军歌》等。这些诗篇在当时流传很广,影响很大,成为鼓舞爱国主义的有力武器,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研究鸦片战争史的可贵资料。已故的著名文学家阿英(钱杏邨)曾称赞张维屏的这些诗是鸦片战争中“最具有灿烂不朽光辉”的“英雄史诗! 清代官员、诗人。《国朝诗人征略》是张维屏在嘉庆、道光年间所著的大型诗话汇编。《征略》无疑 是最具特色的,其卷帐之浩繁、内容之丰富,超过了同时代许多诗话著作,至今仍是研究清代诗人的十分宝贵的参考文献。
828、龚自珍(1792-1841)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二十七岁为举人。道光元年(1821)官内阁中书,任国史馆校对官。九年,始成进士。官至礼部主事。十九年,弃官南归。二十一年,于江苏云阳书院猝然去世。龚自珍初承家学渊源,从文字、训诂入手,后渐涉金石、目录,泛及诗文、地理、经史百家。受当时崛起的春秋公羊学影响甚深。面对嘉道年间社会危机日益深重,他弃绝考据训诂之学,一意讲求经世之务,一生志存改革。青年时代所撰《明良论》、《乙丙之际著议》等文,对封建专制的积弊,进行揭露和抨击。中年以后,虽然志不得伸,转而学佛,但是“经世致用”之志并未消沉。他支持林则徐查禁鸦片,并建议林则徐加强军事设施,做好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准备。龚自珍一生追求“更法”,虽至死未得实现,但在许多方面产生了有益的影响。在社会观上,他指出社会动乱的根源在于贫富不相齐,要求改革科举制,多方罗致“通经致用”的人才。在哲学思想上,阐发佛教中天台宗的观点,提出人性“无善无不善”,“善恶皆后起”的一家之谈。在史学上,发出“尊史”的呼吁,并潜心于西北历史、地理的探讨。在文学上,则提出“尊情”之说,主张诗与人为一。他生平诗文甚富,后人辑为《龚自珍全集》。晚清思想家,史学家、诗人。他的思想为后来康有为等人倡公羊之学以变法图强开了先声。他提出的“不拘一格降人才”观点对后世影响深远。
829、邓廷桢(约1775-1846)字维周,又字嶰筠,晚号妙吉祥室老人、刚木老人。江苏江宁(南京) 人。1801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任知府、按察使、布政使、巡抚等职。1835年升两广总督。1837年英商以武力为后盾破坏禁烟,他寸步不让,与关天培认真备战,严密布防,缉捕走私船,使鸦片无法内运。次年调任闽浙总督。严禁鸦片,整军练武。7月击退进犯厦门的英国舰队,却遭投降派陷害。9月邓与林则徐同被革职。英军进攻虎门,他与林则徐力促琦善派兵支援,却不被置理。1841年发配伊犁。1843年释回,任甘肃布政使。1845年任陕西巡抚。1846年病死。清朝大臣。爱国英雄,1839年林则徐抵广州禁烟,他积极支持,取得了虎门销烟的伟大胜利。极力反对把厦门、香港让给英国作商埠。
830、毕沅,清代官员、学者。字纕蘅,亦字秋帆,因从沈德潜学于灵岩山,自号灵岩山人,病逝后,赠太子太保,赐祭葬。死后二年,因案牵连,被抄家,革世职。毕沅经史小学金石地理之学,无所不通,乾隆三十七年,毕沅开始编纂一部新的《续资治通鉴》。他广延英俊(诸如邵晋涵、章学诚等),博稽群书,历时20年,完成220卷的《续资治通鉴》巨著,《续资治通鉴·宋纪》中的《岳飞》一文曾被选入初中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