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01

六祖慧能在五祖弘忍门下求法时,弘忍在丈室为慧能独自讲解《金刚经》时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慧能恍然大悟、大梦初醒,于是弘忍传衣钵于慧能,成为中国禅宗史上第六代祖师。

今天来浅谈一下,令六祖慧能悟道的这句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金刚经》原文是:“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

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段文字,最重要的就是“住”和“心”,“心”指的是对佛理禅义的领悟。前文开篇便讲了我们应该生出一颗自性清净之心。

而“住”是指住有、住无、住涅槃、住如来藏、住佛性等,是人对世俗、物质的留恋程度。总的来说便是一种执著。

如果我们对于世间一切态度有所执著,则不能到达真正的解脱。

执著就是对一切有所往,向往、憧憬、执着、追求,都是我们人生中阻断自己开悟的虚妄。

我们不能过好自己的生活,相由心生,有一颗虔诚清净之心就尤为重要。

我们众生要得到解脱,就要先试图断除虚妄分别的烦恼。

最后在《金刚经》中“应无所望,而生其心”。以“无”字收尾,应无,就是应该保持内心的一种空性自然。

言外之意告知我们,内心本身清净纯洁,无有烦恼,无有执著。

在《心经》中讲到:“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告诉我们要寻求究竟涅槃之清净无污之心,便是先要“无所住”。

在凡不减,在圣不增,由心成性,一切空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02

人生,痛苦的根源,皆在一个“执”字。太在意一件事情,事情反而不会做好。太在意自己的情绪,便很容易被情绪所控制。太在意自己的人生是否美满,便会把生活过的像一潭死水。太在意自己是否开悟证道,便一切邪念如同杂草一般在心中滋生。

一切皆空性,放下始为真。

空无是一种人生态度,放下是一种拥有和解脱。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表达的就是一种空性思想。说明了诸法自性本为空。

六祖慧能当初之所以领悟的大道便也是如此。他写道: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自我修行,不是修炼到自己不悲不喜,毫无知觉,这样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是要修到自己没有感觉。也就是讲的空性。

一切皆空,一切皆红尘,却皆不在红尘中。

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不是去追求快乐与幸福,是慢慢的不被痛苦与苦难所折磨。

生活本不苦,苦的是那些欲望过多装满自己内心的人;心本无累,累的是放不下的太多执念。

人生本就是一个慢慢从无到有,从有归无的过程。

我们出生之前,一无所有。慢慢的学习,慢慢的体悟,慢慢的经历,我们慢慢的拥有。

但最后这些所拥有的东西,皆是泡沫,我们修习自身,就是要像一根尖锐的针般,戳破那些人生的虚妄、自心的欲念。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具备空无的心性,铸就一颗清净自在之心。

(0)

相关推荐

  • 周火雄|朝觐之路

    周火雄|朝觐之路 苍鹰在穹庐盘旋.朝觐者望了一眼,仿佛受了鼓舞似的在石板路上加快脚步,他的双手举过头顶,朝云遮雾绕的寺庙方向深深地叩拜-- 再普通不过的石阶路.依山就势,蜿蜒而铺,攀援而上.岁月的风尘 ...

  • 梧闽随笔:《金刚经》与修六度涵养

    <金刚经>,全名<金刚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教经典之经典,可以同中国儒道文化共源的<周易>,及道家老子的<道德经>并重学习. 禅宗始祖达摩奉<椤 ...

  • 空厂:中国禅宗的“南顿北渐”(上)

    禅宗,天竺菩提达摩传入中土.据<续高僧传>载,达摩为南天竺之婆罗门种,乃香至王季子.当年释迦牟尼世尊在灵山法会上拈花示众,不发一言,唯有摩诃迦叶破颜微笑,世尊当众宣布:"我有正法 ...

  • 若欲修行,在家亦得

    (朗读者:赵朋) 求学至今,每每心怀敬畏.静心细读<六祖坛经>,即使是蔡志忠的漫画版,也总是备受打击:认了吧,你与"顿悟"无缘. 六祖者,慧能也,就是那个"菩 ...

  • 游世界中的“无字真经”,在现实佛教中存在吗?它也是好的吗?

    (博士论西游第七一一讲,选自<西游谜中谜>(541)第九章――观音努力之谜) 在上一讲中,我们提到,经历了千辛万苦来到西天的唐僧,本应该享受"功到自然成"所带来的成就感 ...

  • 【燕赵文化大事要略】(十五) 禅宗六祖慧能铸造了佛教中国化的里程碑(上)

    #2021头条带你看河北# 中国僧人众多的佛学著作中,唯一被尊称为"经"的是禅宗六祖慧能的<坛经>.<坛经>的出现,标志着佛教中国化的新高度. 东汉末年,佛 ...

  • 禅诗小品 | 六祖无相偈

    无相偈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最初看禅宗的书,这首无相偈往往是打头阵的,初学者往往最先留意到.当时读到这首诗,就差不多记下了.和这首<无相偈>一起记住的还有就是神 ...

  • 梧闽微信杂文系列之三十五:《菩提本无树》

    梧闽文学作品展示 微信文章系列 释迦牟尼佛灭度后百余年间,通过"七百集结"和"万人集结"两大法会,形成上座部和大众部两大系统.就其共同点而言,就是"缘 ...

  • 周火雄| 禅风从五祖寺吹过

    周火雄|  禅风从五祖寺吹过 钟磬声声,梵音阵阵.仰视北纬30度,黄梅以别样的禅宗文化吸引了天下人的眼眸. 黄梅,是十方信徒梦魂的牵绕. 黄梅,是十丈红尘万千灵魂的皈依. 黄梅县仿如盘地,它面临长江, ...

  • 佛说:《金刚经》

    佛说:<金刚经> 金刚,就是金刚石,世界上最坚硬的石头,可以击碎诸物,此经的主旨就是要击碎诸相,认识到诸相皆妄. 相,是指万物呈现在我们眼中的状态.一个青蛙眼中的世界,一个长颈鹿眼中的世界 ...

  • 梧闽微信杂文系列之三十四:《“无相”与三无漏学》

    梧闽文学作品展示 微信文章系列 在浩瀚如烟的佛教经典著作中,中国僧人把其简约地归纳为戒.定.慧三无漏学,这是佛教中国化的成就,犹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毛泽东思想. 佛教禅宗讲明心见性,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