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与孔子对天下大势判断的差异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前471年)与孔子(约公元前551年—前479年)是同时代的大学问家。他们生活的春秋时期,周室衰微,诸侯强势,礼崩乐坏,社会动荡。如何判断天下大势,就成为士大夫阶层安身立命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老子和孔子是如何判断天下大势的,他们的著作中都没有记载。我是怎么知道他们对天下大势判断的呢?是从两句古诗中揣摩得来的。关于老子的一句是:“东来紫气满函关”。关于孔子的一句是:“孔子西行不到秦”。
先说“东来紫气满函关”。老子本来在周朝当典藏官,见天下大乱,他就辞了官职,去躲避战乱。到什么地方躲呢?他反复琢磨,就骑着一头青牛,向西往函谷关走去。当时周朝守函谷关的官员叫伊喜,在城墙上巡逻时,发现东方有一股紫气向函谷关飘来,就断定是有贵人要过函谷关。他就在城楼上等着,看是谁来了。过了一段时间,发现是老子来了。伊喜赶紧迎上去,问老子,你怎么到这儿来了?老子说,我要到秦国去。伊喜说,那怎么行,你这样的大学问家走了,不是周朝的重大损失吗?把老子扣留了,不让他去秦国。老子执意要去,伊喜说,去可以,除非把你满肚子的学问留下来。没办法,老子只好写了五千言给伊喜,这就是后来传世的《道德经》。伊喜这才让老子西行往秦国方向去了。
再说“孔子西行不到秦”。孔子为了实现自已“克己复礼”的政治主张,周游列国,但他只在陈蔡宋卫等函谷关以东的国家之间游说,从不过函谷关。所以说孔子西行不到秦。
这就是他们俩人对天下大势的判断。老子认为:天下皆乱,只有秦国行法治,奖耕战,治理得好,最有前途,且最安全。所以要避乱,只有到秦国最保险,其他国家靠不住。孔子则认为:秦国行霸道,弃礼乐,背仁义,迟早是要衰亡的,所以鄙视秦国,不愿到秦国去。这就是老子和孔子的差异。
结果谁对呢?从后来的发展看,肯定是老子的判断对。孔子叽叽游说的,认为最有可能担当起“克己复礼”重任的关东诸国,一个个在弱肉强食的兼并战争中败下阵来,先后都覆灭了。而恰恰是孔子不屑一顾的秦国,经过二百多年的不懈奋斗,最后平定了六国,一统了天下,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国家治理模式,一直沿袭至今。
为什么老子的判断会对呢?从《道德经》的内容来看,是老子从宏观的、全局的、长远的、发展变化的角度考察和分析问题,得出的结论就会正确一些。孔子就事论事,僵化在周礼上,用微观的、局部的、当前的、不变的眼光考察和分析问题,当然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然而,自他们去世以来,历代统治者为了自家的利益,置天下百姓于不顾,不断提倡和褒奖孔子的思想,排斥和削弱老子的影响,这叫蔽大海而显微泉,忽高山而顾坟包,是不利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考察历史,凡是尊孔最盛的年代,就是那个王朝行将灭亡的时侯;凡是反孔最厉害的年代,就是一个新政权即将诞生的时侯。这就是老子思想与孔子思想对人类发展影响的区别。当然,孔子思想中关于学习、关于爱人的观点,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
2010.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