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小时
下午接近四点的阳光,会穿庭越户斜斜地打过来,再把影子错落地映射到桌子上。这个时候,是散漫地读本书,还是细心地写写字呢。只是大大的房间里穿梭着各种声音,这些事仿佛都难以将我攥住。就像印象里还嫩绿的柳树,已经枯黄了叶子,开始簌簌地凋落了。夏,是我留不住的,就像生活中的很多场景,都没法预想。
然后就是想一些碎碎的事情,没有标题,也没有标签。就像枯萎的梧桐叶子,还踩不出沙沙的声响,因为还没有到成群飘落的时节。只是在投过来的光线里,还能感觉到细细的暖,这份细细的暖凝聚在脊背上,不觉渗出一丝汗水来。这种感觉倒是让我欢欣,仿佛,夏天还在。
依着这份“还在”的假想,我向左抬头斜着眼睛看了看被百叶窗拒之门外的太阳。我的目光是不能直视的,光的延伸能感觉到它的强烈,然而温度却只是温温而非热了。我试图去证明的季节再次被推翻,虽然露出的小臂可以轻松的舒展身躯,但过不了多久,就要穿上长袖,风就会变得凉凉的了。
对于必然来要来临的深秋,我自然更依恋这初秋的暖。人是不是都喜欢暖,喜欢熟悉的感觉。所以当秋要来临的时候,会下意识地皱上眉头,道一声“天凉好个秋”。所以当熟悉的感觉渐渐消失,会不自觉有悲从中来之感,说不清道不明,类似百无聊赖。所以在寒冬的日子里总渴盼阳春,在阳春三月忍不住害怕分离,在盛夏时节恹恹的情绪里恍恍惚惚,在忽然的秋风里感叹:一年一度秋风劲,秋风秋雨秋草黄。
所以,网络上会流传猫咪对人类蔑视的调侃——无知的人类。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一种特别的勇气。而如果用在这些琐碎的情绪上,则是一种黏黏的拖沓了。知其可为,而不为。是一种懒惰的习惯。而如果用在某种选择中,则是一种洒脱的方式了。就像此时此事,在这个感冒的下午,在这个掺杂了多种菌类活跃的空间,这些毫无规律可循的句子被毫无规矩的文字随意排布,是中了某种流感的毒吧。
从阳光打来到阳光离开,不过半个多小时,从溢满温热到复归常温,不过半个多小时。从心有触动到心无一物,不过半个多小时,从若有所思到溃不成军,不过半个多小时。可是,这样的半个多小时,是多么常见,又多么容易被忽视。这样的半个多小时,总在困倦的时候,携带着某种病菌,大肆入侵。旁若无人之时,最是薄弱。空无所依之际,最是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