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苦记忆/张金民

劳苦记忆
张金民


人们都有夸大自我苦难的习惯,我也是。但和同辈们比,我还是多了些艰难。

我的家只有一孔土窑洞,父母生育了三儿两女。就在我上初中的时候,父亲决定在土窑旁边再打一孔窑洞,然后在靠墙的空地上再想法盖两孔砖窑,弟兄三个的家就有了。

于是,父亲、哥和我三人拉架子车到村下面的小河后沟捡石头,拉回来准备砖窑的根基。进河道架子车能到的地方,然后找能抱动能抬动能掀动的有楞石头,再装上车,顺河道拉一二里地,拉到村子坡头下。然后借生产队饲养室的牛,把石料攀坡运到家门口。父亲当时是饲养员,也算是近水楼台。也不知拉了几个月,拉了多少车,门前总是堆了一大堆石头。

记忆深刻的一是担砖,一是打窑洞。

建砖窑要砖,正巧五叔一伙人拆除陶瓷厂一个大烟囱,分了三汽车旧砖,一商量80元钱给了我家。

因为路窄,砖卸到了村下面的河道旁边,这些砖,要人力一担一挑地从坡底担上半坡的家中。父亲因饲养室要锄草拉水,喂几十头牲口,劳动量很大,加之年轻时不惜力,得了痔疮,重活下来经常便血。所以,这些砖头的搬运,成了我们兄弟俩的事情,何况弟弟尚幼 。

这些砖,便成了我俩肩上的大山,除了上学,从河里向家里担水,再就是担砖了。从河道到村的路有300米,不远,但坡很陡,平时老年人上街返回,都要按着膝盖扒着土崖一步步歇几歇才到村的。这也是村民挑水的路,也不知下雨天有多少人跌倒,或跌入沟谷,或水桶咕噜噜跌落水沟,滚入河道被水冲走。

担砖不偷懒,一是知道这是给我们自已干的,再知这每块砖都非要我俩亲手搬完不可的,早搬完早解放。这就牺牲了我们玩耍的时间,看见同龄人在大庙旁打麦场上捉迷藏,斗鸡,玩狼吃娃,自己只有羡慕的缘份。每天都要干到天黑方才歇息。

最不能忍受的,是街道电影院放电影,因为运砖不能的痛苦。其实去也是爬墙看幕后电影。

也不知是过了一个假期,还是一个学年,这些烂砖终于搬完了。好像这也不是坏事,学校运动会的100米和急行跳远,竟然能在全校拿上名次。

后面全力以赴,在老窑旁边打了一孔新窑洞,哥成了家。眼看我也成人,父亲便想圈砖窑。院子本来小,再盖两孔砖窑就更小,而且砖窑要花工钱,还要增添材料,钱从何来?最终决定另辟新地,打土窑。人虽辛苦,但不用花钱。于是在两个生产队交界的半截沟边圈定地址,父亲找在红星水库工作的外甥借了一辆架子车,一家人风风火火地干了起来。

我们要在沟边20米宽、向里10米高、10米深挖运两千立方土,然后再打三个窑洞。
这时我已考取师范,弟弟高中也有了力气,哥在铝厂休息日也和全家卷入搬土战役。开始容易,挖土顺坡溜到沟里,深了就用架子车运土。

暑假的一天,我正在愚公搬山,母亲来了,她要帮我打窑洞。我想起了“战争,让女人离开”的名言,对妈说:您回去吧!一家人创业让女人帮忙,显得底气不足 。原话是“不要叫旁人看笑话”。母亲听了,知道我这个儿子长大了,她可以放下心了。

大约两年时间,我们搬进了新窑洞。

搬家以后,门前石头也不知长了腿还是咋的,最后剩下十来块大石头。那些砖自己用,邻家借,东倒西挪,也少了,也没用了。想起当时下的苦,真想大哭一场。

城里同学不知农村的苦。一个暑假回校,晚上就寝,看见我全身紫铜肤色,诧异道:假期你干活了?

在此要感谢发小张发展,他和我同岁,但比我高半头,宽好几圈,他是家里的宝贝,家务向来不做。但就是我担砖担水时,他总是伸过友谊的手,毫不费力地接过担子送我一程,不为什么,因为他心底善良。

相关阅读

张金民:耀瓷遗址轶事
张金民:黄堡老戏院
张金民/黄堡老寨
张金民/铜川火车的那些记忆
张金民:那年月,从庄稼地到石料场
铜川师范的记忆/张金民
张金民:小 姨
张金民:堂弟
镇安行/张金民
窑洞漫话/张金民

来源:黄堡书院  简书“闲云飘飘”(部分插图来自网络)

张金民

张金民,号闲云。王益王家河中学退休教师,大专文凭,中学高级教师,热爱文学,喜好散文、诗词。

【编辑】孙   阳

【主编】秦陇华

你右下角点一个

小编工资涨五毛…

(0)

相关推荐

  • 原创诵读:扣 砖

    45 度 角 的 微 笑 伴 您 微 笑 前 行 扣    砖 作者:温海波 主播:婉若 炎炎夏日,每到傍晚时分,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相聚在广场纳凉.吃过晚饭,我也信步走在广场的人行道上,看着各式各样的 ...

  • 黄维东:人生如拉车

    黄维东 不用人说,依我最初的经验,一个人是把车拉不上坡的. 那年冬季,我们往地里运粪.当一架子车土粪装满的时候,不等大人们赶来,我拉着车子提前出发了.转过墙角后,要到大路上去,有一段陡坡要上,我试图一 ...

  • 华州:消失的砖厂和难忘的记忆

    在这里,知华州 华州:消失的砖厂和难忘的记忆 作者丨吉建军 图片丨梁晓光 家乡的好友发来信息:小时候一起疯玩的砖厂要彻底消失了.我的思绪立即回到了小时候的砖厂,想起了那些熟悉的砖胚围成的巷道,热浪腾腾 ...

  • 狄树强丨那年那月的砖窑

    小时候跟着老父亲干瓦工活,看见盖房子的时候有用红色砖的,还有一些是蓝色的,就问问老父亲这个是怎么回事.父亲回答说,红砖是轮窑烧的,蓝色的是布袋窑烧的手工砖,就像恰村里的砖厂烧的就是红砖. 那还是上世纪 ...

  • 『我醉乡土』第64期:程立正丨《烧窑》灵魂深处的记忆

    烧    窑 程 立 正 看过电影"地道战"的朋友,一定记得电影中英雄人物高传宝擒获日寇司令山田大佐的情景吧,那个故事场景拍摄的地方就是我华北一带过去常见的传统烧制青砖的" ...

  • 岁月嫣然(三)

     岁月嫣然(三) 随着进场人员增多,坝下渐次出现了二十多个蜗居,样貌相同,家家如是.仿若陕北高原依黄土坡挖掘而成的窑洞.堤坝窑洞,竟名噪一时. 白天,秫秸门子掀开,窑洞内还算亮堂.夜晚降临,有的家庭一 ...

  • 闪耀威尼斯的中国记忆 张晓刚最重要“大家庭”巨作3800万香港上拍

    一件作品,一段回忆,一场历史遗梦.很少有艺术作品能够定义一个时代,而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恰恰就是这样一类作品.1995年,三幅"大家庭"系列组画在第46届威尼斯双年 ...

  • 门西实辉巷:“雨巷风情”的映像记忆 | 张长宁 /21102

    门西实辉巷:"雨巷风情"的映像记忆 张长宁 南京老城南的实辉巷,位于中华路南段西侧.传此巷原叫石灰巷,是因明初修建中华门(当时称聚宝门)时这里辟有石灰场得名.在我关于此巷的记忆中却 ...

  • 【三江文学】 今夜, 为何打开封存的记忆 | 张友

    [三江文学现代诗刊] 总第2869期 社     长:李不白 高级顾问:衣非 特邀顾问:周渔 总     编:墨兰雪 副总编 :幸福密码 校稿 : 王维新      今夜, 为何打开封存的记忆     ...

  • 八月的记忆 | 张国领专栏

    八月的记忆 张国领 自从有了一段当兵的历史,自从有了一段穿军装的年纪,我便从此在生命的旅程中珍藏起对八月的回忆. 八月的一声枪响,震撼了沉睡的大地,将一群热情旺盛的汉子激动得呐喊着祖先不曾喊过的声音, ...

  • 又是一年椒红时/张金民

    又是一年椒红时 张金民 日月如梭,时光如箭,一晃又到乡农採椒时节.记得去年鲜花椒八.九元一斤,妻子的二姐家卖了一千一百多元.这才过去几天?花椒又红了,又到了庄户人家收麦过后最繁忙的季节. 花椒树好栽, ...

  • 七律·记忆张槎陈大三公 (罗鄱潮人弥天罪过)

    七律 平起首句押韵 水平韵 [一东] 七律·记忆张槎陈大三公 (罗鄱潮人弥天罪过) 文/大中华 2021-9-5 张槎古有毓茏葱,南末迁移历史同. 陈氏祖先开拓地,许家出自大三公. 相传族谱人流记,此 ...

  • 家乡之变/张金民

    家乡之变 张金民 疫情隔离结束,于家己呆不住,驱车到黄堡去访两个妹妹.大妹不在,在小妹家聊了一会儿,然后驱车走王家塬拐石凹村上铁龙山沿石瑶公路回新区. 小河那村,因修210绕镇新道变化很大,原村的面貌 ...

  • 窑洞漫话/张金民

    窑洞漫话 张金民 出生在乡村.四十岁以上的人大都住过土窑洞.公认的说法是窑洞冬暖夏凉,接地气,生儿育女灾病少,娃们健康. 但实际如何,却有说不完的苦楚和隐患-- 首先是鼠患,老土窑,住了数代人,烟熏火 ...

  • 镇安行/张金民

    镇安行 张金民 1993年冬月的一天,我到西安买生漆. 校木工厂请来一位四川绵阳文姓木工,用核桃木做了一批仿古家具(梳妆台.茶几.琴凳.方桌等),需要生漆.听文师说,西安玉祥门外就有,所以我这个&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