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论语#11.12【2017-4-9】

#每日学论语#11.12【2017-4-9】

【原文】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译文】

子路向孔子请教如何侍奉鬼神的事情。孔子说:“活着的人还没能侍奉好,怎么谈得上侍奉死人呢?”

子路又问:“我再大胆地请问一个问题,死是怎么回事?”孔子说:“人生的道理还没弄明白,怎么谈得上明了死的道理呢?”

【微言微感】

为什么会有人间、天堂、地狱?

为什么会有“末日审判”、“奈何桥”、“”托生转世“?

为什么会有鬼神、宗教、信仰?

人,生于天地间,欲海沉沦,唯我独尊,如果没有敬畏,没有节制,这个世界就会被人类自我毁灭。世界本来很美好,万物本来很和谐,人类到了哪里,哪里就失去了平衡,其他物种就遭了殃。人们指责狼心狗肺、蛇蝎心肠,其实这些和人类比较都是小巫见大巫。

于是,一些以天下为己任的智者,一些拥有大智慧的先知,防微杜渐,挖空心思,创造了神话和宗教。他们说,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报,时候不到,时候一到,善恶有报。

于是,末日的审判,让人不敢心存侥幸;天堂的美好,让人充满希望;地狱的恐怖,让人心生敬畏。

非常好!

在律法管不到的地方,有了信仰。好人有了依靠,恶人有了敬畏,世界稍稍平衡。

先知和智者有信仰吗?他们同样需要。他们也有困惑,也有孤独,也需要依靠和慰藉,于是,他们虔诚信仰未知的神秘。

“有神”或者“无神”,是聪明人的现实需要。这些人未必真心信仰,他们只是在需要信的时候,就装模作样信,不需要的时候,就抛之脑后,束之高阁。

但真正有智慧的人,还是需要信仰的,不是为别人,而是为自己。他们知道,欲海无涯,欲念难除,但心定才能安,心安才是福。于是,他们由内而外需要信仰,依靠信仰,让自己淡定、平和、踏实。

孔子信鬼神吗?

信。

孔子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但是,老夫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既然敬,何以远?

“在家敬父母,何必远烧香?”

所谓“鬼神”,凡人死为鬼,圣人死为神。谁家的祖宗,就成了谁家的鬼,肉体消失,精神永存,为家风,为传统,为家族精气神。如果是伟大人物,如耶稣、默罕默德、释迦摩尼、老子……世人敬仰,信徒信仰,则成为了神。

鬼和神,不能证明无,不能证明有,所以,孔子存而不论。存而不论,不是不信,敬而远之。远的原因,是“天道远,人道迩。”人,先解决温饱问题,安全问题,再考虑信仰问题,精神需求问题。立马就吃不上饭,马上就要冻个半死,当下生活的问题都搞不定,还谈什么百年之后?

2014年12月26日 央视《今日说法》-母亲的呼唤,讲述了一个悲催的故事:新年第二天,四川万州一山村,85岁的老人四子三女无家可归,活活冻饿而死。为什么呢?四个儿子轮流养母亲,老四说该老大养了,老大说他曾经多养过一个月,所以不接,就这样老人被遗弃而死。

没能力养吗?大儿子三层楼房。没有任何负担。其他几个儿子也都是楼房,条件都很不错,人人都振振有词,人人都说自己吃亏了,其他兄弟沾光了,结果就逼死了亲生母亲。

或许,这几个逆子也会好好安葬自己母亲,但是有意义吗?(事实上死后也没人管,激起了公愤,才被公安调查,法院介入)

也曾有过被饿死的母亲,死后风光无限的例子。被蒙蔽的人们正在夸奖几个儿子孝顺,有知情道出了真相:母亲饿死,内脏都被猪掏空吃了了,几个儿子不管不问,死后摆排场,装门面。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活着不养不孝,死后如何风光有意义吗?

应该是出于这种原因,子路问事鬼神,孔子说,先把人事搞清楚,再说神的事,先把生的是弄明白,再说死的事。

每一个人,先做好本分,做好该做好的,能做好的。有余力,然后循序渐进。

一个学生,课本知识还学不会,掏高价上奥赛班,这就是好高骛远,恐怕是糟蹋钱,很难有收获。

孔子批评子路,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如果是颜回问同样问题,或许可以师生一起探讨一二。

不过,我们的子路还算听话,后来的子路一直牢记老师的话。所以,《论语》5.14说:“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汉文帝刘恒是一个不错的皇帝,他和自己儿子汉景帝共同开创的文景之治,被后世所歌颂称道,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治之世”。

在正史的记载中,汉文帝与民休息,减轻各项杂税,虚怀纳谏,鼓励生产,不仅如此,他还亲自开垦籍田,自己耕种,厉行节俭,心怀苍生,可谓一个不折不扣的模范皇帝。

但是因为一点小事,被李商隐写是讽刺,被冤枉了一千多年。

李商隐在《贾生》中写道: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是:汉文帝求贤若渴,召见曾经被贬的臣子。贾谊的才能出众无人能及,所以受到汉文帝的亲自问策。只是汉文帝兴致勃勃地向贾谊问了大半夜,竟然只问了鬼神之事,不提国事民生。

汉文帝有没有半夜召见贾谊问鬼神之事,或许是有的。但客观说,应该是瑕不掩瑜。汉文帝毕竟还是非常勤政爱民的,但是汉文帝好求仙问道该不该被批评?秦始皇、汉武帝都是历史上英明神武的千古一帝,但他们的好求仙问道也是闹过不少笑话的。

从这点看,孔子批评子路,恰到好处,很有必要。

(0)

相关推荐

  • 【第238期】音频学《论语·先进篇第11章》孔子对鬼神、生死持何态度?

    音频学<论语·先进篇第11章>孔子对鬼神.生死持何态度? 11·11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 ...

  • 说妖录│ 子不语:怪力乱神!非也!!!

    子不语的究竟是"怪.力.乱.神"还是"怪力乱神"? "子不语 怪力乱神"一句,出自<论语·述而>,历代以来都被分割为" ...

  • 论语解读:未知生 焉知死

    子路问怎样去侍奉鬼神.孔子说:"没能侍奉好人,怎么能侍奉鬼呢? "子路说:"请问死是怎么回事? "孔子回答说:"还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么能知道死呢?& ...

  • 孔子:心若向善,神在心中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大家好呀~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儒家经典」,四书里的<论语>. 01. 君子的修养: 善则归君,过则归己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 ...

  • 求神求人求诸己——《论语》悟读【178】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第七篇第三十四章: [原文]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lěi:向神祗祷告的文 ...

  • 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要慎重。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大家好呀~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儒家经典」,四书里的<论语>. 01. 说话就像泼水, 要慎重.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 ...

  • 【第182期】音频学《论语·述而篇第34章》孔子说“丘之祷久矣”是何意?

    音频学<论语·述而篇第34章>孔子说"丘之祷久矣"是何意? 7·34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音lěi) ...

  • 祭如祭在神如神在

    <论语·八侑>: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这段文字是孔子在讲述祭祀的态度,以上是自古以来的断句,但其实是错误的,正确的断句如下. 祭如在祭,神 ...

  • #每日学论语#11.7【2017-3-31】

    #每日学论语#1.7 [原文]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译文] 季康子问:弟子中谁是喜欢学习的人. 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喜欢学习,很不幸短命死 ...

  • #每日学论语#11.7【2017-4-1】

    #每日学论语#11.7 [原文]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译文] 颜渊死 ...

  • #每日学论语#11.21【2017-4-14】

    #每日学论语#11.21[2017-4-14] [原文] 子曰:"论笃(dǔ)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译文] 孔子说:"听到人议论笃实诚恳就表示赞许,但还应看他是 ...

  • #每日学论语#11.23【2017-4-16】

    #每日学论语#11.23 [原文]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译文] 孔子在匡地遇险,颜回落在后面.孔子说:&quo ...

  • #每日学论语#11.24

    #每日学论语#11.24 [原文]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q ...

  • #每日学论语#11.25

    #每日学论语#11.25 [原文]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 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 子曰:"是故恶夫佞 ...

  • #每日学论语#11.26【2017-4-19】

    [原文] 子曰:"以吾一日长(zhǎnɡ)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zhī,下同)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shènɡ)之国,摄乎大国 ...

  • #每日学论语#13.12【2017-5-25】

    #每日学论语#13.12 [原文]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译文]孔子说:"如果有实行王道的人出现,一定要努力一辈子才能使仁德泽被天下." [微言微感 ...

  • #每日学论语#14.12【2017-6-24】

    #每日学论语#14.12 [原文]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zhì),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yuè),亦可以为(wéi)成人矣."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