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我们该怎么备课——跟着肖老师学备课
虽然备课是每位教师的常规工作,但是真正能遵循备课规律,备出一堂好课的教师却并不多。肖老师备课的九条建议,或者说是“备课指南”,对于一线教师如何备好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受到一线教师的普遍好评,有教师甚至冠以“肖九条”的称号流传开来。内容早已耳熟能详,但真正化为自己的东西,却还得在自己的实践中慢慢消化,并且这种消化永远在路上。下面我想从文本、教材、学生、教师四个方面谈一谈跟着肖老师学备课的一些感受。
一、对于“肖九条”的整体认识
对于“肖九条”,我们不能片面地、零碎地去看待,而应从整体上去认识,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整体上多大程度地反映了教学准备的关键要素。为此,我把“肖九条”的结构进行了梳理,具体见下图:
文本是没有进入教材之前的作品,具有原生价值。进入教材的作品就是课文,因为带上了编者的意图,成为了教学的凭借,具有了教学价值。而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教师确定“教什么”和“怎么教”的最终的因素。教师是最活跃的教育力量,教师的行为是形成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身为老师的“我”具有极大的力量。在备课活动中,教师是最核心的备课力量。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对教材的把握、对学情的预判,决定着备课的质量。
肖老师的整个备课系统,教师处于核心位置,教师的两头分别是教材、文本和学生,所谓教学,就是在教师教的活动、学生学的活动和教材这三者的相互作用中展开的,备课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有备而来的教学,自然也离不了这三者。记得于漪老师《语文教学谈艺录》封面上有一句话:“当崇高的使命感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紧密相碰,在学生心中弹奏的时候,教学艺术的明灯就在课堂里高高挂起。”[1]这句话足以形象地说明教师、学生、教材、文本这四者之间的美好关系,这种美好关系的创造有赖于我们的备课。
二、基于“肖九条”的备课策略
“肖九条”给我们提供了备课思考的九个角度,从“思考角度”到“操作策略”还有一段距离,这一段距离如何才能弥补。我通过研读肖老师的《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一书,以及最近的一些课例,发现了其中的一些策略。
1.文本:反复地读,仔细地读。
“如果读书是一种课堂时光的浪费,我希望浪费得更多更彻底一些。”肖老师的课堂是“读”的课堂,肖老师的备课,是“读”的备课。对于文本的研读,肖老师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素读,第二个阶段是资料助读。
⑴素读。
任何一个作品,都有一段阅读史。所以,我们的阅读只是整个阅读史上的一个点,而这个点又无法摆脱一代代阅读者所创造的文本意义的影响。之所以要“素读”,就是希望在阅读时不受其他观念和解读的影响,不带任何偏见地理解作品的原意。素读,要求阅读者要回归到文本中去,平心静气地直接与文字接触,以便能够倾听文本最细微的声音。肖老师拿到一个文本首先做的就是“素读”,一个人反复地读,仔细地读,直到理解关于文本的五个问题。这是一个艰难的,极费心力的过程。对此,肖老师曾有过形象的描述:“仿佛是一个贪杯者,置身在酒香醇厚的空间,却找不到那深埋在地层中的一坛坛多年老酒,而那酒味,还在不断地钻入你的鼻孔,渗入你每个细胞。”
焦虑之后,肖老师这样说:“还是再多读读这《春酒》吧,别让自己的浮躁与浅薄亵渎了这样的精致。这经过千锤百炼之后成就出的精粹与平和,是需要我真正的静静的阅读才能感受的。”“再多读”,“真正的静静的阅读”,在这样的素读中走进作品。
在读懂的基础上,还得读出自己的感觉。肖老师的课堂总是有着浓浓的情味,这种情味来自于自己反复研读中的那份感动。读《一双手》,“手随心动,一双手让我们读懂我们和世界,我读着文章,望着自己的手,想起崔健的歌。哦,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太快!”;读《斑羚飞渡》,“浮华时代,让我们找回自己!”;读《孔乙己》,“刻骨铭心!我们做到了吗?”……是的,我们也要问问自己:我们做到刻骨铭心了吗?!
“每教一篇课文之前,我总要反反复复地读,或朗读,或默诵,或圈点,或批注,知道真正“品”出了味儿,才决定教什么和怎么教。”[2]钱梦龙老师如是说。翻遍肖老师的《我就想浅浅的教语文》,出现频率最多的是一个“读”字,自己“反复地读”、“仔细地读”、“一次次读”、“一遍又一遍地读”,带着学生反复地读,仔细地读,最后读成了语文该有的样子。
⑵资料助读。
在素读之后,肖老师也会看看教学参考书,也会查查文章写作的背景资料、评论家对作家作品的评论、权威学者对文本的解读等等。如果是节选的文字,还会去阅读原著,如果是删改的课文,还会看看原文。不拒绝资料,但也不盲目照搬资料,在资料阅读中扩展视野,读懂读透作品。
我们可以从肖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发现这些备课的“痕迹”。比如教学《一双手》,肖老师发现教材文章是到了省略号就结束了,而原文后面竟然还有“隐约悟到”一句。于是就有了一个开放性的设计:让学生发现这双手中的人生哲理。巧妙的设计就来自课前对原文的阅读。教学《春酒》就引用琦君的话“写的时候,自己当年那个傻傻的样子就在眼前,所以并不觉得是在写回忆,只觉得自己又变成孩子了”,来帮助学生理解回忆性散文“双重视角”。
2.学情:换位思考,教成学生。
肖老师有一篇文章《教师,请把自己教成学生》,指出教师应该有两颗心,即“童心和学子心”,在备课时,肖老师也是把自己当成学生,带着“童心和学子心”,去设身处地的思考:学生需要什么?他们的心里在想什么?学习有什么困难?
学生需要什么?他们的心里在想什么?这是从学生的角度思考这篇课文的教学价值,也就是作品的育人价值。
现在的孩子不够阳光自信,于是肖老师在《我的早年生活》备课时就想到,聚焦文中丘吉尔的话:“每个人都是昆虫,但我确信,我是一个萤火虫。”希望能够“给他们机会,每个孩子,都要成为萤火虫,我,也是这样的孩子。”并深情地写道:“孩子们是萤火虫,老师,是注视并映衬着你们飞舞的黑夜。”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功利浮躁,于是肖老师在《皇帝的新装》备课时就想到,聚焦成人世界和儿童世界,走进“大人的世界”,探寻“大人的心”,“让我们守住最初那被包裹着的晶莹透亮的心”。
很多课文的意蕴丰富深刻,肖老师就会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取舍。教学《在沙漠中心》,面对的是初一的学生,肖老师就把让学生体会探讨英雄“惊人的毅力和冒险的意义”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对文章的后半部分,圣埃克絮佩里那些充满哲学味道的诉说,就采取“以感受为主,不适宜具体探讨”的处理方法。
钱梦龙老师谈自己备课经验:“有时候自己在阅读中遇到了难点,估计学生也会在这些地方遇到困难,就设计几个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讨论;有时候讲一点自己读文章的“诀窍”,比如怎样把握一篇的关键段,一段的关键句,一句的关键词等等;自己爱朗读,有些文章读起来声情并茂,就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声情之美。”[3]肖老师深得其中三味。
3.教材:顺应意图,灵活创造。
⑴顺应教材。
一直研读肖老师课堂的老师们会发现,在统编教材之前,其“自由发挥”的内容很多,因为那个时候的教材,对“教学内容”的规定性不多,这就给了一线教师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特别是像肖老师这样的名师,对文本的把握深刻独特,期间精彩的课例很多,但听过课之后,往往后慨叹自己:我怎么就没读到这一点呢?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可以教这个呢?
但在统编教材之后,听了肖老师的课,又会慨叹:肖老师怎么教得这么好呢?看教材,我也知道这是教学重点,但就是不知道该怎么教?我也知道这是教学难点,可就是不知道怎么突破?
其实,这种变化是很自然的事情,统编教材之前,一线教师面对一篇课文会挖空心思去想:我要用这篇课文去教什么?心里是虚的,所以课堂也就呈现出五彩缤纷的特点,甚至是各教各有理的极端情况。但统编教材对“教什么”是很清楚的,只要认真研读教材,顺应教材确定教学的重点,一般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是没问题的,教师心里是有底的。
从思考“教什么”到思考“怎么教”这是教材变化的必然结果,也是一般教师备课落脚点变化的直接原因。在“怎么教”方面,肖老师有丰富的经验,其设计往往是独具匠心的。所以,在大家关注“怎么教”的时候,肖老师却变得比以往更加关注研读教材,揣摩编者意图了。看过肖老师在《语文建设》上的“培东教新课”栏目,在这方面都会有切身的体验。以《一滴水经过丽江》为例:
关注“单元目标”:
作为游记单元中的一篇,《一滴水经过丽江》的教学必然是紧扣第五单元的目标,即“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游踪、写景的角度和方法,并揣摩和品味语言,欣赏、积累精彩语句”。
关注教材课型:
很多教师也希望能更好地将此文的写作技巧、文字欣赏等传授给学生,但又极容易忽略这篇文章的“教材身份”,即自读课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所区分,有所取舍。
甚至关注教参的“教学建议”:
强调“本文是自读课文,在教学中当然要突出学生的自主阅读”,又着重指出“本文最为突出的特点,也是它最能吸引学生的特点,就是它写法上的创新性,而它写法的创新又非止一端,需要教师适当多给些指导,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建议”很明确地告诉我们,教学这篇文章,应坚持以学生自读为主,重在体悟游记写法的创新,而不是刻意地去挖掘、拓深这篇文章的主旨内涵。
肖老师的备课经验告诉我们,无论是什么时候,顺应教材是“怎么教”的前提,是进行创新备课的前提。
⑵灵活创新。
在研读教材,明确编者意图的前提下,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教材资源,创新自己的教学设计。在统编教材的编写理念下,一线教师只有贴着教材,顺应教材,才会有科学合理的创新,扎实的而不是故弄玄虚的所谓创新。
比如同样是自读课文,《一棵小桃树》和《一滴水经过丽江》的编排是不一样的,《一棵小桃树》是七年级课文有详细的课文批注和阅读提示,而《一滴水经过丽江》是八年级课文没有课文批注,只有阅读提示。肖老师根据教材的这些特点,巧妙地设计出了同是自读课的不同创新性课堂。
面对《一棵小桃树》,教材的批注涉及了学生学习的难点、散文阅读的方法、托物言志散文的读法,肖老师在对这些批注仔细研究的基础上,实现了“五个批注,教一篇自读课文”的教学妙想。这是顺应教材中的开出的智慧之花。
面对《一滴水经过丽江》,肖老师是这样阐述他的备课思路的:
《一滴水经过丽江》这篇课文编者并没有提供自读批注,但是课文后面还是有一段“阅读提示”。……细细一读,我们应该关注到“别具一格”这个概括性极强的关键词。“别具一格”怎样才能让学生自读出来呢?阿来怎样借助一滴水实现这篇文章的“别具一格”?有关“别具一格”的提问,着眼于整体带动对这篇游记的理解品读,着眼于引导学生长时间、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真正意义上地牵动了对整篇文章的阅读思考,避免了课堂教学中出现零散的、短暂的、浅层的问答式提问,又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自读兴趣,让学生在自读中有效学习,细读文本,提高理解能力与阅读能力。
没有对教材“阅读提示”的细细研读,“别具一格”这个教学的核心词还在沉睡之中。是肖老师编者用心揣摩意图,顺应教材,才唤醒了它,并用它点燃了自己的设计灵感。“用一个词,牵动学生自读一篇课文”,这种神来之笔同样来自对教材的精准顺应,灵活创造。
4.教师:备课核心,备好自我。
仅仅翻阅《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我就发现了四个不同的地方出现了同一个词:课如其人。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的何立新老师说:“培东先生是一个极其细腻、精致的人,从衣着打扮到言谈举止,课如其人。”上海市特级教师朱震国说:“课如其人,肖培东老师的《菩萨蛮》教得平实。……平实中的细腻丝丝缕缕,渗漉于课堂的角角落落、教学的细枝末节———的确课如其人!”
听过越来越多的肖老师的课,越来越坚定了我最初的认识:课如其人,“平实中的细腻”和“细腻中的平实”。
上课如此,其实,备课有何尝不是这样的?
反复地研读文本,不放过一个句子,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符号;用心地研读教材,不放过单元目标,预习提示,课后练习,甚至一个批注;以心换心的研读学生,用一颗童心,一颗平常心去理解学生,甚至在课堂上为了学生而放弃课前的预设,重新即时备课。
备课如人,细腻平实。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古诺特博士说过,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后,我得到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与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所以,当我们惊羡于肖老师课堂的智慧、灵动与精彩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过肖老师的备课,其实是在“备自己”,修炼自己,才能拥有备课最核心的力量。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听了一堂精彩的历史课后,问那位历史老师备这堂课花了多少时间,对方回答:“这堂课我准备了整个一生,可以说,对每堂课我都用一生来准备。但直接对这个课题的准备,只花15分钟。”形成教案只是一瞬间,功夫全在备课外。
惊叹于课堂,惊叹于备课,惊叹于备课的“这个人”。修炼,我们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