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生物全系列——从单细胞到人类」伞菌目—鹅膏菌科(下)

伞菌目—鹅膏菌科(下)

3.毒鹅膏

毒鹅膏,包括东亚的黄盖毒鹅膏菌(拉丁学名:Amanita subjunquillea)的和欧洲的黄绿毒鹅膏菌(拉丁学名:Amanita phalloides),为两种具有极近亲缘关系、外表无法区分的剧毒担子类真菌,鹅膏菌属剧毒鹅膏节的成员。毒鹅膏广泛分布在亚欧大陆,并且以菌根型式共生于落叶性乔木。在某些案例中,毒鹅膏会因种植如橡树、栗树和松树的非本土树种,而意外散播到新的环境中。大型的植物部分(子实体)在夏季和秋季出现;菌伞一般呈现绿色,并且有白色的菌柄和菌褶。

目前一致认为,这种毒菇会被误认为数种可食用种类(尤其像草菇)而被人类食用,因而导致意外中毒的比例上升。毒鹅膏是已知的毒菇中最毒的一种菇类。这种菇类在人类因毒菇中毒而死亡的比例中,超过了半数,并且有可能是罗马皇帝克劳狄乌斯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尔斯六世的死因。毒鹅膏成为众多研究的主题,而且其生物学上的活性物质也被分离出来。主要的毒性物质为α-鹅膏蕈碱,通常主要会对肝脏和肾脏造成致命伤害,目前并没有发现任何明确的解毒剂。

在日本,毒鹅膏与鳞柄白鹅膏(Amanita virosa)及白毒鹅膏(Amanita verna)被合称“猛毒菌御三家”。

毒鹅膏第一次被描述,是在1727年,法国的植物学家赛巴斯汀·凡利恩特所做的。当时他给予一个简洁的名称和描述:“Fungus phalloides, annulatus, sordide virescens, et patulus”,这个描述当时被认为是真菌类,现今仍然也被承认是如此。纵使其学名phalloides意思为“阴茎状的”,但并不清楚到底这个命名是因为外型像字面上的阴茎,还是分类上和竹荪同样为鬼笔属。1821年,伊莱斯·马格尼斯·弗莱斯描述它并命名为Agaricus phalloides,但是本命名范围却是所有的白色鹅膏菌属真菌。最后在1833年,约翰·弗里德里希·海因里希·林克决定命名为Amanita phalloides,30年后克里斯汀·亨德里克·培生命名为Amanita viridis,但晚了一步。纵使路易斯·萨克里顿比林克还早使用Amanita phalloides,此命名争论以萨克里顿的被驳回作为结束,因为他的研究没有坚定使用二名法;然而,一些分类学家对于这个结果有不同意见。

毒鹅膏为鹅膏菌属鹅膏菌节的模式物种,这个节包含所有早就鉴定出来的剧毒性鹅膏菌属物种。在这些物种中最著名的是被称作“毁灭天使”的鳞柄白鹅膏、死亡天使和白毒伞。“毁灭天使”(destroying angel)这个名称有时也会被应用到毒鹅膏上,但是“死帽蕈”(death cap)早就成为英文中最常用的俗名。其他常用的俗名包含了“恶臭鹅膏菌”(stinking amanita)和“致命鹅膏菌”(deadly amanita)。

一种罕见的全白色子实体的菌种,刚开始被马克斯·毕泽尔视为毒鹅膏的一种,并命名为A. phalloides f. alba,尽管其情形并不清楚。这种菌种长被发现在普通有颜色的毒鹅膏中生长。2004年,它已被描述为一个不同的变种,并且被认定为白毒伞的变种A. verna var. tarda。真正的白毒伞植物部分在春季会因为和氢氧化钾作用而变黄,但毒鹅膏并不会这样。

毒鹅膏的菌盖很大,一般直径是5-15公分,呈圆形或半球状,但会随着时间慢慢变成扁平。菌盖颜色以灰色、微黄、橄榄绿为主,雨后颜色往往更淡。菌盖当湿润时呈黏性,表皮容易脱落。毒鹅膏的菌杆上的体环像小裙,一般位于菌盖下1到1.5公分的位置。白色薄层自由下垂。菌托色白,像气囊肿胀。由于这样的菌托是它的重要特征,应该避免瓦砾掩盖,以便检查。

正如名字所说,死帽蕈剧毒无比,是世界上几种最毒的蕈类。根据估计,进食大约30克或者半个菌盖便足以致命。2006年,波兰一个三口家庭中毒,一名逝世,两名幸存者则需要肝脏移植。2011年末,澳洲堪培拉有四名亚洲人因误食而死亡或者需要肝移植。有权威人士建议要避免接触毒鹅膏。另外,毒鹅膏的毒性不能通过烹煮、冷冻或风乾方法来减低。在过去十多年,科学家已经对它的毒性作出深入研究。

4.具托大鹅膏菌

具托大鹅膏菌(学名:Amanita velosa),俗称春天鹅膏菌(springtime amanita)和甘苦参半的橙色无环鹅膏菌(bittersweet orange ringless amanita),是属于鹅膏菌属的一种真菌品种,分布于美国西岸和墨西哥西岸。

具托大鹅膏菌是属于鹅膏菌科下的鹅膏菌属。与同属的其他品种相似,这种菌的特征在于缺乏菌环、条纹状的菌盖边缘、覆盖着厚菌伞膜残余物的菌伞,菌托,菌盖、非淀粉状蛋白孢子、以及缺乏鹅膏菌特有的毒素,如毒伞肽和鹅膏蕈氨酸。这种菌并没有壳顶,菌盖有着较短的皮纹,且年轻时着色为突出的淡橙色至淡鲑色,因此易于辨认。其颜色会随着年龄逐渐变成褐色。少数具托大鹅膏菌的颜色为白色。与同属的其他品种相似,这种菌的菌褶为白色。但是一,其颜色偶尔会是独特的粉红色或橙色。在年龄较大的标本中,其气味会是刺鼻的腥臭。

具托大鹅膏菌主要在一年里的隆冬至春季期间出现,并且部分会持续至雨季。这种菌的最佳生境为橡树林与草原之间的交错带,并会在年轻的橡树上以外生菌根的形式生长。

虽然这个品种主要来自加利福尼亚州、俄勒冈州和下加利福尼亚州的沿海地区,它也会在美国内华达山脉的杨树林和松柏林之间出现。另外,位于东美国的大烟山国家公园云杉林中,亦曾有出现这种菌的报告。

具托大鹅膏菌是一种优秀的食用物种,并具有独特的甜味或坚果味。然而,食用前必须经过仔细的鉴识。这是因为致命的赭鹅膏和毒鹅膏均会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与具托大鹅膏菌一起出现,且它们的外貌较为相近。尽管如此,赭鹅膏和毒鹅膏与具托大鹅膏菌仍然有不少不同之处。赭鹅膏和毒鹅膏均拥有完整的菌伞膜、袋状菌托、菌环、非条纹状的菌盖边缘、以及颜色相异的菌盖。但是,部分不同之处会随着子实体老化而消失,导致要识别它们较为困难。因此,部分专家并不建议食用野生的具托大鹅膏菌。

5.鳞柄白鹅膏

鳞柄白鹅膏(学名:Amanita virosa),又称毁灭天使、招魂天使、破坏天使 (Destroying Angel),是一个隶属于伞菌目鹅膏菌科鹅膏菌属下的有毒真菌种。其为中至大型菇菌,全体白色,只是菌盖的中央为淡黄色圆顶状突起,湿时具黏性。有膜质菌环,极易脱落。此菇外貌似可食用的洋菇,但是毒性极强,会对肝脏造成损坏,是致死率极高的毒蕈。

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初夏到秋季时,可在阔叶林或针叶林地上发现散生或群生的子实体。中型至大型、纯白色。菌柄上有鳞片,有膜质菌环、根部有菌托。在菌盖上滴3%的氢氧化钾溶液会变黄色。孢子接近球形。与同样具剧毒的白毒鹅膏菌(Amanita verna)很相似,但可以在其上滴氢氧化钾溶液并不会变色、菌柄上也没有鳞片、且属小型来做区别。

在欧洲、北美被称为“Destroying Angel”(毁灭天使),可见其毒性。在日本与“白毒鹅膏菌”(A. verna)、“毒鹅膏”(A. phalloides)合称“猛毒菌御三家”,因此三种真菌常均被误认为外观相似的白色食用真菌,而误食造成中毒(剧毒)。由于危险性太高,建议一般人别摘采白色的真菌来食用。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世界民族与文明历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