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当“名师”二字被污染后,你愿如何被认识?
当“名师”二字被污染后,你愿如何被认识?
文/江一
2020年2月,战疫正紧之时,小语界出现了一个抄袭事件,深圳一个小学副校长,以推广阅读而出名,著作等身,被誉为“点灯人”,后被举报,称多部著作涉嫌抄袭。陡然,其名师之路中断,灯灭了,蜡拔了。
被抄袭的王林博士很不平静,因为她与这位“胡抄”老师也是熟人。竟然没想到她居然如此抄袭。又一次,“名师”二字被污染了。在文章中,王林博士称“渐渐,我发现阅读推广成了商业行为,点灯人就是点钱人,我开始不喜欢被称为阅读推广人,说要是说我是阅读推广人,那么,他全家都是阅读推广人。”
看破不说破,和谐又合作。这里,王林博士说破了,也算是被逼无奈呀。其中的问题,不言自明。教育商业化,不是吗,孩子的钱是很好赚的。因为,在我们中国,每一个父母都有一个追求甚至焦虑,就是把自己的孩子培养好。
“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再苦,也不能苦教育。孩子的事儿,就是最大事儿。”这是人们的一致认知。所以,教育就可以与商业结合了。阅读推广又是一个很时尚的领域,无论孩子学什么,阅读总不能落下。
“打造”这个动词经常放在名师之前,也就是说名师可以打造而成。也许胡老师就是被打造而成的。于是,被打造之后,围绕在名师周围的,就是一个利益链条。其实,这倒没什么,只要有真才实学、能够造福孩子,打造名师绝对是一件好事。
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打造等同于包装。在这个逻辑下,谁被包装,谁就可以成为名师。那么,如何成为被包装的对象呢。方法不止一种,比如长相好,比如家里有实力,但一定符合共同利益的需求。被选定为包装对象后,这个教师就会被给予各种机会,比赛、发言、获奖,的确是被给予的,因为这种事情不是竞争获得的,而是被指定的。
这样被打造出的名师,有两种,一种是真的有真才实学,且勤奋好学,且人品端正,那么他就会成为真正的名师,一种是业务与品德一般,学习力不强,创新能力弱。于是名师也就是仅仅是一个“名”,而无实。名师之名不在其名号,而在于其力量,名是一种旗号,是一种力量,是实践与研究的结合体。名师不是个人的荣誉,而是个人的贡献。
其实,还有一种人,他们确实有水平,有道德,有情怀,有追求。但是,他们没有被选定为被打造的对象。他们也可以再成为两种,一种是接受现实,安于现实,默默无闻,学习和创新上还有不足。一种是不顾别人的打造与不打造,继续坚持自己的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地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地创新。后一种就会成为学在民间、隐于民间的无名之师,却是真正的有实之师。呜呼,名师可以被人为打造。不过,我更相信名师是自然生成的,名师是对过程的归结,而不是定了概念之后的演绎。
那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看名,还是看实呢?从长远来看,还是要看实的。信息越来越发达,借助信息,人们的眼界越拉越宽阔,这样盲目的迷信就少了很多。人们不再被看起来光鲜的名号所麻醉,而要看一个人做了什么,做的如何。比如,对于方方老师,我以为所有人都会尊重一个老作家真诚的写作。事实上,人们评价的依据不是方方老师的过往的荣誉,而是她今天的作品。我只是举一个例子,这里并不对方方老师做任何评价。
至今,也有很多人在疯狂追求名气,把知名度看得很重要,认为知名度就是财富。至少,在当下,并不完全如此。知名度可以转化为财富,但前提是要有实,要有干货。只是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名字,就是出名了吗,这种认识等同于幼稚。
那么,该如何做?我认为应该承认自己是一个平凡人,善用一个平凡心。且莫觉得自己是被选定的,就一定是、自然是天下第一。务实苦干,修身养性。不困于心,不乱于情,不骛于虚声,不醉于浮名。
当“名师”二字被污染后,你愿如何被认识?或者,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名师,而是明师,明白之师,明辨之师,明天之师。
榷山
庚子酣香(4.10)
【作者简介】
江一,原名金江昆,1988年生,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青年作家,诗人,现为河北衡水中学语文教师,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衡水市作家协会会员、签约作家,衡水市诗词协会理事,衡水青少年诗词学会秘书长,教育学术杂志课堂内外好老师签约作者,出版作品有《渡缘》《桃花坞雨》《艺术里的童颜》《美的唤醒》《情境之门》等。教育与写作理念:师德是知与行的合一,信仰中文,写作育人,让灵魂的启蒙不断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