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历史人物评析之十二:赵姬之乱
一
嬴政9岁时回到了秦国。他的父亲秦庄襄王子楚在继位以后,吕不韦获任丞相,被封文信侯。三年后,公元前246年,秦庄襄王去世,12岁的嬴政继位秦王,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
按照当时政治惯例,年少的嬴政还不能亲政,权力暂时交给朝中重臣,由他们以国君的名义处理国事,吕不韦与太后赵姬掌握着秦国的军政大权。
关于吕不韦和赵姬两人在秦国后的故事,在《史记》中有一段颇带传奇色彩的记载。
子楚去世后,吕不韦以“仲父”身份辅佐嬴政,他与嬴政之母赵姬的接触机会就多了起来。一位是30岁左右寡居的王太后,一位是正值壮年的相国,而且相国还是有大恩于嬴政母子的优秀政治家,两人并且有着10多年生死交往。随着两人沟通机会的增多与各类条件的具备,两人之间产生了暧昧关系。秦国有着自己的文化风俗,当时在两性关系上还是相对开放,没有太多伦理约束。例如秦昭襄王的母亲宣太后就与义渠戎王私生二子,戎王被杀后,宣太后又宠爱面首魏丑夫,宣太后死之前还想让魏丑夫殉葬。这些在当时都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并不属于特别的丑闻。
吕不韦虑事长远,担心自己与赵姬的不正常关系,被日益长大的秦王知道后会带来灾祸,便想抽身而退。但是赵姬又缠住吕不韦不放,吕不韦开始寻求一个既能安全脱身,又不被赵姬所埋怨的办法。
二
吕不韦私下寻找到一名猛男“嫪毐”(音如涝艾),将其收为门客,并设法让赵姬对嫪毐产生了浓厚兴趣,随后由赵姬自己提出,要让嫪毐进宫来陪伴自己。
吕不韦为了让嫪毐完整进宫,他以相国之身亲自操办。
吕不韦首先让人告发嫪毐犯了需要处以宫刑的罪过,在行刑前,以太后名义私下送给主管施刑的官员重礼,并做了要求暗示。施行官员明白这是太后交办的事情后,整个行刑过程只是装装样子。吕不韦在解决了嫪毐身体完整性的问题后,为了掩人耳目,又把嫪毐的胡须一根根全部拔掉,随后以选任宦官的方式,把嫪毐送入宫中,并安排在太后身边服务,嫪毐成为了太后的男宠。
赵姬怀上了嫪毐的孩子,毕竟太后位尊,此事不宜让过多人知道。赵姬便以占卜不利的理由,主动搬离咸阳秦宫,来到秦国故都雍城旧宫中居住,嫪毐以太后的随从身份,也陪同到了雍城。
三
吕不韦把嫪毐推荐给太后作面首,他自认为这件事情处理的比较妥当,一是自己全身而退,避免了嬴政成年后的尴尬与危险。二是太后有了新宠,也不会再惦记自己。三是帮助嫪毐一步登天,也算是在后宫中有了信赖可靠的势力,嫪毐应该对自己感恩戴德。
大凡“以色侍君者,色衰而爱驰,以利交人者,利尽则交亡。”嫪毐攀上高枝以后,逐渐获得了太后的宠幸,特别是一连生了两个儿子后,他已不满足屈居后宫,只是面首的地位,便凭借着太后的宠信,开始参与到朝政的争权夺利中。
嫪毐的欲望不断膨胀,权势不断扩张,并参与到了国内大小政事处理中。他府邸的奴仆都达到几千人,渴望谋求一官半职,而争做嫪毐门客的士人也达到一千多人。吕不韦与嫪毐之间,由原先的主人与门客关系,逐渐演变成了两股政治势力的竞争者关系。
公元前239年(秦始皇八年),嫪毐被封长信侯,赐地山阳,并把河西太原郡作为其封国。
嫪毐得意忘形,不仅大事张扬,而且进而想为自己与太后所生之子谋取王位,到了这个地步,他与嬴政、吕不韦,及其他朝臣之间的冲突就不可避免了。
四
公元前238年的某一天,嫪毐与宫中大臣游戏喝酒,喝多后与某名大臣争吵起来,嫪毐很生气,认为还有人敢和他顶嘴,这是对自己的不尊重。于是瞪着眼睛大声呵斥对方:我是秦王的假父,谁敢和我对抗?
与嫪毐争吵的这名官员,迅速把这一席话报告给了秦王嬴政,22岁的嬴政大怒。
嫪毐酒醒后,得知自己的狂妄语言已经被嬴政知晓,他清楚嬴政刚烈的性格,肯定会追究自己的过错,于是决定先下手为强,起兵造反。
嫪毐窃取秦王和太后的玺印调动军队,准备攻打正在雍城举行加冠祭礼的嬴政,赵姬在这个事件中处境尴尬,不知所措。
刚刚举行完加冠礼的嬴政得到叛变情报,迅速安排相国吕不韦带兵平定叛乱。双方在咸阳城中开展了一场血战,嫪毐及其党羽惨败。嫪毐被活捉,判车裂之刑,宗族也被灭绝,二十多名跟随嫪毐叛乱的中卫尉、内史、中大夫等高级官僚被处死,嫪毐门客全部被夺去爵位,抄没家产,4000余家人被流放蜀地。
赵姬也终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被囚禁到雍城的旧宫里,与嫪毐的两个儿子也被扑杀。
这场叛乱是秦国近百年来规模最大,又直接涉及王族上层的内部动乱,也是嬴政亲政后处理的第一件军国大事。嬴政的临危不乱、果断决策、镇定指挥,显示出他非同寻常的政治魄力。
五
吕不韦给嫪毐安排的角色是十分简单而又明确:名义上的宦官,实际上的面首。只要满足太后的需要,获得太后的欢心就实现了鱼跃龙门,可以安享富贵荣华。
嫪毐个人的真实身份也决定了他不可张扬,只有低调处理外围关系,尽可能少的与外界接触,才能有较高的安全系数。嫪毐最佳的选择是深居后宫之中,使朝野中绝大多数人不知道他的存在,这样或许才可以安全度日、颐养天年。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即使让别人知道他是太后的面首,但只要不参与权力的争夺,只要太后在世,嫪毐依然不会有杀身之祸。
嫪毐总想依靠与太后的关系,获得更多的权力与财富,他已经得到了厚重的赏赐,富可敌国,拜侯封地,门客数千人。但是他依然不安于自己的地位,又开始干涉国政,企图让自己的儿子取代嬴政,这种贪得无厌的封赏欲望侵犯了权臣们的利益,为二子谋位的夺权计划又威胁到了嬴政的地位。当嫪毐的权势达到顶点时,也就开启了他的覆灭之路;当他给自己定位于嬴政的假父时,等待他的就只有灭亡,这个结果完全是咎由自取。
嬴政以干净利落处理嫪毐叛乱事件,拉开了自己的执政序幕。他先发制人、手段强硬,只是扑杀母后所生的两个幼弟之事令人惋惜,但最是无情帝王家,古代的政治斗争、宫廷之乱都是要斩草除根,以永绝后患。
嬴政囚禁母后之事,则有些虑事不周,但紧接着发生的“茅焦劝谏”,也展现出嬴政改过不吝、从善如流的优秀品格。
六
《资治通鉴》中关于“茅焦劝谏”做了详细记载,嬴政认为自己的母亲有辱国体,使他蒙受了屈辱,决心给她惩罚,于是将其囚禁雍城。
赵姬被囚禁以后,有部分贵族大臣来为太后求情,嬴政还在气头上,便下令谁敢为太后求情就杀谁,据说被杀死的说情人达到了27人。
齐国人茅焦听到此事后,要求面见嬴政。
嬴政面目严肃的手按利剑,端坐着接见茅焦,直接训斥到:“你还敢来说情,难道没有看见门口摆着27具尸体吗?”
茅焦说:“我听说天上有28星宿,现在门口只有27位,我想来做第28个。”嬴政听完非常恼火,认为这家伙有意冒犯,便准备用大锅烹了他。
茅焦向满脸杀气的嬴政说:“我听说活着的人不忌讳谈论死亡,国君不忌讳研究国家兴衰,忌讳讨论死亡的人不可能长寿,忌讳谈国家兴衰的人不可能使国家长存,个人生死与国家存亡都是圣主最希望听的。不知道陛下愿不愿意听。”
嬴政问道:“这话怎么讲?”
茅焦说:“陛下有极其荒唐的行为,难道自己不知道吗?车裂假父,扑杀两个弟弟,把母亲软禁在雍城,残杀进谏忠言的大臣,这些都是夏桀、商纣才能做出的残忍行为。现在这些事情传遍天下,所有人都认为您是残酷薄情之人,据说东方六国的英才听说以后,原计划投奔秦国效力的,都不愿意再到秦国来了,我为陛下的大业、为秦国的未来而担忧。”
茅焦说完以后,解开衣服,走下大殿,静等嬴政动刑。
嬴政顿时明白:自己囚禁母亲事小,但是有损于个人礼贤下士、励精图治的形象,继而影响六国人才投奔秦国的意愿,最终关乎秦国招贤纳才、长远发展的大业。
嬴政连忙走下大殿,拉着茅焦的手扶起身,亲自为其穿上衣服,当场赐封茅焦爵位,并拜为上卿。
随后,嬴政亲自驾车前往雍城,把太后接回咸阳,迎入宫中居住。
七
毕竟嬴政与赵姬母子情深,特别是嬴政9岁之前,在赵国期间母子两人四处躲藏、朝不保夕、相依为命。嫪毐叛乱是年轻的秦王第一次处理棘手难题,绝对的胜利与持续的杀戮后,嬴政已经从震怒中逐渐恢复了理智。赵姬作为嬴政的亲生母亲,血缘和亲情萦绕着嬴政。茅焦善于抓住时机,在嬴政怒气已经基本释放的时候进行劝谏,并以母子亲情、秦王形象、六国影响、秦国大业作为进谏理由,有着雄心壮志的嬴政怎么会拒绝“茅焦劝谏”呢。
赵姬回到了咸阳,往日的威风已经一去不返了,面首被杀、两个儿子被诛、嬴政与其关系疏远,这些都是嫪毐叛乱的惨重代价。
公元前228年(秦始皇十九年),在嫪毐叛乱十年以后,一生坎坷、晚景凄凉的赵姬郁郁寡欢病死在咸阳秦宫中,死后,赵姬与秦庄襄王子楚合葬于芷阳(今陕西西安市临潼区芷阳乡)。
在所有的历史记载中,没有任何关于赵姬争权夺利的记录,赵姬在她一生中,不自觉的成为吕不韦的政治投资筹码、子楚漂泊赵国的情感寄托、嬴政少年时期最依靠的亲人、嫪毐谋取功名富贵的阶梯,赵姬一生被各色人等用来用去。
赵姬前半生颠簸流离,后半生晚景凄凉,是一位个人不幸、历史留名的小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