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原料从哪儿开采的?民国文献带你探密!
偶然看到一本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矿业周刊》,其中有一篇《河南禹县陶瓷原料之来源》,作者柴姓,失名。文中对神垕陶瓷粙料来源及配制方法作了较详尽的调查,并概括反映了当时神垕瓷业发展的状况。分享如下:
四分之一神垕人家从事陶瓷业
“禹县瓷业,据传说始于元,盛于明清,改良于民国。此业原由县北扒村传至神垕镇,现该镇即禹县瓷业区域。”
文章以此开篇点题。
禹县瓷业由扒村传至神垕,不知所据何来?也许是在表明,扒村曾经是禹县瓷业重心,后来转移到了神垕。
“始于元,盛于明清,改良于民国”的说法,而今已经演化成了“始于唐,盛于宋”。抛开学术探讨不提,也象征着钧瓷业的持续兴盛,钧瓷研究范围的拓延。
当时,神垕全镇居民一千一百六十六户,入口有七千余,从事瓷业者约四百户。
“瓷窑数目,在昔有九十余窑,现仅五十六窑,其中正烧用者计有四十窑。每窑平均基本工人有四十名,一千六百人左右,其余做盘及碎货者,尙不在内。”
当时,神垕瓷业税收采用包干制,全镇每月征得营业税洋一百七十元。
神垕生产的陶瓷,大体分为三类:
(一)普通瓷,亦名神垕瓷,即粗瓷。
(二)钧瓷,系仿宋及带彩之类。
(三)缸窑。
采挖瓷料需要掘地三十丈
对于制瓷原料的产地和制法,文中介绍颇为详细。
无论普通瓷、还是钧瓷,都离不开坯子土、釉碱(文中用字“石+岳”,待考)、柴灰这几种东西。
柴灰,特指的是栗木灰。
坯子土,亦名甘子土,产于神垕镇(以下简镇)左右,掘洞采之,深四丈、五丈不等。西北二山坡为阳坡,土性软,东南二山坡为阴坡,土性硬,故使用时,须阳三阴七,或阳四阴六相配合,价值每斤五文。
制作坯料,“以土三千五百斤入沟把,加水一百桶(约一万斤),用牲口转把,约五小时导入大池,澄淀成积泥,压去水份,成泥块(如砖形)。于轮盘上制成器形备用。”
至于制釉,则要将原料放入沟碾,“加逾量水,用牲口转碾约三小时成糊状,然然后放多量水(计约百斤磵三千斤水),成为细汁,导入磵池澄清,将上层水除去,下余面糊状备用。”
原料石磵,“出镇西二十里龙华山中,掘井取之,深约五丈,每斤购价十八文。”
原料碗碱,即釉碱,“出镇西北官山,约三十里碗碱山一带,掘洞取之,达三十丈处即可,每斤二十文。”
原料黑碱,“镇之附近均有,掘洞采之,每斤二文。其与普通土不同者,有白筋小孔,以分别之。”
钧瓷烧成视如珍品,销售对象是外国人
在钧瓷釉料配制中,朱砂头和红信母要从药店购买,玻璃粉可在本地买到,马牙石采自神垕镇东南的灵泉寺。
在钧瓷品类上,不同的釉料配制,分别用来烧制“仿宋钧瓷”和“带彩钧瓷”。
就钧瓷产量而言,多数以小窑烧制,火力不定,时常烧毁。而大窑全年烧造次数不定,故产量无法统计。
在销路上,只有这么一句话:“多当古宋瓷及珍品售给外国人”。
民国神垕也烧”宜兴壶“
禹县的缸窑生产,民国时期集中在扒村一带,神垕只有两家,属于粗笨窑货。
此外,神垕镇还仿造宜兴壶。原料是紫坯子土,采自神垕镇南山,每斤售价八文。烧造时用”脱工“,烧时装入普通瓷窑底笼内,该处火力弱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