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县地名志之高阳地名简介(四)

段岗   在杞县城西南7公里、高阳东北3公里处。2个村民组,134户,620人,耕地680亩。属务岗村委会辖村。

段姓明代中期由核桃园迁此岗上定居,命名为段岗。
聚落长方形,面积6万平方米。东西主街1条,村庄东西延伸,偏东1条南北街,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
居民以农为主。土质两合土,机井13眼,机电双配套。主产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兼营柿园2亩。
村北岗上1956年出土文物,鉴定为夏代文化遗址。面积3.2万平方米,1962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临杞县一沙沃公路。
东刘庄   在杞县城西南7.5公里、高阳东北3公里处。1个村民组,73户,260人,
耕地407亩。属务岗村委会辖村。
相传刘氏先祖在清道光年间逃荒来杞,先寄居务岗,后为务姓看管花园。在花园东北隅扩建成村,以姓氏命名叫刘庄。1981年经杞政字14号文件批准更名为东刘庄。

聚落近似正方形,面积4万平方米。纵横街1条相交呈“十”字形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
居民以农为主。机井6眼,机电配套。主产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
南临杞县一沙沃公路。
姚青岗   在杞县城西南7.5公里、高阳东北3.5公里处。1个村民组,153户,650人,
耕地760亩。属务岗村委会辖村。
该村西头原有关帝庙1处,匾额上写“青岗寺”,后姚姓迁此定居,定村名为姚青岗。
聚落近似正方形,面积4.5万平方米。东西主街1条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
居民以农为主。土质两合土,机井4眼,机电双配套。主产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
大路南通杞县一沙沃公路。
黄岗   在杞县城西南6公里、高阳东4公里处。9个村民组,286户,1282人,耕地
1720亩。黄岗村委会驻地。
原村名石崇岗,以村前有岗得名。后来黄姓人口增多,改名黄岗。
聚落矩形,面积20万平方米。东西街、南北街各两条。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
居民以农为主。机井19眼。主产小麦、玉米、青椒、棉花等作物。
小学1所,卫生室1处。
东通杞县一沙沃公路。
曹李王   在杞县城西9公里、高阳北4公里处。4个村民组,282户,1280人,耕地1540亩。曹李王村委会驻地。
明朝初期曹、李、王三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以三姓字定村名为曹李王。
聚落长方形,面积18万平方米。纵横街各1条,相交呈“十”字形。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
居民以农为主。土质青沙,机井24眼,机电配套。主产小麦、玉米、红薯、青椒、棉花等作物。兼营果木园。小学1所,卫生室2处。
西临高阳一葛岗公路。
孔庄   在杞县城西8.5公里、高阳北4公里处。4个村民组,142户,700人,耕地924
亩。属曹李王村委会辖村。
据碑石记载:明万历己丑进士孔贞由曹李王村迁此建村,名为孔庄。
聚落长方形,面积8.7万平方米。东西主街1条。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
居民以农为主。土质青沙,机井17眼,机电配套。主产小麦、玉米、青椒、棉花、芝麻等作物。
西通高阳一葛岗公路。

曹小庄   在杞县城西南8.5公里高阳北4公里处。3个村民组,170户,800人,
耕地960亩。属曹李王村委会辖村。
清初曹姓由曹李王村迁此建村,因曹李王村大,此村小,名曹小庄。
聚落长方形,面积13.2万平方米。东西主街1条,南北巷3个,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
居民以农为主。土质青沙,机井16眼,机电双配套。主产小麦、玉米、红薯、棉花等作物。
小学1所,卫生室1处。
西通高阳一葛岗公路。
金村   在杞县城西11公里、高阳西北3公里处。8个村民组,560户,2462人,耕地3500亩。属金村村委会驻地。
相传,曾有金鸡栖村后岗上,故名金鸡岭。明末从洪洞县迁来鹿、胡、齐三姓扩建成村,名金村。
聚落走向东北西南,为不规则的长方形,面积37万平方米。南北主街1条,东西街4条,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

居民以农为主。西北坡土质淤,其余皆青沙,机井22眼,机电双配套。主产小麦、玉米、红薯,棉花等作物。

村后岗高3米,纵横10米,上有狗脊骨树7、8株,盘根错节,自成纹理,叶小而尖,果大如椒,葱茏一色,叶子不生虫。为稀有树种
小学1所,卫生室1处。
大路南通高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