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力主挖掘定陵,制造中国考古史上最大灾难

说起郭沫若,大家对他的评价一般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鲁迅之后中国最厉害的文学大家,也有人说他是文坛“变色龙”。

不过郭沫若的一大癖好至今是坊间热议的焦点,他本人非常喜欢挖墓,结果还酿成了我国考古史上一次最大的考古悲剧。

1955年,时任中科院院长郭沫若、文化部部长沈雁冰、北京市副市长吴晗等人联名上书国务院,建议挖掘明十三陵的长陵。长陵是明成祖朱棣的陵墓,在他那个时代,郑和六下西洋,带回来的珍宝不计其数,且著名的《永乐大典》极有可能就在那里面。

郭沫若、吴晗等历史学家发掘帝王陵墓的计划,一开始就遭到考古学界人士的反对。他们认为当前的文物保护技术还不成熟,难以对帝王陵墓进行妥善保护 。无奈反对者人微言轻,难以阻止郭沫若等人。郭沫若、吴晗等人本来要发掘的是明十三陵中的长陵,即永乐皇帝朱棣的陵墓。但由于长陵发掘难度太大,考古队决定先拿定陵练练手,之后再挖长陵。万历皇帝就这样躺了枪,而朱棣则幸运的逃过一劫。

定陵当时已经建造了三百多年了,而且万历皇帝从登基之初就开始建造,花费了大概八百万两白银。郭沫若率领考古队挖掘了一年半的时间,才最终找到了一堵高8.8米厚1.6米的金刚墙,也就是定陵地宫的入口。当考古人员进入墓室时,被震惊了。整个墓室金碧辉煌,各种字画、织锦色彩绚丽,陪葬的珠宝闪闪发光。不过,这些宝物已经有三百多年历史了。墓室进入空气、光线后,各种珍贵字画、丝织品迅速腐化。更有很多文物被各种低劣的“保护技术”永久性的破坏了。定陵文物保护的组织工作也进行的极其混乱。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国宝级的金丝楠木棺材居然被考古人员当垃圾扔了。后来陵墓遭到破坏,皇帝三人尸骨无存。

但是关于定陵故事并没有结束,定陵附近一个村落里的农民看到考古队留下的棺椁,被一对年迈的夫妇发现了,他们如获至宝,想要给自己打口棺材,以备后事。第一具棺木制成后,老太太蹬腿归天;第二具刚刚完工,老头子也一命呜呼,前后不到半个月。还有一对夫妇,发现了楠木棺材,为自己打了一个柜子,村里的人非常羡慕:“皇帝的东西不是随便可以用的,要是没那福分,消受不起,还会搭上性命……”夫妇认为他们是嫉妒也没当回事,不久夫妇的四个孩子不见了,找来找去忽然,发现躺柜边放着四双小鞋。两人迅速打开柜盖,只见4个孩子相互挤压着,早已气绝身亡,后来夫妇又生了一个儿子,未成年的时候煤气中毒也死了。

定陵的失败并没有让郭沫若放弃长陵,1965年,郭沫若等人再度提出挖掘长陵,遭到否决。力主挖掘的吴晗狱中自杀身亡,死前头发被拔光;担任挖掘指挥工作的郑振铎,在出访阿富汗和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的途中,飞机失事身亡;开棺时的摄影师刘德安上吊了;参与挖掘的考古专家白万玉晚年神志不清,脑溢血而死……

(0)

相关推荐